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这位皇后才能堪比吕后慈禧,但因为太仁慈,反受排挤,抑郁而终
图片声明/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太后在中国封建社会实际权力运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皇帝幼弱的情况下,太后的作用就更加重大,她常常采取临朝称制的方式控制朝政。吕后和慈禧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
吕后和慈禧的权力大到可以随意更换皇帝的地步。
慈禧相片
明朝的时候也有一位太后,她是明孝宗的张皇后,此人才能堪比吕后、慈禧,与这两位太后不同的是,她特别贤淑、仁慈,所以不善弄权,她最终反而受到自己选定的皇帝的排挤,以致抑郁而终。
这位张皇后,十分聪明美丽,而且是一位贤妻良母型的皇后。明孝宗虽是皇子,但是因为其父皇明宪宗宠幸万贵妃,而万贵妃自己无子,她也不允许别的妃嫔宫女生子。
明孝宗的张皇后
所以孝宗从他的生母纪氏怀上他到把他拉扯到6岁,都是在万贵妃制造的恐怖中度过的。他直到6岁都是穿女孩的衣服,不敢以男孩的身份示人,更不敢以皇子的身份出现。
张皇后自从成为太子妃,对孝宗就体贴入微,像普通家庭的妻子一样照顾孝宗的饮食起居。而孝宗也深爱着这位皇后,一生只爱张皇后一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一生只爱一人的皇帝。
明孝宗画像
能够独享孝宗的爱情,这本身就在证明张皇后具有常人不具备的異稟。孝宗驾崩以后,其子朱厚照继位,是为明武宗。但这个武宗十分昏庸,15年后病死。
武宗没有子嗣,为了祖宗的基业能够传之后世,已经成为太后的张氏跟朝臣商议,选定兴献王朱祐元的儿子朱厚熜继位。但是朱厚熜远在湖北,赶到北京需要时间,而在朝廷重臣江彬为首的一小撮人正密谋反叛。张太后运用智谋,很快就粉碎了这场叛乱。
明武宗画像
当时江彬控制着京城的禁卫军,还在武宗病重的时候,江彬就密谋造反。他定下的调子是:武宗在,则挟天子以令诸侯;武宗崩,即矫遗命以擅大宝。
张皇后手中无兵权,知道硬碰硬斗不过江彬,于是她假托武宗的遗命,把禁卫军中的一支部队支到通州去领赏,以减轻宫中的压力,然后她又说服太监魏彬和张永,然后她又跟内阁首辅张廷和以及一些可靠的大臣商议对策。
张太后有了太监和朝臣的支持,于是以太后的名义邀请江彬到宫中参加“观兽吻”的仪式,事先却在宫内设下埋伏。江彬如约进宫,张太后下令将其收捕,然后张太后迅速行动,将江彬余党一网打尽,一场威胁朱氏江山的叛乱被张太后彻底粉碎。
平定叛乱之后,新君还在路上,张太后即和杨廷和着手进行改革。她裁减宦官,查办贪官,把被江彬和太监刘瑾撤职的良臣官复原职,并任用贤才,减免灾区的赋税,在新君未上任的47天的时间里,实行了一系列新政,使国家顿时出现一派兴旺的局面。
处事果决的张太后(剧照)
新选定的皇帝朱厚熜,原打算以皇太子登基的礼仪迎接他,但是朱厚熜却拿起了架子,竟然拒不接受。张太后只好率领百官劝进,允其以天子之礼登基,他这才满意。按照张太后跟朝臣的约定,朱厚熜是继承的孝宗——武宗一系,他的生父生母当然不能享受太皇和太后的待遇。
但是新君朱厚熜对这样的安排却很有意见。他虽是个14岁的孩子,却颇有心计,他软磨硬缠,硬是把他的生父尊为兴献帝,生母尊为兴献后。继位不久,朱厚熜就对朝臣说:“朕有生母,又有祖母,今天的朝廷不是昨天的朝廷,慈寿太后(张太后)凭什么称尊至上?”
朱厚熜还把张太后实行的新政全部废除,并开始重用一些奸佞小人。张太后一手选定的皇帝,逐渐把张太后边缘化。张太后抑郁成疾,不久就在忧愤中死去。
明世宗朱厚熜
假如换了吕后和慈禧,断不至于一让再让,一忍再忍,让朱厚熜如此嚣张跋扈。要是吕后、慈禧,八个朱厚熜也不够她们换的。张太后以大局为重,善良仁慈,换来的是小人朱厚熜的得寸进尺,最后,张太后退无可退,只能眼睁睁看着朱厚熜大权独揽,并断送自己的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