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解放战争初期,敌军投入众多王牌精锐重点进攻山东地区,原因是这里活跃着二支我军的主力部队,一支是由陈老总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的山东野战军,这支部队1946年1月间,由新四军调入山东的部队与山东军区的部队组建而成的。当时,山东野战军下辖有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独立第七师、独立第八师,兵力约在约有七万四千余人,山野成立之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作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华中与山东解放区。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另一支是由于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的华中野战军,由当时新四军一部调入山东之后,留守在苏中地区的新四军大部改编而成的。当时,在华中野战军的战斗序列之下,有四个纵队(第六纵队、第七纵队、第八纵队和第九纵队),兵力约在将近五万多人。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就是华中野战军打的。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1947年1月,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遵照上级的命令,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这支英勇的部队,先后与一系列的强敌较量,也创造了各种经典战役,例如孟良崮战役等等。队伍通过短短的时间发展壮大,实力大为增强,到了后期已经下辖了4个兵团,总计16个纵队,总兵力超过了80万,在战场上对敌堪称是秋风扫落叶,先后消灭了对手3个半兵团,歼灭了几十万精锐力量。为全国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因此,建国后,这支野战军的司令员、副司令、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副政治部主任,都授元帅、大将等高级别的军衔,即使是野战军下辖的各纵队司令、师长等,也有不少授予上将、中将,还有一些成为开国元勋,担任中央级别的高级干部。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然而,却有一位野战军的政委,名叫黎玉,却在建国后的1952年2月29日,被上级任命为上海劳动工资处处长。大家可能会问,作为一名如此高级别的领导人,为什么会降为一个小处长呢?他期间到底做了什么?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黎玉,又名李兴唐,1906年5月12日出生于山西崞县陈赵野庄(今山西省原平市大牛店镇东野庄)。他的祖父李毓秀,是个老实本份的庄户人,每天领着叔父起早贪黑地下田干活。冬闲时候,就赶上牲口到相距六七十里地的轩岗一带去驮煤炭,第二天再驮到原平镇上去卖。家里的经济状况是比较宽绰的,有七八十亩地,雇了一个本族的兄弟做长工,也算是个富农了。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黎玉父亲先是在绥远的粮店里做店员,后来回到老家,在镇上的杂货店当店员,平时经营些布匹、棉花等杂货买卖,农忙时也回家帮助做些农活。他十岁的那一年,便在本村念私塾和上小学,后来考上镇里的高级小学、县中学,在学校读书期间,他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宣传先进的革命思想,1926年就加入了党组织,随后考入北平大学法政学院,从此投身于革命事业。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学业完成后,黎玉先后辗转北平、天津、河北、唐山和冀鲁豫边区等地工作,并担任市、县委书记,巡视员,特委书记等职。这期间,黎玉为组织的恢复和工、农群众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他日后主政山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34年初爆发的“开滦五矿总同盟3万余人反帝大罢工”运动就是黎玉担任唐山市委书记时组织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1936年,长期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的黎玉被上级派往山东主持工作,并任命为山东省委书记,这一年,他刚刚30岁,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山东主政。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黎玉担任山东省委书记后,“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大面土地迅速沦陷,其中平津失陷后日军第十师团沿着津浦路南下,9月30日进入山东境内。此时,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渠,为保存实力几乎不战而退放弃了黄河防线,虽经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且予以日军大量杀伤,但最终撤离徐州,山东全境沦陷。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在此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山东党组织响应中央的号召,发挥了抗战主流砥柱的作用,积极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在没有主力部队配合的情况下,黎玉领导山东省委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发起了山东十几个地区的武装起义。有冀鲁边抗日武装起义、鲁西北抗日武装起义、胶东福山蓬莱等县的抗日武装起义、黑铁山起义、徂徕山起义、鲁东南莒县沂水抗日武装起义、泰西抗日武装起义、鲁南抗日武装起义、湖西抗日武装起义等,山东各地抗日武装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1938年4月,省委书记黎玉到延安汇报工作,考虑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武装起义虽然多,但山东各地抗日武装名称各不相同,番号很乱,为了加强管理,更好的开展抗日斗争,因为当时山东地区干部奇缺,黎玉向中央高层提出了一个要求,恳求中央派一批骨干支援山东前线,同时,派一些主力部队到山东发展根据地。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对此,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派出多位重量级的老红军组成,还成立中央山东分局,带领陕北公学的毕业生和一个营的武装力量前往山东,帮助黎玉在山东打开局面,由黎玉领导的原地方起义武装为基础改编而成八路军山东纵队,下辖10个支队又3个团,共25个团约2.45万兵力,另有地方武装1万多人,八路军山东纵队以张经武为总指挥,黎玉任政委,王建安任副总指挥,江华为政治部主任,王彬任参谋长。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接着,中央发布命令,八路军的正规部队有两支先后挺进了山东:一是由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129师津浦支队为基础,组成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这个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开创了冀鲁边平原根据地,控制了15个县的地域,兵力2万多人。二是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及第685团由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与地方武装合编后为苏鲁豫抗日支队,兵力8000人左右。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在这块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上,作为省委书记兼山东纵队政委的黎玉,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面对条件艰苦、战斗频繁,部队面临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问题,他和各位我军的高级领导们一起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抓部队质量的提高,对军政素质、管理教育、战斗作风等方面都继承了红军的光荣传统,壮大了中共在山东的抗日领导力量。从此,抗日的烽火,燃烧在齐鲁大地上,山东纵队与进入山东的八路军115师部队并肩战斗,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和反对顽固派的斗争。黎玉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级做出新四军北移山东的战略决策,并在1945年12月将山东分局改组为中央华东局,由饶漱石任书记,黎玉任副书记。就在这期间,饶漱石在山东土改和三查三整中,批评黎玉执行的是“富农主义”,走的是“富农路线”,为黎玉扣上了“富农主义”、“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帽子。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黎玉对饶漱石的做法不能接受,他当面质问饶漱石:“当初在白区王明就是用‘富农主义’,你们说山东搞的是‘富农主义’,那你说说‘富农主义’到底是什么?”问得饶漱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自此,饶漱石在山东掀起了反黎玉的斗争,给他扣上了一系列“帽子”。面对大战在即,当时黎玉仍以战争大局和党内团结为重,违心地作了检查,接受着对他不公平的批判。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接着,他一切职务被停止,虽然觉得委屈,但黎玉以大局为重,没有丝毫怨言。仍然管财政、粮秣、支前等多项工作,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战事,他呕心沥血、夜以继日,担负和完成了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线战事的胜利跟黎玉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建国以后,黎玉一开始任命为上海市委秘书长,但此时的上海市委书记是饶漱石,他仍然认为几年前的黎玉跟他作对,没有多久,他便借故公开宣布撤销黎玉市委秘书长等职务,降为了上海市委劳动工资处处长。

他30岁当省委书记,曾任赫赫有名的野战军政委,建国后却降为处长

黎玉晚年(中)

30岁就成省委书记的黎玉虽然只当了处长,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对工作满腔热忱,严肃认真,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不辞劳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好分内的工作,从不抱怨。后来,慢慢地晋升为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务,为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5月30日,黎玉病逝于北京,享年80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