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原来孙权与曹操都做过这种事儿?聊《岳南大中华史》

作者:喜脉的世界

【1】曹操喜欢的是别人的东西

曹操爱人妻,一不小心把长子的命搞没了。

孙权是不是也爱人妻,史书里没写。但孙权与曹操有个共同的爱好是能确认的——挖宝!

挖宝嘛,就是挖坟嘛!

可能有人会好奇,不是说曹操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以官方名义大肆盗取汉墓,以其中陪葬的各种奇珍异宝用来补贴军饷,咋还有孙权的事儿?

原来孙权与曹操都做过这种事儿?聊《岳南大中华史》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关于曹操挖宝的各种事儿,史书上说是起源自汉代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但从后来曹操也未否认自己挖坟看,大抵还是有的。换个角度看,西汉崇尚厚葬,东汉虽然没西汉那么铺张,但达官显贵的墓葬之奢华还是颇为令人心动的。

有道是,金银财宝就埋在土里,不是今天的你挖,就是明天的他挖。

在汉末三国的乱世,争霸天下,不仅还有兵,还要有钱。军阀发不出军饷,军队也许分分钟就哗变。这就是现实。

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孙权也有挖坟掘墓的历史。

原来孙权与曹操都做过这种事儿?聊《岳南大中华史》

话说,那是孙权坐稳了江南最高权力的宝座后,准备为自己的亲爹孙坚在各地修祠堂(或者是庙)这种纪念性建筑。上有所好,下必逢迎,吴地的大小官员纷纷响应。

接着,就在今天广州附近官员在寻址兴建过程中,一不小心把南越国几个王公贵族的墓给找到了。

这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区域大概就是今天的两广。由于远离中原,南越国在乱世的夹缝中颇有世外桃源的意思。建国者是原来的南海郡尉赵佗,在他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实力稳步上升。

赵佗之后的继任者都不算太给力,再加上后来的汉武帝野心勃勃要“大一统”,南越国就在公元前111年正式并入汉朝版图。

虽然南越国国力后期衰微,但繁盛时期也是属于“不怎么差钱”,王公贵族自然也会遵循当时的墓葬风气,在墓穴里置入大量象征地位的陪葬品。

当时都是家族墓地,挖出一个往往就能挖出一堆,于是,广州地区的官员就把挖出的大小宝贝送到建康。孙权一见,就动了心思——这钱就在地下,不挖白不挖,挖了还能增强国力。

干!

在孙权的授意下,广州地区兴起了掘地三尺的风潮,南越国达官显贵们的墓地几乎都被挖了出来,但理论上埋藏财富最多的、开国之君赵佗的墓地没找到(至今也没找到)。

不管怎么说,孙权与曹操一样,就这样轻松发了一笔横财。

原来孙权与曹操都做过这种事儿?聊《岳南大中华史》

【2】宗教的存在意义

上述内容均均来自名为《岳南大中华史》(上下册)的书,关于这本书的综合评价我放在了最后。这里聊聊书中【第十章 法门之光】中关于佛教传播部分内容给我带来的思考。

我个人对佛教知之甚少,懵懂无知时还曾傻兮兮地捐过不少零钱。我长大了才意识到,对于个人根本不了解或者已经想明白原理的东西,就视为一种存在物,而不是奉为精神支柱。

关于佛教进入中国的过程(似乎)也比较传奇,与基督教(过去叫景教)不同,佛教最早是被东汉明帝“感梦求法”【进口】的。

故事大概是说,汉明帝有天梦见了金人,于是遣使天竺,西去寻访佛法。终于寻回两个西方僧人,一个叫迦叶摩腾(摄摩腾),一个叫竺法兰。他们抄写了一些佛经,用白马驮负,同归汉朝。

后来,迦叶摩腾(摄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了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四十二章经》。如果你看过《鹿鼎记》,对这个名字应该不会太陌生。

原来孙权与曹操都做过这种事儿?聊《岳南大中华史》

我个人是不太信什么“感梦求法”的传说,至于东汉引入外来宗教的原因,我推测大概是东汉统治阶级需要一种宗教信仰来让老百姓安分守己。但道家(道教)的思想(或主张)——常见的无为而治——显然不适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对比基督教和佛教,教义中都有现世从善来世转生(死后上天堂)等内容,甚至颇有一种【等价交换】的意思——现世的吃苦遭难,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

虽然一开始我很难理解宗教对人的精神影响,但想到现在各种感情骗子能让无数男女献身又丢钱,也就略窥一二。核心在于“让你相信”,你相信,你就会自我催眠。

当然,对于唐宋元明清的一部分古人(统治者)而言,他们选择弘扬宗教(不管是佛教、儒教还是道教),并不总是出于让老百姓“不闹事儿”的考虑,而是他们自己就有一种“宗教狂热”。

法门寺地宫和内藏的宝物,更像是唐末那种 “宗教狂热”下的衍生品。读唐史,尤其是唐僖宗、唐懿宗等人面对强大的藩镇不考虑振兴国力,而是祈求一种宗教庇护——如此,唐不亡那才见鬼了。

原来孙权与曹操都做过这种事儿?聊《岳南大中华史》

这里又想到【舍利】。

小时候,我还【真的】以为高僧的遗骨里会有各种“神器”!不过,后来意识到火化时应该不会有裸身被烧的。所以,所谓的【舍利】不就是“寿衣”内外(或者信徒们往火堆里扔进去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各种未被烧掉的东西嘛。

于是,一想到古代一群人对一些自认为的【信仰物】顶礼膜拜,也颇为幽默。

最近我看的另一本书是李普曼的《舆论》。里面关于舆论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观点,让我也更加理解宗教作为精神安慰剂的重要性。从某些财政观点看,宗教的存在甚至可以成为一种隐性的财政收入,尤其是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并轨时(比如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超能力”。

不过,为什么到了现代,全世界依旧有几十亿人对宗教有着不可动摇的信仰,甚至部分人有一种极端狂热。这说明,即使“上下五千年”,人性依旧没有改变。

对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而言,“民智未开”就意味着“财源广进”,披着宗教的外衣可以轻轻松松“扮猪吃老虎”。

有人需要一种信仰,有人则需要一种信仰赚钱,永恒的是利益,这就是宗教存在的意义之一。

原来孙权与曹操都做过这种事儿?聊《岳南大中华史》

【3】《岳南大中华史》阅读指北

首先,这本《岳南大中华史》的内容严格来说并不算新,因为作者岳南在十几年前曾出过一套《考古中国》(我记得自己曾经在图书馆还看过),《岳南大中华史》是将原来10本书的内容进行了精炼汇总,姑且算是精编版。

同时,各位读者可不要被《岳南大中华史》这个书名骗了,因为这上下册根本不是“通史”,只是十二个贯穿中国古代的考古故事,奉上目录以供参考——

第一章从猿到人——寻找“北京人”的故事第二章 亚细亚文明的早晨第三章 夏商周历史年代解密第四章三星堆传奇第五章破译《孙子兵法》第六章湮没的曾国之谜第七章大秦帝国兵马俑之谜第八章惊魂马王堆第九章南越国兴衰第十章法门之光第十一章明朝那些事儿第十二章寻找清东陵

十二个考古“故事”中,有些篇章与考古相关的内容较多,有些篇章与历史相关的内容较多(如【破译《孙子兵法》】,大段的内容是在说历史,而非竹简之事)。这就意味着,如果读者是冲着【考古挖掘】(盗墓)这个兴趣点去的,可能会有失望。

如果当做考古故事看(侧重于故事的有趣性,而非内容的专业性),可能总体观感会好上很多。同时,以我之见,这套书的叙事风格与岳南之前的那套《南渡北归》相似,宏观上的脉络是真实的,但微观上的对话等细节则有艺术上的加工。

总之,如果读者比较偏好【汗青堂】、【理想国】那种“硬核人文”系列,那么,这本更像是“故事会”的《岳南大中华史》绝对不对您的胃口。如果读者仅仅是对考古挖掘等【故事】比较感兴趣,希望了解每个文物发掘故事对应的史料,本套配了不少彩图的厚书还是值得在睡前一阅的。

谨祝阅读愉快!

原来孙权与曹操都做过这种事儿?聊《岳南大中华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