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人400年传家宝,传了13代,全国独一无二,专家24次上门求上交

众所周知,在古代地位最高的就是文人了,每个人都希望家里能出个读书人,如果能高中状元那就真是祖上冒青烟了,古人能拿个举人都会被人们钦佩,更何况考上状元得多不容易,就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光是举人都能让他疯掉。隋朝有了科举制度后,在往后一千多年时间里,陆陆续续出了770多个状元,可是状元卷却很少见,如今更是找不到多少,每一个都价值连城。

老人400年传家宝,传了13代,全国独一无二,专家24次上门求上交

就在山东青州一个村庄里,有个赵继光的老人,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但他家里有不少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董,别小看这些东西,每个价值都很高,所以他也很珍惜这些东西,每天都会去看几眼,可村里的人知道,他的父亲赵焕彬手里才是真的有个宝贝,根本不能用钱衡量,放到现在几个亿都不止了,这个宝贝来自明朝万历年间,也有四百多年历史了,他的祖上是赵僖,曾任礼部右侍郎,赵僖有个儿子更厉害,叫赵秉忠,在1598年的时候成了状元,后来一步登天。

老人400年传家宝,传了13代,全国独一无二,专家24次上门求上交

所以这也是赵秉忠留下来的传家宝,自己当年考上状元的试卷。这个试卷一共有19页,高47.6厘米,宽14.1厘米,上面一共有2460个字,上面写的主要就是对明朝历代帝王的分析,已经自己对治国的一些想法,上面没有一个错字,而且分析的也十分到位,所以万历皇帝亲自将他评为了状元,还亲笔写下“第一甲第一名”。

老人400年传家宝,传了13代,全国独一无二,专家24次上门求上交

按理来说,状元卷那都应该被宫廷收录保管起来的,要私自拿出去那就是死罪,还会灭门,赵秉忠不知道怎么弄出去的,由于晚年和魏忠贤有了矛盾,所以他就辞官回乡了,把这个卷子也带走了,后来这个卷子就成了赵家的秘密,一直悄悄的传递下去,每一代人都谨记老祖宗的吩咐,不管后代生活如何,哪怕是遇到战乱,哪怕身无分文,也得把这个状元卷保存好了。

老人400年传家宝,传了13代,全国独一无二,专家24次上门求上交

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已经过去四百多年,赵家也不再像之前那么的荣耀,慢慢衰落传到了第13代赵焕彬的手里,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他对这个状元卷很是重视,每天都随身带着,晚上也是必须放到枕头下面,就算日子过的艰苦,也从来没想过把这个传家宝给卖出去,他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喝酒,有次喝多了,竟然把赵家这传家宝的秘密泄露出去了。

老人400年传家宝,传了13代,全国独一无二,专家24次上门求上交

一传十十传百的,村里人都知道了,就连文物管理局的专家魏振圣也得知了,查了资料知道发现全世界都没有明朝时期的状元卷,赵焕彬手里这个绝对是稀世珍宝。知道这个国宝之后,他也很有诚意,因为当时车还没有普遍开,所以从文物局到村庄得几十公里,他就骑着车子每天来回跑,对赵焕彬讲这个状元卷对国家有多重要,上面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有多珍贵。

老人400年传家宝,传了13代,全国独一无二,专家24次上门求上交

希望他能上交给国家保管,比放在家里自己每天随身带着安全多了,可是赵焕彬是很不愿意的,这是赵家传家宝都传了这么久了,就告诉专家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专家也很有耐心,继续和他儿子赵继光说,后来知道了状元卷还在,一直劝说老人上交,最后终于打动了老人,去了24次后老人答应了,愿意交出去,从床下拿出了那个被裹得紧紧的状元卷。

老人400年传家宝,传了13代,全国独一无二,专家24次上门求上交

全世界就这么一份,如今它也成了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因为这样,让这个博物馆成了国家的一级博物馆,可是1991年的时候,它被保安给盗走了,打算用150万卖掉,还好最后找回来了,国家不仅给了赵焕彬老人荣誉证书,还把那份状元卷用科技手段复制一份给他,也算是安慰了。

2017年的时候,记者来到了老人的家中,老人已经去世了,儿子赵继光表示父亲从来没后悔过把传家宝上交,因为它的确填补了很多历史空白,放在博物馆让更多人欣赏,才是有价值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