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也有“狼顾”之相,为什么没像司马懿一样篡夺皇权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三国时代的第一流人才,两人的人生经历也有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人年龄相仿,诸葛亮生于181年,司马懿生于179年,司马懿大诸葛亮两岁。两人都是汉朝世家大族之后,诸葛亮的祖上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以清正廉洁、铁面无私著称于世。而司马懿的祖上司马钧当过汉朝征西将军,父亲司马防是京兆尹。

诸葛亮也有“狼顾”之相,为什么没像司马懿一样篡夺皇权

两人都是早年博览群书,满腹才华,但都一直怀才不遇。直到公元207年,刘备在徐庶引荐下,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而诸葛亮此时已经26岁。公元208年,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贤能之名,征召他为丞相府文学掾。所不同的是,刘备请诸葛亮是毕恭毕敬,殷勤周到,而曹操对司马懿则是近乎抓壮丁一般,如果他敢不来,曹操就会毫不客气地“若复盘桓,便收之!”

诸葛亮也有“狼顾”之相,为什么没像司马懿一样篡夺皇权

两人出山之后,人生境遇才开始出现很大差异。刘备手下兵微将寡,人才稀缺,诸葛亮来了之后被待如上宾,刘备对他放手重用,言听计从,使得诸葛亮年纪轻轻就成为三国大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名动一时无人不知。

诸葛亮也有“狼顾”之相,为什么没像司马懿一样篡夺皇权

但相比之下司马懿的境遇就要大为逊色,曹操手下藏龙卧虎,司马懿这个后起之秀根本不受他的重视,很长时间一直担任“丞相东曹属、主簿”,从事最初级的文案秘术工作,默默无闻。曹操倒是挺看重他的文学才华,后来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使与太子游处”,让他当了曹丕的伴读兼家庭教师。

诸葛亮也有“狼顾”之相,为什么没像司马懿一样篡夺皇权

精明过人的司马懿,马上抓住了这难得的命运转机,他尽心竭力侍奉曹丕,成为曹丕的心腹干将。曹丕登基之后,司马懿终于迎来人生的大转折,出将入相,手握重兵,风光无限。可惜曹丕没有真正看透司马懿,《晋书》记载,曹操早就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是个狼子野心的危险人物,但曹丕却不当回事,导致司马懿就此上位,并在若干年后发起高平陵之变,一举篡夺曹魏皇权。

诸葛亮也有“狼顾”之相,为什么没像司马懿一样篡夺皇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被视为忠臣典范的诸葛亮,也曾被世人认为有狼顾之相。《三国志》记载,公元263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线病逝,刘禅悲痛欲绝,辍朝三日,举行盛大的追悼仪式。有一个名叫李邈的大臣,向刘禅上书,指责诸葛亮“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认为诸葛亮也有狼顾之相,也是个狼子野心的奸臣。

诸葛亮也有“狼顾”之相,为什么没像司马懿一样篡夺皇权

看来,诸葛亮不仅和司马懿一样有狼顾之相,纵观诸葛亮的后期经历,也与司马懿颇多相似,都是托孤重臣,都是大权独揽一手遮天,都完全具备篡位夺权的实力与可能性。但诸葛亮为什么到死也没敢篡位?

其实原因不难理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出了他的人生宗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志趣高洁,志向远大,世人苦心追求的权力、地位、财富乃至皇权都被他视为浮云。在《出师表》中他也阐明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这个目标,渴望着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光复汉家河山,重振汉朝往日荣光,他的人生宗旨与目标都比司马懿高尚的多,故此才会顶住诱惑,始终忠贞不渝。

参考资料:《三国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