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说到北伐战争,大家都并不陌生。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据史料记载,当时北伐军起义的时候只有10万多人马,而北洋军却有70多万。以1:7的军力打败北洋军。最后广东国民政府统一天下。是北伐军战斗力太强,还是北伐军太弱了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让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北伐战争。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一场统一的战争。当时任总司令的是蒋介石。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连续攻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由于内部意见不一致,从而导致汪精卫与蒋介石决裂,北伐受阻。但后来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后来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加入,使得国民革命军壮大。在1928年攻下北京。同时北洋军阀奉系的张作霖被日军炸死,他的儿子张学良后来宣布东北易帜,致使北伐的全部胜利,中国正是形成形式上的统一。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北伐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第一是因为北伐军的目标明确,军容完整,士气高涨。明确要攻打的对象是直系吴佩服,皖系孙传芳以及奉系张作霖。虽然士兵只有10万,但都是强兵悍将。例如著名的北伐将领叶挺。叶挺领导的独立团,由于战功卓著,所在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第二个原因是。北洋军虽然有70多万,人多势众。但实际上他们分为三派,直系,皖系和奉系,独霸一方,各自为政。让北伐军有可趁之机,把他们逐个击破。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第三个原因就是北洋军内部之间的斗争。第二次直系和奉系大战,冯玉祥把吴佩孚的十几万精锐给坑了,而且冯玉祥和张作霖又是一对死冤家。冯玉祥先是联合皖系孙传芳对付张作霖的奉系军。后来他又策反张作霖手下大将郭松林一起对抗张作霖。接着冯玉祥和吴佩孚又打起来。冯玉祥宁是把北洋军弄得七零八乱。这也让北伐军在讨伐的时候有许多可趁之机。当时正当吴佩孚与冯玉祥正激战时。北伐军趁机进攻吴佩孚的老巢。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吃掉吴佩孚的七八万大军,使得吴佩孚元气大伤。后来吴佩孚想联合孙传芳,没想到孙传芳拒不出兵,北伐军趁势消灭吴佩孚。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第四个原因就是北洋军士兵良莠不齐,很多都是杂牌军。例如孙传芳号称拥有25万兵马,但实际上听他号令的,却不到一半。而且北伐军打完又没有兵源补充,越打越少。北伐军则相反,越战越勇,越打越多。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第五个原因就是北伐军在关键的时候有阎锡山和冯玉祥的加入。使得军队瞬间壮大,总共达到70万多人马。此时的北伐军的兵马已经远远超过北洋军阀。在这压倒性的优势上北伐军焉有不胜的道理?

10万北伐军追着70万北洋军打,原来另有原因,并不是敌军太弱

这就是为何仅有10万的北伐军能战胜70万的北洋军阀的原因,对此大家有何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