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父子名将,父亲因发牢骚被逼自尽,儿子因诽谤而死

文/王国栋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各种奇葩理由被君王处死的大臣不计其数。然而没有哪一对父子像贺若敦和贺若弼父子这样因为发牢骚而带来杀身之祸的。关键的关键是,贺若敦和贺若弼都是当世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口舌之争,确实令人惋惜。

先来说一说贺若敦。他是少数民族出身,鲜卑人,517年出生于西魏都城洛阳的一个武将世家。从小学得一身行军打战的本领,成年以后投靠了西魏权臣宇文泰,戎马半生,到宇文觉建立北周时,已经担任金州刺史的高官。

历史上很多文章都记载了一件事:565年,贺若敦因为发牢骚得罪了北周权臣宇文护,被勒令自杀。然而贺若敦到底说了什么得罪人的话,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小编考证了北周权臣宇文护的一些历史资料,给读者简单的介绍一下事情的经过。

北周名义上的开国皇帝是宇文觉,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556年,西魏权臣宇文泰去世时,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就把大权交给了侄子宇文护,由宇文护辅佐自己的儿子宇文觉管理朝廷大事。同年,宇文护胁迫西魏恭帝禅位给宇文觉,建立北周,宇文觉即北周闵帝。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北周名义上的皇帝是宇文觉,但权力掌握在宇文护手里。闵帝登基后,封宇文护为周王,意思是像西周的周王一样尽心尽力辅佐自己成就霸业。

一代父子名将,父亲因发牢骚被逼自尽,儿子因诽谤而死

宇文护文才武略,样样精通,治理北周十余年,也算是尽心尽力。但是他的权力是从皇帝的手中夺来的,随着宇文觉的成长,不可避免的会和宇文护产生政治矛盾。宇文护先下手为强,废黜了北周闵帝宇文觉,毒杀了北周明帝宇文毓,拥立北周武帝宇文为帝。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都是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护的堂弟。故而宇文护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识相的大臣都推脱道:"这些都是大王的家事,大王自己处理就行了,外人不合参与!"

563年底,突厥率军来犯,北周周王宇文护率大兵20万东征突厥。这次战役持续了将近两年,最后以宇文护的指挥失误,北周军队前线撤退而告终。回到洛阳后,宇文护同诸将向北周武帝宇文磕头请罪,朝堂上的氛围异常尴尬。正在这个时候,身为领军统帅之一的贺若敦被同僚出首,告其挑拨君臣关系。那么贺若敦到底说了些什么呢?据野史记载,北周大军撤退后,身无寸功的贺若敦和一些部下聚在一起喝酒解闷。酒过三巡后,有些醉意的贺若敦发牢骚说:"大王(指周王宇文护)不懂军事,如果当时让我率军出击,必可获全功!"

一代父子名将,父亲因发牢骚被逼自尽,儿子因诽谤而死

后来这些话被一位将领添油加醋的告到了宇文护那,就变成了贺若敦反对周王擅权,有不轨之心。虽然贺若敦是宇文护的老部下,但前不久赵贵、独孤信等人联合皇帝密谋铲除自己的事情还让他心有余悸。于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下令让贺若敦自尽谢罪。

565年的一天,贺若敦府上被突然到来的士兵包围,使者宣读了让其自尽谢罪的圣旨。贺若敦悔之不及,让长子贺若弼跪在面前,亲自用锥子刺破其舌头,让其牢记自己因发牢骚而带来杀身之祸的教训,后自杀而亡。却不曾想贺若敦的遭遇并没有能够让贺若弼长记心,43年后,贺若弼同样因为发牢骚被隋炀帝处死。

贺若弼是贺若敦的长子,出生于544年。父亲因言获罪自尽后,投靠了北周齐王宇文宣。后来因为帮助太子宇文赟(北周宣帝)登上了皇位,渐渐得到重用,成为北周大将。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逼迫北周静帝宇文衍禅位,建立大隋。贺若弼因为与隋文帝杨坚有旧,又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受到重用,成为隋朝灭陈的主要军事统帅之一(另一人是韩擒虎)。

一代父子名将,父亲因发牢骚被逼自尽,儿子因诽谤而死

隋朝统一中国后,贺若弼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襄邑三千户,给予许多赏赐,隋文帝又把陈叔宝的妹妹赐给他做妾,官拜右领军大将军。按道理说,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应该知足了。可是贺若弼看着昔日的手下高、杨素担上了丞相,官职升得比自己还高,心里就开始不平衡了,在朝廷官员之间乱嚼舌头。他的言论连隋文帝都听不下去了,亲自将贺若弼找来质询:"你为什么说我任命的丞相高和杨素不称职,称他们是酒囊饭袋?"贺若弼居功自傲,竟然慢吞吞的对隋文帝说:"高和我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杨素是我的小舅子,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本事。"隋文帝听了非常生气,照你贺若弼这说法,那我不成了昏君了。差点下令将贺若弼处死,考虑贺若弼曾经为国家立过汗马功劳,将其贬出朝廷,爵位和俸禄照给。

604年隋文帝去世后,由昏庸残暴的次子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隋炀帝可没有他老爹那点胸襟,对整天窝在家里发牢骚的贺若弼视若等闲。后来还是在丞相高的一再推荐下,才让他重新出任军队的职务。

一代父子名将,父亲因发牢骚被逼自尽,儿子因诽谤而死

607年,贺若弼随隋炀帝北巡。队伍到达榆林后,突厥启民可汗率文武官员来拜会隋炀帝。隋炀帝非常高兴,下令就地修建一个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贵宾。贺若弼不满意隋炀帝的铺张浪费,和高、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说隋炀帝这是拿国家的钱来往水里丢,是败家仔的行径。隋炀帝早就怀疑高等人有异心,暗中派人监视。探子将高、贺若弼等人的私下议论添油加醋的汇报给隋炀帝。得了,正找不到借口收拾你们呢,自己倒送上门来了。杨广大笔一挥,以诽谤朝廷的罪名,一口气就把高、贺若弼、宇文弼等人给杀了。

贺若弼死时64岁,距离父亲贺若敦因发牢骚被逼自尽43年。父子两人同样因言获罪致死,真正应验了那句古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