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墓葬出土木雕曲颈琵琶 揭开墓主人身世之谜

1975年的一天,江苏省扬州市城郊发了一座十分特别的古代墓葬。同其他的古代墓葬出土青铜器、金银器不同,这座墓葬中出土的文物都是木头做的,而且其中有许多木头做的珍宝都是国内首次发现。

1975年中国江苏邗江县蔡庄的蜀岗山上,农民正在建筑宅基地。一天工人发现了一块刻字的石砖,再挖两下,周围也是同样的石砖。文物专家闻讯赶到,立刻断定这里就是一处古代墓葬。

古代墓葬出土木雕曲颈琵琶 揭开墓主人身世之谜

大墓打开只发掘到墓葬前室的东侧时专家便有了惊人的发现。这里出土了一组木质古代乐器,其中包括六块拍板、木质乐器架。最重要的是墓室中出土了一件木琵琶木雕。

古代墓葬出土木雕曲颈琵琶 揭开墓主人身世之谜

曲颈琵琶长55厘米,宽19厘米,造型古朴大方,线条流畅。琵琶素面没有繁复的花纹,简洁的木质纹理彰显出千余年的古风古韵。特别的是这件琵琶四支弦轴分除左右,琵琶的颈却是向后呈90度弯折的曲颈。

古代墓葬出土木雕曲颈琵琶 揭开墓主人身世之谜

学术界普遍认为古代琵琶分为直颈和曲颈两种。直颈琵琶在中国出现较早,秦汉时期的直颈琵琶人称“秦汉子”。

曲颈琵琶则是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由波斯经过今天的新疆传入中原的。在敦煌飞天壁画和云冈石窟的石刻上都能看到乐师手中弹奏的曲颈琵琶。

五代时期的木雕曲颈琵琶全国仅此一件,它填补中国音乐历史上的一个空白,极具研究价值。

仅墓室前室的一座侧室就出土了如此特别的文物,令人们对这处与众不同的古代墓葬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出土的文物都是木头做的?木雕曲颈琵琶的主人又是谁呢?

考古人员探测了墓葬的后室,却发现这里已经被盗了,原本应该藏有金银器的主人棺木只剩下了一块头骨。这座墓葬的形制与南京发现的南唐皇帝李昪的墓葬基本一致,可以确定这里至少是一处五代时期的贵族墓葬。

凭借出土的木雕琵琶推断,墓主人极有可能是一位女性。根据棺中头盖骨的科学鉴定报告结论是死者为女性,死亡时间为40岁左右。

专家查阅资料后结合史料想到了一个名字——寻阳公主。对于寻阳公主的名字,扬州当地的历史学者并不陌生,因为1100多年前,扬州城甚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历史都因寻阳公主而改变了。

古代墓葬出土木雕曲颈琵琶 揭开墓主人身世之谜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群雄逐鹿,藩镇割据,战乱频频。在江南流域,吴越国占据着现在的江苏省西南部、浙江和福建等地,而杨吴国则以现在的扬州为中心,占据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1100多年前,相邻的杨吴和吴越因边界问题发生战事,民不聊生。为了两国的和平,杨吴寻阳公主听从大臣的建议下嫁到吴越国,终于化解了两国的矛盾,令征战了数十年的杨吴和吴越不再兵戎相见。

寻阳公主是杨吴国国君的长女,出嫁时年仅16岁,而他的夫君吴越国的皇子只有14岁。两人结婚前只见过一次,但是两个人却感情很深。

据说寻阳公主十分节俭,不讲吃穿,却唯独喜爱音律,常常为夫君演奏。所以当墓葬中出土木雕曲颈琵琶时,专家便想到了寻阳公主。

后经考证,在《扬州画舫录》中有着这样的记载,“长公主卒年38,前真二年葬江都县兴宁乡袁墅村”。这个地点正是邗江县。由此考古专家断定出土木雕曲颈琵琶的大墓正是1100多年前寻阳公主的墓葬。

古代墓葬出土木雕曲颈琵琶 揭开墓主人身世之谜

为什么堂堂公主的墓葬会只用一些木质的文物来陪葬,这极有可能是寻阳公主本人的遗愿。

原来寻阳公主嫁到吴越之后,就以维系两国关系为己任。她将杨吴的医学、手工艺技术在吴越推广开来,深受百姓爱戴。而且浔阳公主自身十分节俭,她育有6男6女12个孩子,却从不铺张浪费。

在公主临终前格外思念故乡,可那几年吴越却连遭天灾,公主害怕车马一行劳民伤财便放弃了回乡的念头。

古代墓葬出土木雕曲颈琵琶 揭开墓主人身世之谜

公主去世后,丈夫特地护送她回乡下葬,而且公主还选择了以木代陶的方式制造随葬品,尽量节省人工。这也就有了出土众多木质文物的公主墓。

如今木雕曲颈琵琶被珍藏在扬州市博物馆,她用质朴的木色,简洁的造型演绎着一曲如诗如画公主的传奇,令后人在谈论五代十国的战火硝烟时,多了一份温婉动人的气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