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女扮男装从军的郭俊卿,作为杰出的花木兰式女战斗英雄是影片《战火中的青春》主角高山的原型,曾经是为人熟知的媒体人物,成为彼时大众文化中的一抹风景和文化现象。

为了从军,她不惜剪掉留了多年的长发,

在那些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她忍受着巨大的不便,五年来从不脱衣睡觉、从不和战友们一起如厕。一次她生病住院时,她的女性身份才被揭晓。

然而岁月飞逝,斯人已去,旧日痕迹,渐已褪淡。时至今日,有关郭俊卿的的文章和资料仍然较少。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洪流滚滚、熙熙攘攘中,她似已被安然尘封在历史的深处.人们对她的理解和阐释也似乎停留并凝固在开头的陈述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新回顾一下郭俊卿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人生。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身穿男装的郭俊卿

八路军热北军分区独立团来了位“花木兰”

郭俊卿出生于1931年,父母都是辽宁本溪的贫民,她的童年时期过得非常艰苦。在她6岁多的时候,被迫和父母一起逃荒到内蒙古。后来为了养活她,父亲在当地找了一个给地主当长工的工作,尽管薪水微薄,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父亲也还是任劳任怨地忍受着地主的剥削。

没想到好景不长,不久之后父亲在被地主派去砍柴的过程中摔伤了,那时正是寒冬,没多久就去世了。地主长期以来对父亲的剥削,加上父亲的惨死,让她对不平等的制度深恶痛绝,在心中深深埋下了要为父亲报仇的种子。

郭俊卿的堂弟郭玉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曾说:“姐姐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贫。别看她是一个女孩,一直到了8岁都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常常是衣不蔽体。我父亲心疼姐姐,就把缠在自己腰上的一条3尺来长的腰带解下来,让母亲给姐姐做了条裤子。”

郭俊卿在苦难中度过童年,背负着阶级仇恨。她知道如果想给父亲报仇,唯一的机会就是参军,因此,她拼尽全力也要参军。

1945年8月,内蒙古的八路军部队为了扩大革命队伍,在当地大量招纳新兵。年仅15岁的郭俊卿前往招兵处报名,发现去报名的都是男性,女性想参军的一律被拒绝了。回家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下定决心要女扮男装入伍,无论前路有多难,都阻止不了她想入伍的强烈心情。她狠心将自己的长发剃成光头,换了哥哥的男装,还在脸上涂了很多黑灰掩盖真实肤色。她随便给自己起了个“郭富”的名字,再次前往招兵处。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她本以为这样就能顺利过关,没想到到了招兵处后,负责招兵的人一看她身材瘦小,一眼识破她是谎报了年龄,所以还是婉拒了她。后来没几天,部队准备离开内蒙古了,不死心的郭俊卿一直跟在队伍后面。一个路过的部队领导见状,暗暗佩服她的决心,终于破例让她入伍了。郭俊卿被编到县支队当通讯员,从此她开始了“军中花木兰”的生涯。

在她入伍后,八路军军团里多了一名与众不同的新兵。在部队里,没人见过她睡觉时脱衣服,而且她每次睡觉找的都是最靠边的位置,还老是喜欢把战斗时用的刺刀放在枕头底下,以防止有意外情况。部队出发前,她总是先出去“溜”一圈儿,再赶回去集合。为此,她不知被连长批评过多少次。

更奇葩的是,每次她上厕所或者洗澡时都是单独行动,从来没人跟她一起。不过这个略显奇怪的新兵非常刻苦,各科科目都是优秀达标,多次被评选为标兵榜样;政治思想学习能力很强,非常积极地向党组织学习。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郭俊卿(右一)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战火中不断成长,屡立战功 郭俊卿女扮男装达5年之久

1946年年初,郭俊卿被调到团部骑兵通讯班当骑兵通讯员。当骑兵通讯员必须首先要练习骑马,同时还要练习投弹、射击、刺杀。郭俊卿举着比自己还高的三八大盖枪练劈刺,跨上高大的烈马练骑术。她深深知道,只有练好本领才能去杀敌报仇。

由于训练刻苦,郭俊卿被评为训练标兵。几个月的战斗历练,终于使她成为一名出色的骑兵通讯员。战争让郭俊卿无暇顾及女儿之身。风吹日晒、硝烟熏染,让她的脸庞、身体的女性特征也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在一天的深夜里,熟睡中的她被叫起来,上头给她下达了一个紧急任务,必须在天亮之前将一项紧急命令传到几十公里外的首长手里。她不惧黑夜,纵马驰骋于大山深处。经过一夜的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完成了任务。在返回的路上,她的坐骑被累死了,她背着马鞍走回了部队驻地。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部队给她记了小功一次。后来,由于她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领导给她安排的任务,所以经常受到首长的表扬和嘉奖。

不久,东北民主联军开展新式整军运动,连队党支部组织的诉苦运动,把郭俊卿的眼睛抹亮,使她的阶级觉悟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郭俊卿接受表彰

1947年6月,郭俊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她女扮男装已快两年了,她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为了不暴露女儿身,她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块儿上厕所、洗澡。但无论怎样掩饰,和她朝夕相处的那些战友还是发现了一些破绽:“你们注意了没有,郭富这个家伙从来不跟咱们一起解手!”

战友们决定揭开这个谜。一次,趁她没有防备时,战友小王将她捆了起来,在她身上四处乱摸。郭俊卿从未被如此冒犯过,她气得一边拔刀一边大哭,吓得战友们再也不敢提起这茬儿了。

战火的熏陶,使郭俊卿成为一名钢铁战士。1948年5月,郭俊卿升任班长。郭俊卿当班长之后不几天,东北人民解放军夏季攻势开始了,她所在的部队被派去攻打隆化。

5月25日,郭俊卿带领手下的突击队,准备进攻县城。当时她部队里大多数都是些“新兵蛋子”,毫无作战经验,而且部队的装备与敌军相比非常落后,仅有几支步枪和一部分手榴弹。跟他们交手的敌人足足有两个排的力量,还有各种先进武器,双方实力悬殊,郭俊卿不由得为此捏了一把汗。

不巧的是,就在正式作战的前两天,郭俊卿由于受凉发烧了。不过,当战斗的钟声敲响,她就再也顾不得自己的病痛了。为了鼓励部队里的新兵,她冲在最前面摇着红旗,率领部下从山脚一路直上。同志们在她的鼓舞下,个个英勇出击,将敌人打得连连溃退,最终成功占领了山梁的制高点。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950年的郭俊卿(前排右一)

评功会上,由于在战斗中正确指挥、果断决策,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还带领部下取得胜利,她所带领的班级被评为战斗模范班。

从1945年到1950年,郭俊卿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成为第四野战军有名的战斗英雄。

女儿身被医生发现

多年的艰难转战,在冰天雪地中跋山涉水,导致郭俊卿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而且愈来愈严重,不得不于1950年4月住进了医院。在她住院后,一位女医生给她例行检查。医生发现她没有喉结,身体特征也很像女性,于是赶忙将这一情况告知了领导。

部队领导纷纷来看望郭俊卿,她知道这下再也瞒不住了,于是流着眼泪向首长倾诉了自己如何为报父仇、女扮男装、参军杀敌的经过。首长听完深深被打动了,于是给她分发了一套女士军装,嘱咐她先好好养病,等痊愈后再穿。

在她康复后,她穿着女军人的军装出院,显得更加英姿飒爽。“你们听说了吗,郭富是个女的!”这个劲爆的消息令整个四十八军沸腾了。四十八军官兵皆钦佩她女扮男装,从军杀敌的不凡举动。

时任四十八军军长的贺晋年也感慨地说:“郭俊卿真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1950年9月25日,全国英雄优秀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首都召开,作为代表的郭俊卿也出席了会议,军区领导认为她克服重重困难,女扮男装从军,而且屡建奇功,是值得大众学习和熟知的优秀榜样。

于是,郭俊卿被选举为全国的英雄代表,而且还是唯一获此殊荣的特等奖女性英雄,并参与了全国英雄代表大会,被选入大会主席团的名单,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战斗英雄”。她荣获“模范奖章”“勇敢奖章”“毛泽东奖章”各一枚,被誉为“现代花木兰”。代表会议期间,著名作家丁玲采访了郭俊卿,盛赞这位“人民的花木兰”。

9月25日下午,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在北京饭店门口迎候战斗英雄代表的到来,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大厅和每一位英雄亲切握手。郭俊卿和赵兴元代表全体英雄模范向毛主席敬献花环,毛泽东与她握手致谢。在怀仁堂举行大会时,郭俊卿是向大会作报告的代表之一。当毛泽东、朱德得知她就是女扮男装的英雄郭俊卿时,都与其握手表示尊重以及祝贺,并欢迎她入座。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现场

10月1日,郭俊卿和全体英模代表又应邀去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她再次见到了毛主席等开国领袖。在中央军委为英模们举办的盛大宴会上,郭俊卿又代表英模端起酒杯,向毛泽东、朱德等领袖们一杯一杯地敬酒。

郭俊卿的英雄事迹很快人尽皆知了,当时,在多个地区机关挂有她的照片,各个店铺和影剧院都挂着郭俊卿的大幅照片。“现代花木兰”郭俊卿的英雄形象出现在各种文学、文艺作品中,关于她的图书相继出版发行……

在巨大的荣誉面前,郭俊卿头脑异常清醒。她牢记毛泽东的教诲:功劳、荣誉属于人民,发扬光荣传统,争取更大的光荣,决心始终保持普通军人的本色。

英雄事迹搬上大荧幕

1959年12月1日,以郭俊卿为原型,根据陆柱国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部分章节改编的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上映。电影讲述了她怎样克服困难、女扮男装从军的革命历程。

影片上映后,郭俊卿看了一遍又一遍,电影里的许多场景她都亲身经历过,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会在她的内心掀起波澜。

特等功臣郭俊卿,5年睡觉从不脱衣,住院后才发现是女儿身

1983年9月23日凌晨,郭俊卿因为患有重病在南京逝世,年仅52岁。人生苦短,伟业长存。

郭俊卿一生勤俭,去世后只留下一些生活用品,而且这些物件大多都具有强烈的年代感,比如旧皮箱、旧被子、毛毯和一个收音机等,这些,就是她最贵重的遗物。她逝世之时,身上仅有80元钱。她买不起电视机,只靠一只用了十几年的小收音机早晚收听国内外新闻。

要知道,她的工资级别并不低,怎么会过得如此寒酸呢?郭俊卿的养女说:“妈妈生前常讲,工资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原来,郭俊卿一发工资后,便将其中一部分寄回老家扶持亲戚,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而且还接济那些无子无女的老人,也时常捐款给社会慈善事业和福利单位。

郭俊卿的一生有着传奇般的革命经历,她女扮男装五年之久,直到生病才被迫暴露女性身份,这在我军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例子。虽然她不是烈士,但她的骨灰被破例批准存放在常州市烈士陵园。骨灰盒上写有“特等战斗英雄”6个大字。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经中共中央批准,郭俊卿被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人民不会忘记为新中国奠基冲锋陷阵、享誉中外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