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明朝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曾铣,一生精于率兵征战。作为一名常年驻守边疆的指挥官,曾铣对自己的军队规定了严格的军纪,善于洞察一兵一卒。蒙古部落河套一战,完美的诠释出曾铣将军的才干、智慧,更体现出了对国家的忠诚。

曾铣为国征战,不怕苦,更不怕献出生命。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将军,也难逃朝中嫉妒之人的恶掌。因而中了险恶之人精心策划的计谋中,惨遭冤杀,以为名将自此陨落。英雄不善言辩,惨遭杀害,家中眷属也落得凄凉之地,被流放至边疆。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一、抗蒙智勇双全

此话说来,还要从黄河流域的河套地区说起,自从早年间落入蒙古部落的虎口后,一直难以将其收腹。历经了百载的战火纷争,三朝的时间也没有被明朝收回来。

河套地区正处于蒙古与中原地区的交汇处,蒙古鞑靼部借助此地区优势,屯兵修建防御工事。不断扩大自己的军队,驻扎实力强健的精兵。强大的蒙古国,自从占领河套地区后,年年进犯边疆。曾铣这位伟大的将军,他优秀的指挥才能让他为明朝收复河套失地。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嘉靖二十五年,这一年的六月,内蒙古整顿兵力,招兵训练骁勇善战的十万骑兵,虎视眈眈的从河套地区出发,直攻宣府。像恶狼一般,又率兵西进,十万骑兵一路横扫来犯延安。明朝历年都是以步步守,修建防御墙为主。这次蒙古犯边,遇上了“铁骨”曾铣。

明朝的军事在当时面对蒙古的犯进呈衰败趋势,曾铣将军手中能征战沙场的战士仅有千人。蒙古精兵强将十万人,衰败的军事制度让曾铣将军无法一时间集结大军抵御劲敌。火烧眉毛之际,曾铣临危不乱,优秀的指挥才能如甘露水,善抚着将士们的心,信心倍增。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这第一战,他决定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中虚虚实实之策“以攻为守”。派出手下李珍敲山震虎,趁其不备,直攻塞外的马梁山。这一下,斩杀了蒙古将士百余的首级,蒙古兵慌了,不知敌人来势、数量。

虚虚实实让蒙古兵心里没底,这一仗,矛头戳到了他们的痛点,以为明朝军队要包抄塞外大营。怕被包饺子的蒙古兵马上撤军保护大营,停止犯进延安。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等到蒙古兵回来的时候,明军早早的就撤退回家去了。攻即为守,守亦为攻;虚亦为实,实亦为虚;黑即为白,白亦为黑。曾铣善于利用每一个法则,在这种险恶战争之下,一击扳回了局势,化被动为优势,向每一个人展现了自己的优秀军事指挥才能。

二、研制新武器

作为明朝将领的曾铣,他的过人之处在于深谙兵法韬略,能够洞悉战争走势,还有超前的思想。曾铣极为重视武器的研究,火器的制造。善于在战场中运用自主发明的战车和开花弹,从而克敌制胜。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说起这个战车,这个大家伙在当时的战争中能够一马平川。用火器克制内蒙骑兵,让敌人走投无路,打也打不得。这不算完,曾铣一生中最伟大的军事发明事什么呢

是他亲自带头研发的定时开花弹,他起名为“慢炮法”。曾铣利用敌人对漂亮的物品喜欢和好奇的心里,他把定时开花弹包装的特别华丽,五颜六色的包装。战场上的敌人,看到了如此漂亮的东西,以为捡到了宝贝,欢喜不已,一群人正围着研究,开花弹突然爆炸。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就是这么一个漂亮的玩意儿,炸到一大片,死的死,伤的伤。敌人惊恐万分的四散飞逃,气势低迷,气势大衰。后来的战役中,还诱骗敌人进入城中,用火炮、火器把敌人轰了个人仰马翻。

三、黑暗冷酷遭陷害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武器研发、士兵训练,并仔细分析局面,摸清敌我势态之后。这位满腔热血的良将曾铣向朝廷提议“收复河套”。率精兵强将6万,五十饷,水陆齐发,直奔蒙古河套兵营进发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此外还提议修建边疆城墙等战事防御系统。在朝中的呼声很高,朝中大臣鼎力支持。一切都是如此的顺利,这种有理想,有抱负的名将曾铣为收腹河套地区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不是盲目的不可取的建议。

就在这位将军满腔热血的一心为国收腹失地之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朝中斗争不已,掌权的皇帝又自私多疑,国库的银两入不敷出,国家粮库空虚。朝中大臣老谋深算,拉邦结拜,自得利益,怎么是这种忠肝义胆之人能打得过的斗争呢。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一次一次的收腹战争胜利之时,朝中补给粮饷短缺,饭都没得吃,战士们还怎么打仗?与此同时在朝堂之上首辅夏言和严嵩两人明争暗斗,势力相争,都想治对方于死地。

这位铮铮铁骨的曾铣大公无私,行事光明磊落。严嵩老谋深算,诬陷、捏造事实,把所谓的证据交给当朝皇帝。一个手握兵权的曾铣与天子的侍卫来往,这触碰到了皇帝与臣子的底线。明世宗忍无可忍之时,狱中的仇鸾又供认曾铣私吞军饷。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忠肝义胆之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曾铣没有为国捐躯而死,而是成为了朝廷斗争的牺牲品。在黑暗无边的政治舞台中,皇帝听信谗言,不信忠臣,最终被权力沦为了阶下囚。

这样一位为国干实事的曾铣,成为了那些见风使舵、斗争之人的牺牲品。这个丑恶的现象,让曾铣献出了生命。他的妻儿被流放千里,义士王环感激曾铣恩情千里护送。变卖家产一生保护他们,并发誓要为曾铣洗清冤屈。

明朝抗蒙名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何死后妻儿被流放边疆?

四、总结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嘉靖二十七年三月八,曾铣被冤杀。这位善于军事指挥、军事研发的爱国将士含冤离开,落了个悲惨结局。良才干将,征战沙场,无奈官场斗争冷酷黑暗。

妻子儿女被流放边疆,生前曾铣把妻儿托付给王环。王环随曾铣妻儿一路流放去边疆,一路保护着他们,一次身中八箭,险些有生命危险。王环一生都保护着良将曾铣妻儿,一代名将含冤而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