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战小队长是什么角色?”
“他们与排长、班长有什么区别?”
稍微了解过特战队编制的人
大多会有这样的疑惑
在电影红海行动中
杨锐就是万千小队长的缩影
刚毅、果敢、智慧是他们的代名词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某特战分队
来认识几位特战小队长
伴随成长的是不断超越
炙热的训练场,早已没了过往的温柔,柏油马路晒软了,行人的衣裳也晒透了,泼盆水到地上,大地干渴得一下吮吸干净。而此时,训练场上的刘天艺却被迷彩服、战术背心和头盔等装备裹得严严实实,正紧张地准备着自己的示教作业。
为了备战临近的总队教练员比武,每天午休时分,刘天艺都会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对照自己的教学内容逐个进行讲解示范,而观众则是一台摄像机。一场连贯演示下来,顾不上擦去汗水,便对着视频查找教学中出现的纰漏。虽然没有了休息时间,但在刘天艺看来,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时光拉回到两年前,刚毕业的刘天艺,在组训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训练方法根本不适用特战专业科目。“一名合格的小队长不仅自身要素质过硬,更要把小队锻造成一把利刃!”从这以后,研究训练方法成为了刘天艺的必修课。为了活跃训练场氛围,让官兵想训、乐训,刘天艺可没少动脑筋,“游戏训练法”“模拟实景对抗练习”等都是他与战友们一同想出的“招数”;为了提高某重难点科目的训练成绩,刘天艺又想出了“弹簧测力计精确击发训练”“激光诱导训练” ……
入伍6年荣立3次三等功的刘天艺,已成长为特战中队指导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特战小队长应有的样子。
特战青春早已融入骨血
“特战经历弥足珍贵,已然融入了我的生命和骨血!”曾是特战小队长的魏征,回想起两年的特战岁月,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刚任职的魏征,主动向组织申请当一名特战小队长:“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砺自己的血性胆气。”终于他如愿以偿,在宣布命令的那个夜晚,他在日记本上写下“持枪当尖兵,执笔为初心!”
著名战地摄影师卡帕曾说:“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说明你离得不够近。”每次完成大强度训练后,还来不及喝口水,看到特战队员的训练瞬间,他都带着相机冲出去,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明明已经气喘吁吁,还要再次拿着相机和队员们一起过障碍、爬悬崖,冲刺、呐喊……每次“魔鬼周”极限训练,魏征要提前根据科目谋划报道思路,他不仅是参训队员,更是随队的“战地记者”,一天训练下来,魏征的步数高居榜首。
寂静的夜晚,总有一盏灯留给他。小小的电脑桌成了他继续耕耘的田园,图文处理、视频剪辑、特效制作,当小队长的两年里,他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武警报、湖南日报以及各大军内外网络媒体发表作品200余篇,让单位建设的蒸蒸日上和特战队员的精彩故事被大众所知。“魏小队长给大家写的报道很好,我们和家人看到都会非常自豪。”战友们真诚地分享也不断激励着魏征坚持奋斗和耕耘。
小队长之间的“巅峰PK”
“胖胖,带集训少吃点,回来别又长胖了。”“跑跑,你多吃点黑豆,脸上的白斑或许能消下去。”带着调侃的口吻,“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张宝文和乞新杰结束了通话。两年前,两个不服输的人分到了一个单位,从此形成了相互调侃竞争却又相互帮助的奇特组合。
“你说我胖跑得慢,我就减肥给你看!”刚来特战岗位时,体重160斤的乞新杰5公里武装越野勉强达到24分半,要知道在特战岗位,这个成绩很够呛,他也因此感到郁闷。“要想跑步快首先要减重,其次是量的积累。”素有中队干部“第一腿”的张宝文开始指导监督乞新杰的减重提速训练。3个月时间里,每周不少于30公里的量,让乞新杰瘦了25斤,5公里也进步到21分以内,而“胖胖”的称呼依旧被张宝文沿用了下来,为的是提醒乞新杰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你说我射击不如你,我偏要成为10发10中的神枪手。”张宝文的射击是出了名的不稳定,“跑跑”既是对他跑步快的褒奖,更是对他跑弹多的调侃。当今年巅峰比武他被抽中上场时,既兴奋又紧张,巅峰比武是综合性的较量,体能好射击不行是肯定拿不到名次的。“举枪要稳,提前预压,掌握力度!”每天乞新杰反复在张宝文耳边念叨,提醒他动作要领。使命感和荣誉感让张宝文开了挂一样,半个月时间射击成绩提高了一大截。等上了比武场,他终于兑现了承诺,在小队课目中10发10中,带领比武小队斩获团体第一名,6人立功。
扎根特战的“老黄牛”们
“2号靶机再往左一点。”对讲机里传来沙哑的声音,因中队备战比武,小队长都在担任不同专业的教员,邓强主动担负起值班员的工作,而这天已是邓强连续值班的第23天。“口袋里要常备润喉糖,保证每一条口令准确清晰地传到队员耳朵里。”既要保证中队工作正常运转,又要保障比武场地和比武队员训练,还要带队出操……
邓强带队从正在热身的王淞身旁跑过,看到他全副武装,站在队伍排头。这正是每周一次的五公里武装越野训练,要取小队整体成绩。“老黄在排头控制小队整体速度,我们帮扶白万鑫!”因白万鑫刚刚休假回来,体能有所下滑,为了不影响小队成绩,王淞要全程跟在身旁,鼓励他跟紧队伍。“20分30秒!”当白万鑫通过终点线时,王淞小队成功卫冕第一名。
当王淞冲过终点时,小队长谢辉正满头大汗的挂在水平梯上。“再拉最后一个拉臂收腹!”身旁的陈尚昀鼓励他突破自己极限。由于身高原因,18米抓绳上一直是谢辉的软肋,别人收腹蹬腿一次抵他两次,“既然身高不占优,只能从力量速度上弥补。搞特战,素质不过硬,说话也不硬气。”从挂在半空到成功登顶,从及格到良好,这短短的18米,谢辉往返了无数次。
朝来暮去,特战岗位虽有热血激情的战斗性场面,但更多的是周而复始的经常性工作。这段沉默且忙碌的军旅生涯,我们习惯叫它“扎根特战”。
看遍三湘山峦
尝遍四水甘泉
与战友一起摸爬滚打
同甘共苦,虽累也甜
加油,特战人!
11月17日
湖南武警四周年庆活动中奖名单
@表哥 , @小偉偉呀。,@展毓 , @忙碌是救死扶伤的良药
恭喜以上四位粉丝在昨天的推文留言区被抽中。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通过“湖南武警”公众号与您取得联系哦,请您保持关注!
我们的活动
还在继续
从11月14日到11月21日
我们都将从每条推文下面
抽选一条点赞数最高的评论
并不定时抽选留言质量高的粉丝
为他们送出精美礼品一份哦!
还在等什么?
赶快把“湖南武警”推荐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吧!
总编:吴保曙
主编:李 斌
责编:杨 韬
编辑:曾为朋
作者:宋玉亮 彭 早 乞新杰(O)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