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富有抗争精神的天性自由的梁山好汉的形象深入人心。小说也是以梁山集团的主要视角。而在后期,宋江接受宋廷的招安,帮助宋朝征讨另一支起义军——方腊。在这个过程中,梁山损兵折将,几乎每一章回都要战死好几个好汉。等打完方腊以后,“衣锦还乡”时,只剩下三十六个头目。相信很多读者在看宋江vs方腊这一段的时候,是最憋屈的。那么在历史上,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时代背景

宋江、方腊起义时间,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时期。赵佶的皇位来得很突然,

如果事情按照常态发展的话,赵佶跟皇位是一点缘分也没有。

宋哲宗去世,没有儿子。向太后力排众议,把端王赵佶推到皇位上去。可以说,

作为一个皇帝而言,宋徽宗缺乏必要的培养、经验积累以及心理准备。

宋徽宗被安在皇帝的位置上,但其实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更合适。他在位时期,政治比较黑暗,“六贼(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童贯)”当道,腐蚀北宋的国力;

而且宋徽宗对民间疾苦了解不深,生活作风有些轻浮、奢靡。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以“花石纲”为例。宋徽宗喜爱奇花异石,蔡京让朱冲、朱勔进献一些,效果不错,宋徽宗很喜欢。于是进贡花石成为一种惯例,而且越来越变本加厉。到政和年间,运输花石的船“相衔于淮、汴”,设立苏州应奉局,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运输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搜寻花石时对百家财产的破坏和压榨,不可计数。东南一带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程度。

这就给“方腊起义”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土壤。

方腊起义

方腊是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他发动起义有两个有利条件。

一是百姓对官府、对直接盘剥者

朱勔

的痛恨;二是

睦州这个地方出过“皇帝”。

唐高宗时期,有一个叫做陈硕贞的女子和妹夫章叔胤一起发动起义,自称“文佳皇帝”。当然这次起义很快被平定了,但在睦州还是具有影响力,相传有“天子基、万年楼”,对方腊聚拢人心提供一定的便利。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方腊在起义前也做了一些准备,

以宗教为工具吸收信徒;聚集一些不得志的、游手好闲的人为第一批骨干力量。

在宣和二年十月,方腊认为时机成熟,正式发动起义。方腊自称“圣公”,起义军头绑红巾,上下分为六个等级,宣扬鬼神之说,以诛杀朱勔为旗号,

将宗教形式与农民起义结合起来,

起义初期规模就达到数万人,继而势如破竹,连克州县,官军损兵折将,官吏成为方腊起义军的发泄对象,被折磨惨死,但也有善政的官吏被起义军放过。

方腊起义的事情其实已经传到宰相王黼的耳朵里。但王黼没有当回事,为了粉饰太平,隐瞒不报。这就给方腊的前期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除了方腊以外,各种小规模起义军纷纷响应,一时间“东南大震”。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直到淮南发运使陈遘求救兵的奏疏呈上来,宋徽宗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调集精锐部队围剿方腊。童贯、谭稹率领禁军和陕西锐师十五万,进攻方腊。

宣和三年正月,方腊攻打秀州,正好遇到宋朝的援军,城内城外里应外合,击破方腊,方腊退守杭州;宣和三年二月,官军发动全面反攻,连战连捷,收复失地,方腊退守帮源洞(方腊早先积蓄力量的基地),此时起义军兵力还有二十万;宣和三年四月,官军杀敌七万,成功擒获方腊;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军残部被扫除,“方腊起义”彻底平复。

“方腊起义”虽然最终失败,

但从战绩(破

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

)和战斗过程(动辄数万)上可以看出,有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力,

对北宋的统治造成一定动荡。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宋江起义

相比于“方腊起义”,“宋江起义”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相形见绌。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但可能并没有占据梁山泊为根据地。

《宋史·徽宗本纪》《宋史·侯蒙传》、《宋史·张叔夜传》中有关于宋江的记载,总结一下就是:宣和年间,

宋江等三十六人

(应该是头目)

转战淮南、

山东、

河北

楚州、海州,虽然

战斗力很强,

官军无法消灭,

但本质上似乎是一股劫掠千里的流寇。

再看看宋江是如何被消灭的。宋江来到海州,劫获海州十多艘巨船,当起海盗。知州张叔夜招募上千死士,在城边埋伏;派一支小股部队引诱宋江战斗;在海边再埋伏一些人。

等双方交战后,海边伏兵先烧毁宋江战船,打击宋江部士气;城边伏兵突然杀出擒获宋江的副手。在这种情况下,宋江干脆投降。

出征悬案

在《水浒传》中,宋江帮助北宋剿灭方腊,自己也拼成两败俱伤。而在历史上,宋江和方腊到底有没有交过手,则是一桩悬案。

按《宋史·侯蒙传》中的记载来看,

方腊和宋江活跃于同一时期。

侯蒙曾劝宋徽宗招安宋江,以平定方腊;按《宋史·徽宗本纪》的记载来看,

宋江投降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方腊被擒在宣和三年四月,

理论上是双方是有交战的可能的。

而且这种说法也有史料作为支持。《三朝北盟会编》、《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等史料都有宋江作为裨将随军出征的记载。似乎宋江从讨方腊的说法已经板上钉钉。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但是还有一些人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宋江并没有参与此次行动。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宣和三年二月,也就是宋江投降之时,方腊军已经处于劣势,

两个月就被擒,这个时候宋廷犯不着再用宋江这个刚刚投降的强盗;2在北宋将领折可存的墓志铭上记载,

宋军先擒获方腊,再擒获宋江,时间应该在宣和三年五月左右。

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是宋江降而复叛,二是《宋史·徽宗本纪》记载不实。如果后者是正确的,那么宋江不可能攻打方腊(收拾收拾残局还是有可能)。

还有一种说法,可以解释这种史料矛盾,

即参与征方腊的宋江,和悍匪草寇宋江,是重名重姓的两个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水浒传》中宋江征方腊就属于张冠李戴了。

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征讨过方腊吗?

小结

方腊和宋江都是活跃于北宋末年宣和年间的人物。但相较而言,方腊的规模、影响力、宋廷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宋江。宋江究竟有没有征讨过方腊,由于史料的冲突和匮乏,至今仍然是一桩历史悬案。至于读者们如何判断,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宋史》、《三朝北盟会编》、《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水浒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