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我军各个时期都有大军区,就是按战略区域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辖区、地理方位或序数命名,负责辖区内诸兵种部队合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比如在土地革命时期,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队伍先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此后,各地工农红军又在鄂豫边、湘鄂边、赣南、闽西等地相继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上级为了加强各革命根据地地方武装、群众武装的统一指挥和建设,红军总部决定建立军区体制。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最后设立的是江西军区,任命陈毅任总指挥,下辖若干军分区和独立第2、3、4、5、6师;接着,成立闽西军区罗炳辉任总指挥,下辖独立第7师;湘赣军区,张启龙任总指挥,下辖第1、2、3、4军分区和独立第1师、独立第3师。还有湘鄂赣军区、,闽浙赣军区、粤赣军区、闽赣军区、川陕军区、赣南军区、湘鄂川黔边军区,这些大军区的总指挥,后来有不少都成为开国将帅,但也有没有军衔的,今天就介绍湘赣军区总指挥张启龙的革命事迹。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张启龙,1900 年4 月8 日诞生在浏阳河畔永和镇澄潭村一户普通农家。父亲望子成龙,故为其取名启龙。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张启龙故里

张启龙的老家浏阳河的上游有两条河:一条是大溪河,一条是小溪河。在大溪河的旁边,有一个古老的文化古镇,叫做永和镇。这里地处湘赣边界,周围自东至北依次与江西铜鼓、万载、宜春、萍乡及湖南省的醴陵、株洲、长沙、平江等八县市为邻,境内群峰挺拔,山川交织,名胜棋布,资源丰富,山麓竹海如云,松涛翻滚,山头有田畴湖泊,平坦如镜,历史上常为义军安营扎寨之地。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这里又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秋收起义部队正是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当年,由于这里方便行军,从永和往上走可以进入张坊、大围山的深山里,往下走可以进攻浏阳;二是方便扩军,因为永和一带的革命活动很活跃,有许多的游击队员、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三是方便应战,在附近有一条河,当年是没有桥的,可以防止敌军的突袭;四是方便驻军,可以容纳大量的红军战士在这里休整。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近4万人在浏阳永和镇胜利会师,并正式宣布成立红一方面军,那次,已经是湘东特委书记张启龙率领当地群众数千人,出席红一方面军成立大会,并完备的红色政权构架,造币厂、医院、学校、石印局等附属机构纷纷创办,红军总部领导对他开展的有效工作非常满意。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随后,上级任命张启龙到湘赣苏区工作,担任省委常委、省苏副主席兼湘赣军区总指挥。他严格按照井冈山制定的革命政策办事,发动群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参与领导湘赣红军和地方武装反“围剿”作战和巩固扩大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开辟和发展了湘赣苏区。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然而,不久之后,由于他能够坚持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因反对“左”倾领导者错误,被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接着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判刑一年两个月,后来予以释放,随红军主力西征。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在红军长征途中,他虽然背着处分,但对革命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任劳任怨地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长征到达陕甘以后,恢复党籍。后任红六军团供给部主任,负责物资筹集和供应工作,后参加创建和保卫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任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总务处长,继续担任物资筹集和供应工作。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启龙任中央党校总支书记、校管理委员会委员,参加学习,后任中央管理局局长、中央党校四部主任,抗大七分校政委、书记,随后任南下支队政委兼党委书记,第二批挥师南下作战。日本投降后他率先遣队转向东北挺进。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省委书记、军区政委、吉辽省委副书记、东满军区副政委、合江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黑龙江省委书记、省财委主任,东北局委员。为全东北的解放、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强大的支援。建国后,张启龙担任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务,由于他离开军队,没有授予军衔。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出身贫寒与满门忠烈的张启龙先后有 6 位家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张启龙的父亲张德钊支持儿子闹革命,1928 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因抓不到张启龙,就抓走张德钊顶替,他被敌人烈火烧头,酷刑拷打,但怒目而视,宁死不屈,最后被丧失人性的敌人挖去眼珠,掏尽肝肠,砍下头颅,暴尸荒野。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张启淦,张启龙的堂弟, 1929年在浏阳县永和区被敌人逮捕,大义凛然,慷慨就义,视死如归。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张德松,张启龙的叔父,大革命失败后,仍在浏阳县永和区一个村庄任苏维埃主席,坚持革命斗争,后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禽兽不如的敌人将他严刑拷打之后,拖到一座桥下,被砍下头颅,壮烈牺牲。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张启龙的结发妻子黄光菊,是由父母包办的童养媳,婚后为张启龙生育一女儿。张启龙参加革命以后,母女俩遭到国民党的迫害,黄光菊眼见婆家无法安居。只好带着女儿回娘家住,但仍不得安宁,敌人三天两头来家里搜查盘问,不断对她进行迫害,终于在 1930年,母女俩被惨无人道的威逼折磨致死。

红军湘赣军区总指挥,成囚犯走完长征,6位亲人牺牲,后成正部级

张启龙的继母,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浏阳期间,因为是他的亲属而遭仇视被追捕迫害,被残忍地推下浏阳河而淹死。建国后,作为正部级干部的张启龙回到老家,沉痛悲愤地说: “我家一切全无,只剩下我一人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