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1946年3月17日,军统局少将副局长戴笠殒命岱山困雨沟,当时从老蒋到小特务都乱作一团,不知道他是不是被对方捉了去。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毛人凤接受命令回到军统局本部,一大圈将官校官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表示了焦虑之情,但是一听要派人到危险的地方寻找,而且可能还要跳伞,大家马上闭嘴了。

沈醉在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中分析了当时高级特务们的心态:“奋斗了八年,好不容易盼到了抗战胜利,目前正是抢收日伪财产、大发横财的好机会,日后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只有缺心眼儿才会去送死。”

沈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下了决心:“要想得到更高的官位,要想得到更多的钱财,不冒些险是不行的!”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回忆录中写下这样的话,沈醉是自黑,也是自保,他要去搜救戴笠的真实原因,应该是前面的一段话:“在这关键时刻,我若不去寻找戴笠,咱们对得起他呢?我既不是浙江人,又不是黄埔学生,如果不是戴笠一手提拔,我这个初中尚未毕业的青年怎能爬到如此高位?人不能不讲良心啊!”

沈醉这两番话,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读者诸君心中想必是清楚的,他之所以要自黑,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功德林学员”要是表现出对戴笠的深厚感情,可能会晚出来几年,第二批特赦名单上就不会有沈醉二字了。

不管怎么说,在大家缩头缩脑的时候,沈醉站了出来,并且“感动”了毛人凤:“他紧握着我的手,仿佛怕我逃跑似的,对其余的人看也不看一眼,当即拉着我下楼,乘车去见老蒋。”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沈醉面见老蒋,受到了表扬和感谢,老蒋还破例亲自送到办公室门口,再次用力握手叮嘱,沈醉受宠若惊,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除了得到老蒋的重视,沈醉还赢得了军统唯一女少将姜毅英的友谊:“我如果不是女的,也会和沈处长(沈醉时任军统局本部总务处少将处长)一样自愿去的,即使死了,也有脸见戴先生,这比活着假装哭,要体面得多!”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特务想去搜救,看来他的人缘好像有些问题:这些将军们绝大多数都是他一手提拔出来的,但是关键时刻,除了沈醉和姜毅英,大家都做了缩头甲鱼。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从那一刻起,姜毅英把沈醉当成了值得信赖的朋友,后来沈醉被贬出局本部的时候,也只有姜毅英一人相送:沈醉无比落寞地到戴笠墓前告别,姜毅英默默无言,送了一程又一程,两辆轿车一前一后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沈醉两次停车劝返,姜毅英才调转车头,整个过程一言不发,深情厚谊尽在不言中——读者诸君不要误会,姜毅英跟沈醉绝无戴笠与蝴蝶那种关系,他们是纯粹的惺惺相惜。

多年以后,沈醉还对姜毅英感激不已:“虽然身处这个无情无义、只谋个人升官发财的环境里,毕竟还遇到了姜毅英这样人情味十足的人,在我失势之时她竟能如此,实在难得!(以上黑体字见于沈醉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沈醉知道军统(保密局)的大小特务都是无情无义之徒,也知道自己主动请缨搜救戴笠,获得了老蒋的信任和女少将的友谊,但却得罪了绝大多数高级特务:戴老板遇险,行动处的将校都往后缩,管后勤的总务处长和搞电讯的机要组组长(1942年军统译电科改为机要组,上校科长姜毅英晋升机要组少将组长)要跳伞搜救,这不是茶馆里招手——胡来吗?

多年以后,沈醉才知道自己那次胡来的后果很严重:在军统所有少将处长中,只有沈醉跟老蒋打交道的次数最多(曾任蒋宋夫妻保镖),这次主动请缨,又获得了加分,成了毛人凤潜在的竞争者,这就叫出头的椽子先烂,没过多久,毛人凤就以充实省站力量为名,把沈醉打发到云南去当了站长。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沈醉话说得漂亮,但心里却没把徐远举和周养浩太当回事儿:当时贵州站站长陈世贤是徐远举的老师,沈醉是徐远举周养浩的上级兼矛盾调停人,他们有事都是跨过西南区直接向局本部汇报,徐远举周养浩也比较知趣,从不以西南区的名义给陈世贤和沈醉下命令。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虽然在徐远举和周养浩在沈醉面前不敢嚣张,但是沈醉心里还是十分不舒服,所以云南起义之前,掌管机票的沈醉放走了很多人,却偏偏留下了徐远举和周养浩——在战犯管理所,周养浩差点一板凳打死沈醉,就是为了报这个仇。

不管怎么说,沈醉之所以被发配云南,就是因为毛人凤感受到了威胁:这个人从十九岁入行搞特工,在“搜救戴老板”一事上又获得了老蒋的信任,再发展下去,肯定会对局长宝座发起冲击。

戴笠失踪,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将想去搜救,这两个特务结局如何?

老蒋全线溃败,保密局本部的少将以上特务全都逃掉,而发配的云南的沈醉却没跑了,这也是毛人凤对沈醉这跟出头椽子的惩罚,而沈醉的好友姜毅英,在跟着毛人凤跑到海岛之后,也对保密局的黑暗无情彻底厌倦,干脆退役(保密局属于军队建制)去士林区雨声国民小学当了校长——那所学校就是为了纪念戴笠而成立的。

1996年,沈醉以起义将领的身份(1980年确认)病逝,终年82岁;2006年,姜毅英以98岁高龄安然辞世,比起1973年死于战犯管理所的徐远举和1990年客死他乡的周养浩,沈醉和姜毅英的结局还算完美,但不知他(她)们在临终之前,会不会为当年在别人默不作声的时候主动请缨搜救戴笠而后悔,是不知道他们当时犯了怎样的职场大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