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晋大将病死,敌军将士非但不庆祝,反而悲伤落泪,还为他建祠堂

在西晋时期,有这样一个将军,他病逝的消息传到敌方东吴阵营后,东吴前线的军士也都忍不住流下眼泪。东吴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个将军,特地在他生前喜欢游憩的岘山刻下石碑、建起庙宇,按照时节进行祭祀。这个将军就是羊祜。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出身于汉魏名门士族之家,往前数九代人,羊氏都有人出任二千石以上的官职。羊祜姐姐嫁给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而他本人迎娶的是曹魏皇室成员夏侯霸的女儿。羊祜青年时期,曹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正为争夺最高权力而角逐。羊祜与斗争双方都有姻亲关系,身处夹缝中,在形势尚未明朗前,他采取了回避态度,不选边站队。因此,他多次回绝州郡政府的征辟。

西晋大将病死,敌军将士非但不庆祝,反而悲伤落泪,还为他建祠堂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八岁的曹芳继位。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的明争暗斗趋于白热化。先是曹氏集团占上风,控制实权。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假装生病,闭门不出。而实际则在暗中布置,准备反攻。彼时羊祜判断曹爽虽然一时得势,但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所以仍旧拒绝出仕。果然,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了曹爽,夺取了军政大权。

司马昭掌权时期,羊祜再一次受到征辟。这次他接受了,被任命为中书侍郎等职务,后来逐步成为司马氏集团的重要成员。司马炎称帝后,羊祜再次受到封赏、升职。公元269年,司马炎调任羊祜为荆州诸军都督,镇守襄阳(湖北襄樊),准备平吴战事。在这里,羊祜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西晋大将病死,敌军将士非但不庆祝,反而悲伤落泪,还为他建祠堂

羊祜到任后,发现荆州防务问题重重,这里百姓生活不安定,军粮也不足。于是他下发命令,要求部下将领不得扰民,并采取开办学校、允许晋吴边民来往自由等措施消除边害。另外羊祜把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执行巡逻戍守任务,一部垦田。当年,全军垦田八百顷,年底收获的粮食足够十年军粮。羊祜的的举措得到司马炎认可。司马炎取消江北所有都督建制,让羊祜负责汉东江夏地区所有军队。

公元270年,东吴派陆抗负责荆州防务。陆抗也是很有能力的军事家。羊祜一边整军备战,一边请求朝廷整备水军,并推荐了老将王濬。泰始八年,东吴西陵守将叛变。陆抗立即派兵攻打西陵。司马炎命令羊祜救援西陵。结果羊祜救援失败,西陵被陆抗攻破。羊祜因此被贬为平南将军。

西晋大将病死,敌军将士非但不庆祝,反而悲伤落泪,还为他建祠堂

西陵救援失利后,羊祜意识到平吴战事不能操之过急。于是采取军事蚕食和提倡信义两方面策略。羊祜派兵占据了荆州以东的战略要地,先后建立五座城池,把石城以西的土地都纳入西晋的版图之中。在边界地区,对孙吴的百姓与军队讲究信义。每当发生军事冲突,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再说。有一次,部下从边界抓到吴军两位将领的孩子。他知道后,马上命令将孩子送回。羊祜经常释放被俘的敌将,对战死的吴人也厚礼殡敛,送交对方。行军路过吴国边境,如果晋军使用当地的粮草,他都要下属按数作价给予赔偿。打猎的时候,羊祜约束部下,不许超越边界线。凡是被吴人射杀的禽兽,他都送还对方。对于投奔西晋的吴军将领,羊祜更是格外优待。这一系列措施后,吴人对羊祜心悦诚服,都叫他“羊公”。

西晋大将病死,敌军将士非但不庆祝,反而悲伤落泪,还为他建祠堂

陆抗对羊祜这一套收买人心的措施,毫无办法,只好告诫部下说:“羊祜专门做好事,如果我们专门干不好的事,这不等于说,不用打仗,我们就让人家制服了吗?现在,我们只要守好边界就行了,千万不能光想占对方的小便宜。”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晋吴两国的荆州边线处于和平状态。

西晋大将病死,敌军将士非但不庆祝,反而悲伤落泪,还为他建祠堂

羊祜病逝前,屡次向晋武帝上书伐吴计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请求出战。然而晋武帝犹豫不决。后来羊祜病情加重,晋武帝才后悔不迭,要羊祜带病出征。羊祜此时却无力征战,便推荐了杜预接替自己。公元278年十一月,羊祜病逝,终年58岁。消息传到荆州地区,襄阳城集市上的人莫不痛哭流涕,谁也无心做生意,只好罢市。就连孙吴守边将士听到消息,也忍不住流下眼泪。当地的老百姓在羊祜生前喜欢游憩的岘山,刻下石碑,建起庙宇,按时节祭祀。由于人们一看见石碑就要落泪,所以这块碑又名“堕泪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