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甜而不腻,这是许多爱喝奶茶的朋友真实的体验。
听台湾歌手刘若英的歌,就有这种“甜而不腻”的感觉,因此,歌迷们干脆称刘若英为“奶茶”。
有人猜测,“奶茶”刘若英一定生长在一个温馨的文艺之家,否则,很难理解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优雅和知性从何而来。

事实上,“奶茶”从小生活在一个军人之家,她的父亲、叔叔、爷爷都是军人。
“奶茶”曾这样回忆她的爷爷:
“你问他最喜欢什么歌?他只知道《绿岛小夜曲》;你问他会唱什么歌?那他一定会说是《黄埔军校校歌》,而且脱口就能唱出来,一字不差。”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到了,“奶茶”的爷爷一定跟黄埔军校有关。
黄埔军校的大名如雷贯耳,而“奶茶”的爷爷刘咏尧则是出了大量将帅的黄埔一期生。
大多数人不知道刘咏尧这个名字,但是都知道他黄埔一期的一些同学,比如徐向前元帅、陈赓大将、左权将军、胡宗南将军等等。
1924年8月,刘咏尧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跟其他同学不同,“自古英雄出少年”,他那一年刚满15岁,在同期学生中,他的年龄最小。
刘咏尧是虚报了两岁才“蒙混过关”进了黄埔。
虽然年纪小,刘咏尧打起仗来可一点都不含糊,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刘咏尧参加了两次东征,16岁那一年就当上了敢死队长,很快就因功被提拔为营长。
刘咏尧随后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在那里,他跟左权将军又成为同班同学。
刘咏尧将军是国民党军内有名的儒将,他在政治宣传和军校教育上的能力有目共睹,备受瞩目。
因此,戴笠主持军统后,把刘咏尧将军“挖”去了军统政训处,成为戴笠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刘咏尧将军成为了“最佳替补队员”,哪里缺人就去哪里补缺,作战部队指挥官,后方军校校长,军工厂厂长,湖南大学教授,还当过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尽显全才本色。
1945年6月,刘咏尧被授予国民党陆军中将军衔。
1949年,内战正酣,国民党败局已定。
年底,刘咏尧将军从成都机场上了飞机,在离开大陆前,他刚跟小儿子刘纬武谈过话,希望他跟自己一起去台湾。
但是,刘纬武一口回绝了,没留半点商量余地。
无奈之下,刘咏尧将军给小儿子留下一长串人名:“中共的周公,他会记得我的;中共上层不少人是我留苏的同学;还有徐向前将军、陈赓将军,他们都是我黄埔的同学……”
刘咏尧将军告诉儿子:“日后你在大陆如有需要,可以找他们……”
在海峡彼岸的台湾,刘咏尧将军的大儿子刘纬文已经先期到达了高雄,刘纬文是随厦门海军军官学校迁去的台湾。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刘纬文就是刘若英的父亲。
好久以后,刘咏尧将军才打听到了小儿子刘纬武的消息。
广州解放半个月后,刘纬武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第四野战军15兵团44军132师。
几乎在同时,海峡对岸的刘纬文也从国民党海军军官学校毕业,加入了国民党海军部队。
一家两代三个军人,分属两个阵营,被一道海峡隔离了几十年。
刘咏尧将军当了一辈子兵,即使退役了,身上那股兵味儿一点没有丢。
就连疼孙女的方式,刘咏尧将军也别具一格。
刘若英记得,她小时候因为没好好上课,被老师打了手心,回到家后就到爷爷那儿去告状。
爷爷一拍桌子,大声叫道:“还反了天了,来人,把我的枪拿来!”
当然,把孙女哄开心了,将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根本不会动真格的。
疼爱归疼爱,刘咏尧将军对孙女的管束也会非常严格,在人生选择、交友社交等问题上,爷爷的“家规”如同“军规”,“奶茶”从来不敢触犯。
“儒将”爷爷学识渊博,知书达理,刘若英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奶茶”不止一次提到:“爷爷是我的第一个老师……”
对黄埔军校,刘咏尧怀有很深的情节,晚年时期,刘咏尧将军经常要孙女给他唱《黄埔军校校歌》,一边听,一边流眼泪。
“奶茶”成名后经常回祖国大陆演出,每次临行前,爷爷都会跟她唠叨这么几句话:“你去大陆不能光是图名图利,两岸的和平要靠你们年轻人啦,记得多做些好事。”
老人期望两岸和平,盼望中国统一之心溢于言表。
1998年8月22日,刘咏尧将军病逝于台湾,享年89岁。
刘咏尧将军没有等到中国统一的那一天,但愿这一天早一些到来,让当年背井离乡流落异乡的老兵们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