天天看点

南京大屠杀遇难30万,数字是这样得出的

牢记历史,

是为了面向未来

请听音频:

文字如下:

大家好,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

犹豫良久,我决定今天跟朋友们说一说南京大屠杀。

毫无疑问,我这样说,说明我做这件事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为什么说南京大屠杀的事,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呢?

因为只要一提到南京大屠杀,心都是疼的。说着说着,眼里都是泪,心里都是碎。所以决定说这件事情是需要下大的决心,是需要准备让自己在写作和朗读的过程中,去承受一段痛苦的。

著名的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写作《南京大屠杀》一书的过程中,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因为她面对的都是恶劣人性和残酷血腥。南京大屠杀就是一部酷刑的百科全书,张纯如写作的时候,需要面对的事实是:砍头、活埋、焚烧、挖心、分尸……

南京大屠杀遇难30万,数字是这样得出的

张纯如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出版以后,随后又想写另外一本类似的书,描述美国二战被俘的军人在菲律宾受日军虐待的历史。当她开始接触这些史实的时候,她崩溃了,得了抑郁症,住进了医院。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这个曾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的女子,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由此可知,写作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章是一种精神的煎熬,所以,在今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那一天,我原本想写一篇文章,后来我退缩了,只是在我的“静思有我”公众号的次条,转发了一个别人关于张纯如和她的著作《南京大屠杀》的视频。

原本以为生活就要恢复正常,可是没想到,从今年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到今天,大约10天的时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起初是,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曝光了他的老师在课堂上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讲课,随后,这个姓宋的老师被学校开除。

说实话,我虽然对这个姓宋的老师非常愤慨,但我觉得,14亿中国人中有个别的不孝子孙胡言乱语,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处理完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然而,随后的事情才真正让我震惊,因为网上随后对这位曝光老师胡言乱语的学生进行了人肉搜索,自然而然地,也对他发起了攻击。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曝光了另外一个人的丑事,如果被曝光的丑事也是他所憎恨的,那么他会对那个曝光者给予正面的肯定、表扬、鼓励,乃至于感激和崇敬。

反过来说,如果他不认为被曝光的丑事是丑事,他就会在心理上排斥、拒绝、反感、憎恨那个曝光者。

所以说,网上对于那个曝光自己老师的丑事的学生进行人肉、谩骂、打击。本质上是这些人不觉得那个姓宋的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有什么错误,至少不认为是大错。当然也有可能本来就是跟他站在一边的,但是在当下的舆论环境和法律规定下,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去跟着那个姓宋的一起去否定南京大屠杀,所以就对曝光这个丑事的人,进行人肉、谩骂和打击。

这说明了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在当下的中国,想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可能是一群。

尤为可恨的是,那些攻击这个学生的人,在无耻攻击别人的同时,还慢慢地找到了一个给自己贴金的办法。他们污蔑这个学生是一个告密者(告密者是一个贬义词,其中的憎恨之情不言而喻),然后有很多人还晒出图片,叙述自己曾经保守秘密,不告密,而让自己受到一定损失的经历。貌似自己无比高尚。

总而言之,他们一方面卑劣无耻的污蔑别人,另一方面还给自己贴金,还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听到这些信息,我当时心中就蹦出一句话,想对这些人说:“假如哪一天,你被人打了,乃至于被人杀了,我刚好看到了这个秘密,我要不要给公安局去告这个密?如果我向公安局去告这个密,我是不是就成了一个告密者,是不是在道德上就无地自容了?”

我特别想表达一个观点是,如果那些人肉、谩骂、攻击那个学生的人,不仅实现了他们变相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罪恶阴谋,还顺带让他们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接下来的后果会是很严重的,因为一个人做坏事,不仅没有损失名誉,反而还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他会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会很顺当地去蒙骗善良的人们。

这几天我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趋势,因为在我的“静思有我”公众号后台和我现实的生活当中,都有善良的人们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南京大屠杀为什么不能否定?”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问我的人,我判断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从我的“静思有我”公众号后台看到的提问来看,我可以从他们说话的口气当中得出判断。在现实生活当中问我这个问题的人,我本来对他们都有判断。

我判断,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可是,善良的人,也有了这样的疑问了。

这是我今天决定说一说南京大屠杀这件事的直接原因。

我决定说今天这个话题,并且内容已经在心中想好、准备动笔之前,我刻意出去散步了十几分钟,我要求自己今天说这么沉重的话题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冷静,不激动,尤其是不要触碰那些让人撕心裂肺的细节。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今天节目开头所说的那种痛苦状态的发生,另一方面,确实想好好地捋一捋这其中的道理逻辑。多讲道理逻辑,少触碰感情。

南京大屠杀不容否定的基础性逻辑是4个字:铁证如山。

铁证如山,这个词在字典上的解释是:铁一样的证据,像山一样不容易被推倒。

而我认为,在用“铁证如山”表达南京大屠杀这个事实的时候,还有第2层含义,那就是:铁一样的证据很多,堆起来就像山一样。

那个姓宋的在课堂上胡说八道说,南京大屠杀被害人数30万以上,没有历史依据。他说南京大屠杀的数据有几个说法,30万以上的说法是被中国的历史学家挑出来、根据自己的偏好所使用的。言下之意是,30万的这个数字,不靠谱。

如果真是他所说的这样,那这个数字可能是不够准确。可是他这个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为什么呢?

因为南京大屠杀被害人数30万以上,不是被中国的学者们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要挑选出来使用的,而是被权威的机构慎重的认定的。

是哪几个权威机构呢?有三个:

一是1946年1月在日本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定书这么认定:

在日军占领后的最初6个星期内,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人以上,但不包括被抛尸长江和被掩埋的尸体数量。

由于日本侵略者在南京搞大屠杀的主要方式是用机枪进行集体射杀,射杀完了之后焚尸灭迹,所以暴行结束之后连尸体都基本没有了,所以在这种主要的屠杀方式之后不存在抛尸长江和尸体掩埋。而这种主要的屠杀方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的数量是20万以上。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的基础上,第2个权威机构,1946年2月在中国成立的南京军事法庭,进行了进一步的认定。

结果是:日军在南京的集体屠杀28起,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858起,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的有15万具。

集体屠杀和零散屠杀的人数加在一起是34万多人,所以判定总的遇难人数是30余万。

这个认定,集中体现在南京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的谷寿夫的判决书上,判决书中这么说:

“在谷寿夫部队驻南京之期间内,计于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山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庭等19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15万具。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尸横遍野,惨绝人寰,其残酷之情形,尤非笔楮所忍形容。”

“会攻南京之日军各将领,共同纵兵,分头实施屠杀、强奸、抢劫、破坏财产之事实,已属众证确凿,无可掩饰。”

“被告与各会攻将领,率部陷我首都后,共同纵兵肆虐,遭戮者达数十万众,更以剖腹、枭首、轮奸、活焚之残酷行为,加诸徒手民众迂夫无辜妇孺,穷凶极恶,无与伦比。”

南京大屠杀遇难30万,数字是这样得出的

总之一句话,南京大屠杀被害人数30万人以上,不是这个姓宋的所说的那样,仅仅是中国的学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从众多说法中挑选出来的,而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判决认定的。

常识告诉我们,法庭的判决,在各种认定形式当中,是最慎重的,也是最靠谱的。

不仅如此,这两份判决所认定的结果在70年之后,再一次受到了国际性的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定。

我在前面讲,南京大屠杀被害人数30余万人的认定铁证如山,这个铁证如山不仅意味着铁一样的证据像山一样,不可能被推倒。还意味着铁一样的证据堆起来像山一样高。这些像山一样多的证据,目前存放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南京市档案馆等地。

以这些铁一样的、堆起来像山一样多的证据为基础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于201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这说明,70年以后,这些档案和认定再一次经受了国际性组织的严格审查,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权威认定。

所以我们说:铁证如山。

我今天在这里给朋友们介绍南京大屠杀被害人数30万的认定时,没有去列举具体的证据,直接说结果,而且重点放在进行认定的组织的权威性上。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作为普通大众,很可能没有时间、乃至没有能力去亲自核对堆积如山的证据。正如我们平时接收到大量的数据,也无法一一亲自去核实。比如说中国去年GDP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我们不可能亲自去核对,也不可能亲自去统计,也不太可能去亲自核实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那么我们只能相信权威,相信国家统计局的结果。

如果我们对身边所有的数字都不相信权威的统计结果,我们自己又没有能力亲自去统计数据,那么我们该相信什么呢?

那么,所有的历史和现实都会陷入“虚无”之中。

我顺口把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说出来了,这个词叫“虚无”,朋友们可能经常看到“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

“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的含义很丰富,但是如果简单、粗略和大概的来说,就是让历史变得说不清楚,变成虚无。

历史虚无主义者要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把已经认定的铁的历史事实变成虚无。

然而这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他们的根本目的在于,在虚无的基础上再告诉一个他们想告诉大众的结果。比如日本的右翼势力就是想先把南京大屠杀这个铁的事实先变成虚无,然后再告诉大众,南京大屠杀其实不存在,从而抹杀他们曾经的罪恶。

抹杀了他们在历史上曾经犯下的罪行之后,他们还会有第3步。这个第3步就是:既然南京大屠杀不存在了,那么当年日本侵略者来到中国是来干什么呢?按他们的说法自然就不是侵略了,那是来干什么呢?这个答案在80年前他们已经找好了借口,那就叫所谓的“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

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否定南京大屠杀只是日本右翼分子、军国主义的残渣余孽、以及中国的精日分子和媚日分子的第1步,他们接下来要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的目的就是:美化侵略战争。

美化了侵略战争之后,他们还想干什么呢?逻辑就变得非常的简单,既然历史上日本侵略中国这场战争是如此的美好,那么是否还可以再来一次呢?

再结合当下的日本对战争根本不思反悔,你说他们的葫芦里面买的是什么药?

再结合考虑日本100多年以来所焦虑的生存危机,就是:日本岛太小,容纳不了他们的野心,他们要在世界上找生存之地。

你说,他们将来想干什么?

如果他们再一次来到中国的国土,我们自然是不会接纳他们的,那么他们怎样才能够得到中国的国土呢?他们会跟我们“亲善”吗?会跟我们“共荣”吗?

即便他们愿意,我们也不愿意,那么请问怎么办?除了杀戮还有别的办法吗?

那么,南京大屠杀会不会再来一次?

这就是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严重后果。

真到那个时候,被屠杀的人,很可能包括那个胡说八道的姓宋的,本人或者他的子孙和亲人。

2008年5月8日,中国最高领导人访问日本,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题目是:《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是的,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牢记历史,是为了面向未来,防止身边的贼来抢夺我们的家园。

而对于日本右翼分子、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渣余孽,还有中国的媚日、精日分子来说,否定历史,这是他们的第1步,他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对身边的贼放松警惕,进而可能毁掉我们自己的家园。对于中国的精日、媚日分子来说,也可能他们主观上没有这么深的心机,但客观上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当下的日本,已经对中国的钓鱼岛觊觎良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他们得了钓鱼岛,接下来他们还想要中国的哪里?

回顾一下历史就知道了,当年他们先要了中国的邻居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要了中国的东北,再要了中国的华北,再要了中国的上海,再要了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然后就要了大半个中国。

如果不是几亿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结果会怎样,我们按照常人简单的思维,就可以推理出正确的答案。

从世界性的横向对比,我们还会发现一个规律,凡是对周围国家的领土没有野心的国家,都能够正确的面对历史,比如德国。德国对于二战当中屠杀犹太人和周边国家民众的历史,都是从不讳言的。

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他这一跪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提前全世界都不知道他会有这一跪。他在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为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

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德国还有很多实质性的动作。

1992年德国修订《公开煽动法》,规定:公开否认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或者对大屠杀表示赞赏的,最高可判处5年有期徒刑。

这个规定,放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下,就可以这样理解: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最高可判处5年有期徒刑。

1985年颁布,1992年、2002年和2005年重新修订的《德国刑法典》第130条还规定,对纳粹党执政期间的所有暴行和专政予以赞同,或者否认这些暴行、专政的存在,或者为其辩护,并因此侵犯受害者尊严的,将处三年以下监禁或者罚金。

2008年,德国人弗雷德里克托本在英国发表否认纳粹大屠杀的言论,遭到了德国政府的起诉,并要求将此人引渡到德国接受审判。一个德国人,在外国发表了否认纳粹大屠杀的言论,本国政府都要起诉他。这就是德国,一个加害别人的国家,对否认历史的态度,要知道,中国 是受害的国家。

德国的这一系列动作,让欧洲人普遍相信,德国不会再像当年纳粹德国那样去侵略周边国家。而当下的日本,不承认当年的罪行,意欲何为,还用分析吗?

而一些愚蠢的中国人,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中国人,竟然跟着日本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的残渣余孽一起,企图否定南京大屠杀。这种人如果不是已经秘密投靠了日本人,那么就是被大粪塞满了脑袋。

我不清楚这个姓宋的是否秘密投靠了日本,更何况他即便想投靠,日本人对于这样一个其它民族的败类、叛徒,也未必接纳,最多是利用,因为败类走遍天下,都不受待见的。

但我知道这个人一定是被大粪塞满了脑袋,因为他否定南京大屠杀提供的证据,缺乏最基本的常识,简直是个脑残。

比如,前面已经说到过的,他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第1个理由是说,南京大屠杀被害人数30万,只是中国的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偏好挑选出来的。这说明他根本就不知道这30万的数字是从哪里来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30万的数字是三个权威机构认定的,而且时间跨越70年。既有中国的权威机构,也有国际上的权威机构;既有70年前的权威机构,又有70年后的权威机构。这样的认定,还不能说铁证如山吗?

那个姓宋的说的话,还有更可笑的,他说:“国民政府当时有身份证吧,死了那么多人,毕竟是整个南京,还是比较好统计的,每家每户报失踪或者是发现尸体,一定可以统计出来。”

这简直是地地道道、不折不扣、含金量100%的脑残!

中国直到1984年才有身份证,才有身份证号,他要求1946年的南京政府要统计出30万被害者的身份证号。这不是脑残是什么?

还有,他为了丑化中国,丑化他自己的父辈,不惜捏造事实抬高别人。他说,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中被屠杀的犹太人都有名有姓。而实际上,犹太人大屠杀遇难者人数也是纳粹的统计以及欧洲各国人口统计等综合估算、计算出来的结果,也没有做到每个死者都有名有姓。在那个时代,这样的事情,要做到每个人都有名有姓,实际上是基本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这几天善意的问我为什么南京大屠杀不能被否定的朋友,可以发现一个新的结论:这个姓宋的,并不是在严谨求证30万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而是在良心已经坏了之后,靠胡编乱造,瞎蒙瞎猜,去混淆视听,误人子弟。

最后还必须要说明一点:即便是有人想去求证这个30万数字是否准确,那也不应该是在课堂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课堂是干什么的?课堂是传播知识的。

传播知识是什么意思?就是把现有的知识传播给别人,而不是去研究新的知识。

大学本科以下的课堂,都是这个功能。只有研究生以上的课堂才去研究知识。所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是学生。学生,学生,都是学习的人,既然是学习,就是学习现有的知识。

而只有从研究生开始,不叫学生,而叫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也就是说,不再是学习,而是去研究。研究,就是研究现在没有的知识。

既然是传播知识,那么就应该传播现有的已经有定论的知识,而不是去否定现有的已经有定论的知识。

虽然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启发式、提问式、思辨式、讨论式等各种教学方法,但最终的落脚点是传授现有的已有定论的知识。正如幼儿园的老师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想千方设百计,让小朋友知道1+1等于2。不管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他最终需要让小朋友知道,1+1等于2,而不是等于3。

如果在大学本科以下的课堂上,数学老师说100+100不等于200,物理老师说牛顿第1定律是错的,化学老师说水不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英语老师说英文不是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语文老师说李白不是唐朝人……

请问,老师这样在课堂上上课,学生学什么?作业时怎么答题?上了考场怎么答卷?老师凭什么来评判学生成绩?学校凭什么来确定是否给学生发毕业证?……

那一切都乱套了,一切都将陷入“虚无”。

正如这位姓宋的在课堂上否定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是30万,所有听到他的课的学生,将来上了考场,如果试卷上问: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是不是30万以上?请问学生怎么答题?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把这个老师的讲课视频传到网上,请公众作出一个评判,又错在哪里?他怎么就成了没有道德良心的所谓告密者了呢?

如果这样的“密”都不能告白于天下,请问我们这个社会有什么可以告白的?

支持原创,分享、点赞、在看素质三连一气呵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