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河出土四尊铁牛,虽过了1000年,但依旧崭新,专家难以解释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从第一个朝代夏开始,黄河就已经有人定居,从夏到金,几十个强大的王朝经济政治核心都汇聚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几千年的文明在此孕育而成,黄河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黄河出土四尊铁牛,虽过了1000年,但依旧崭新,专家难以解释

但有句话说得好,福祸相依,生生不息的黄河水哺育了亿万亩肥沃的良田之外,也是带来了严重的水灾,由于古代科学并不发达,难以疏通河流,往往都是用一些迷信的方法治理河水,比如常常听到的“河伯娶妻”,又或是为了治理黄河水打造了四尊铁牛。

在《易经》当中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古语有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古人制造铁牛是对泛滥的黄河水一种震慑,古人还讲究阴阳相对,在铸造铁牛的同时,还铸造了四个铁人,模仿北斗七星打造了七星铁柱。

黄河出土四尊铁牛,虽过了1000年,但依旧崭新,专家难以解释

四尊铁牛是在距离黄河口西岸2.8公里蒲津渡渡口遗址发现的,蒲津渡自从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历朝历代几乎都要在蒲津渡建造桥梁,在《春秋左传》就有:“昭公元年,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的记载。

《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 257年),初作河桥,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这里建造过浮桥,唐开元十三年(725年),蒲州一带经济快速发展,蒲州城是全国六大雄城之一。

黄河出土四尊铁牛,虽过了1000年,但依旧崭新,专家难以解释

蒲津渡的交通地位也更加显得重要,马车、行人络绎不绝,竹索连舟桥破败不堪,影响了蒲州城的发展,加上黄河水患不止,唐玄宗就下令将竹索连舟桥改为铁索桥,并且用铁牛镇压。

这四尊铁牛重量不一,最轻也有45吨,最重的达到了72吨,在《通典》《唐会要》当中都有记载,唐玄宗为建造铁牛,是倾尽了全国之力,数万人日夜不分铸造铁牛,但随着宋金战乱,蒲津渡被毁,四座铁牛被荒废了。

黄河出土四尊铁牛,虽过了1000年,但依旧崭新,专家难以解释

虽然明代先后四次重新利用铁牛建桥,但是到清代,黄河向西改道治理洪水,蒲津渡就彻底被废弃,铁牛沉没水中,在20世纪40年代,枯水季节时,过往行船还会遇到被牛角刮伤船底事件,六七十年代,就深陷黄河淤泥当中。

1998年才重新挖掘出土,但是这四尊铁牛在冲洗干净之后,并没有看到铁牛有氧化生锈的情况,一般来讲,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当中,数年甚至几个月就会生锈,而这铁牛和铁人历经千年依旧“崭新”,简直不可思议。

黄河出土四尊铁牛,虽过了1000年,但依旧崭新,专家难以解释

而专家更加犯难,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保护四尊铁牛,通过一致协商,最终决定就地保护,将铁牛从原地提升12.2米,在地表上恢复原貌,露天陈列。

黄河出土四尊铁牛,虽过了1000年,但依旧崭新,专家难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