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那个人就是庄周,不知是庄周化了蝶还是蝴蝶化成了庄周的男人,庄周一生能言善辩,把自己放到自然当中,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老子的无为思想,是道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庄子他是个宁愿在泥里打滚,也不想被搁在庙堂之上的,活着的生命呀(曳尾泥中)。可是问庄子的价值就正是如同把他从他自己的世界里拖出来,搁到世俗价值的供案上,评论、剖析,让他变成死乌龟一样。

游逍遥也好,论齐物也好,《庄子》通篇关怀的,是万物作为万物,人作为人,自己作为自己,所享受的纯粹自由。
在这个自由里,没有价值的分歧,不受立场的绑架,也不设计任何普渡众生的目标,他也不关心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牢骚是不是对两千年后的玄玄玄孙的世界有什么帮助。
我原以为庄子是个很潇洒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名言“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直到看了这段,庄子送葬,过惠子墓。
回头对随从说:“郢都有个人,不小心让一星点白灰粘在鼻尖上,就像苍蝇翅膀那么薄的一丁点,于是他让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起一把巨大的斧子,随风呼呼作响,向鼻端挥去。结果,泥点尽除而鼻子丝毫不伤,郢都人纹丝不动,神色不变。
宋元君听说此事后,把匠石召去,说道:‘替我再做一遍看看呢。’匠石说道:‘臣下的绝活还在,但我的对手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先生去世,我再也没有对手了,我再也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于是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并且觉得天底下没有比庄子更懂感情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