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红军时期,在赣南闽西一带的中央红军,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之后,由于和敌人之间的战斗日渐严峻,面对这样的局面,扩大正规红军来保卫红色政权,积极有效地防御和反击敌人的“围剿”,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为此,最高领导许多颁布了许多通告和训令,特别是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刊物《红色中华》报,连篇累牍地刊登扩大红军队伍的文章,要求各级组织“猛烈的扩大红军”,“打造百万铁的红军”成为当时苏区各地最响亮的口号。在这次扩红运动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担任扩红突击队总队长的女汉子金维映。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根据苏区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当年的金维映英姿英姿飒爽,一直在大街小巷里奔走,她任劳任怨地进行着,扩红工作的组织动员和推广宣传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从县级往下直至每一个村,都有成立了扩红机构。乡村妇女宣传队、儿童宣传队、老人宣传队纷纷成立,妻劝夫、老劝幼、母劝子参加红军、保卫苏维埃。还亲自编写歌词,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参加红军热情高涨,踊跃报名当红军。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在金维映这位扩红突击队伍的带支下,一时间苏区各地都掀起了扩红热潮,扩红机构组织文艺队、舞蹈队,纷纷进入乡村田间地头,以又唱又跳的方式来鼓励男儿勇参军,一曲曲歌词也是振奋人心,《当兵就要当红军》中“送来当红军,家中时莫要管,一心一意当红军”。还有广为流传的《送郎当红军》,“送郎当红军, 革命格要认真, 上前线杀敌人, 杀敌要不留情。”这些歌词表明了苏区人民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保卫苏区政权的决心。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还有苏区各地的间随处可见动员的口号标语和漫画,以简单有力的语言向人们传递着保卫红色政权的力量,用通俗易懂的漫画传达着中央的指示。“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为保卫苏维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不惜和敌人决一死战”等等这些标语口号,在她的领导下,随着宣传不断深入人心,处处可见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当红军的动人情景。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在金维映的领导和指挥之下,扩红工作也开展得异常顺利。她这个突击队总队长时,组织上交给她一个月的任务,完成扩红1500名,她竟然用九天时间完成,还超额完成了70多名。当时的《红色中华》报以头版头条刊登这一新闻,一时间她受到最高层领导的表扬,还登上了苏区“光荣的红板”。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特别是在“红五月”扩红突击月上,金维映通过的聪明智慧和不懈努力,又一次超额完成扩红任务,中革军委把她树为全国的典型人物,并在扩红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她发表了条理清晰、态度坚决的讲话,她获得荣誉和嘉奖,但谈起自己的时候,总是非常谦虚,她从来不摆老资格,也从来不拿自己过往的工作业绩出来炫耀。很少说自己的事情,更多提及的是她的下属做事的优点,强调那些同志们为这项工作付出的所有辛苦和努力,待人谦虚温和,他的发言完了后,台下的人群中立即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给在场的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金维映不仅是著名的扩红模范,而且是第一位担任女县委书记的巾帼英雄,她先后担任过于都、胜利县委书记,当书记的时候,表现十出色,多次超额完成向红军输送粮食和新兵的任务,还大力推动识字运动。于都、胜利县的田间地头总能见到金维映忙碌的身影,她留着干练的短发,身着蓝色列宁装,和许多红军官兵一样打着绑腿,穿着草鞋为组织的事情忙前忙后,虽然辛苦,但是干劲十足。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随着金维映工作的出色表现,她提拔为中革军委动员武装部副部长,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等职务。但这职务没有担任多久,随着第五次“围剿”日益强化,中央红军被迫在1934年10月开始史诗般的长征。作为苏区出色的女干部,金维映和其他29位一方面军的女干部一起参加了长征。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红军长征途中,一边敌人穷追不舍,一边是沿途中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金维映担任的她职务是干部休养连支部书记。长征途中她一方面要照顾身体不好的老同志,另一方面由于红军战士的减员严重。整个部队中补充新的兵员,她又成为扩红突击队员,不断要做宣传发动群众、筹粮等工作,还要干她的老本行扩大红军,为红军长征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金维映担任中组部组织科科长等职务,她的精神很坚强,但由于长年征战,特别是经过长征艰苦卓绝的跋涉,身体明显垮下来,多病缠身,于是同,上级决定派她到条件较好的苏联治病,同时还有学习,她觉得是一个宝贵的机会,顺便进行疗养,恢复在常年革命岁月透支严重的身体。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她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金维映到了苏联之后, 德国入侵,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德军逼近莫斯科,金维映和随同在苏的我工作人员、家属转移到地方,不幸的是,金维映所在的医院遭到了德军炮火的袭击,医院被炸成了断壁残垣,金维映也死在了炮火之中,享年三十七岁。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金维映,1904年8月16日出生于浙江岱山高亭镇清泰路后街弄14号,她的性格中既有江浙女子的温婉,又有一种坚毅。小时候金维映的家境还尚可,他的父亲经营米店。但是好景不长,金维映父亲的小店倒闭以后,他们就举家搬迁至定海了。金维映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开朗大方的女孩,她聪明伶俐,胆大心细,读书期间就加入组织,后成为一位领导成员。在红军时期,金维映与邓公结为伉俪,然而由于丈夫受到错误批判并被拳,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金维映没能顶住审查人员的压力,与丈夫离婚,随后嫁中组部部长李维汉,并生育儿子李铁映,这对父子的成就都很大,后来成为事国级领导干部。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红军首位女书记扩红模范,37岁牺牲苏联卫国战争,丈夫儿子副国级

时光荏苒,几十年光阴过去,栉风沐雨,1994年11月,金维映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为了纪念为位巾帼英雄,她的故乡岱山为缅怀她的英雄事迹,弘扬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兴建金维映广场,竖立起她的塑像,此时距离她牺牲已经是六十多年了,这位红军时期的英雄,终于可以回到家乡安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