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大姐结婚的故事》

作者:北大荒二代农垦人

一天,我在店里,原来一个单位的王大姐,进店里买点洗衣粉,肥皂等,王大姐也老了许多,头发也白了,毕竟是快七十的人了,但精神头不错,走路挺快,还是跟年轻时一样,说话快声快语,面带微笑。

王大姐,今年六十八岁,身高一米五,比我大十二岁。

《王大姐结婚的故事》
《王大姐结婚的故事》
《王大姐结婚的故事》

王大姐来到我们这里,和张大哥结婚时,我和小伙伴们,还去闹洞房,一群大哥哥们领着我们,好一顿闹腾,直到晚上十一点钟,我们在大人们的驱赶下,才散了。

王大姐,家是一百多公里农村的,她最后在农场办理了“五七”工退休的,虽然退休金比工人少了些,但有退休金已经非常知足了。

王大姐命很苦的,刚出生八个月,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两个哥哥和她,生活不下去。

母亲又找了一个男人,几年间,又生了两个兄弟,一家人生活,全靠后爹微薄工资,每天苦日子活着。

王大姐小学毕业后,就不上学,在村里跟着大家挣工分,一年下来也看不到钱,十八岁经亲属介绍,来到农场相亲。

张大哥比王大姐大十岁,张大哥是退伍兵,家也是农村的,从部队退伍后,来到农场成为工人。

张大哥和王大姐谈了三个月对象,两个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家庭背景差不多,王大姐一心想着从农村出来,农场生活好,吃供应粮。

虽然张大哥身体不太好,但张大哥诚心诚意,老实处事,王大姐同意了这门婚姻。

张大哥,在农场单位里是马车车老板,每天赶马车,为厂里拉些材料,活很多,张大哥和王大姐办理了结婚手续,张大哥打报告,交给厂里要求分房。

农场当时如果职工结婚登记后,农场建设职工家属房,每户三十平方,砖瓦化平房,当年,结婚人多,要房的工人排号,排到你才能分到房子。

张大哥和王大姐交上分房报告,厂里管房子的老张说,要房人多,得排到明年去了。

张大哥和王大姐一商量,时间太久了,张大哥又去找房管老张,老张也知道张大哥王大姐,是一对老实人。

老张说,厂里有工人搬迁到砖房里,有草房空着,你们可以在草房结婚,待到明年新砖房建成,再搬到新房里,张大哥王大姐听到后,心花怒放,万分感谢房管老张。

他们拿到草房钥匙,兴奋地来看房,农场职工建厂时,修建了大量的职工家属草房,用土坯砌墙,草盖,外墙用大泥和草抹墙,用于保温。

虽然是草房,是旧房子,但有了一个属于自己幸福的小窝,俩人也是非常激动,张大哥从邻居家借来铁锹和笤帚,开始大扫除,清理垃圾,经过两个人一上午打扫,屋里整洁了许多。

第二天上午,张大哥马车班的同事们,来了五六个工友,大家买来白灰刷墙,有在外头和泥抹墙的,还有的上房顶,把房盖苫草,重新整理一遍。

晚上,再看这个房子,新房布置得非常的漂亮,窗户玻璃亮堂堂,屋里白墙非常的整洁,张大哥和王大姐非常的高兴,感谢各位工友的帮忙。

张大哥,王二姐定好了结婚的日子,两个人就开始张罗,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张罗的,就是把两个人的行李卷搬到新房里,再买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当时的工友们,不像现在随礼三百五百,那个时候大家的工资都不太高,一个月30多元钱,养活一大家口人都非常的不容易。

所以,大家都是十个八个人,合伙凑钱买一个暖壶,几个人凑钱买一个搪瓷盆,还有几个人合伙买一个镜子,东西虽小,大家伙是那么个心意,大家就是凑个喜庆。

王大姐和张大哥,买了个粉红的窗帘,挂在窗户上,屋里显得更加的好看。

第二天,结婚的时候,大家都来到了他们这个小草房里,大家嗑着瓜子,吃着喜糖,在一块开着玩笑。

厂里的领导也来祝贺,当场拿着结婚证,宣读了结婚证书,厂领导祝福一对新人,百年好合,夫妻恩爱。

主婚人宣布张大哥讲几句话,张大哥王大姐站在大伙面前,激动的说不出来话,只是不住的给大家鞠躬,感谢各位工友们的到来。

大家也都知道张大哥是老实人,所以,大家鼓掌祝贺,在掌声中就算结束了这场婚礼。

王大姐和张大哥结婚后。五年内生了两个大胖小子,把张大哥乐的天天嘴都合不上,赶着马车,哼着小调,天天都在幸福快乐中。

张大哥,60岁退休,65岁时因病去世了,王大姐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儿子也都在为生活奔波着。

家里只有王大姐一个人在家里,王大姐也看开了,每天无忧无虑的生活,有退休金做保障,生活还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