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东药品交易成绩单:集采效果明显,核酸检测砍到40元以下

广东药品交易成绩单:集采效果明显,核酸检测砍到40元以下

在集采常态化下,今年广东的药品交易呈现怎样的规模?

日前,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药品交易年会上,南都药企合规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记者了解到,广东省药交中心交出的今年最新药品交易“成绩单”。

数据显示,今年1到10月药品交易规模为589亿元,药品交易费用进一步节约;发起联盟带量集采,让部分集采续约药物进一步降价;核酸检测1年半时间内发起3次集采,单人检测费用均价从200元/人,砍到均价不到40元/人。

8年累计交易总金额超8000亿元

集采常态化采购费节约效应明显,交易金额或持续下降

据南都记者了解,广东省药交中心自2013年开始负责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营后,陆续实现药品、医用耗材、非免疫规划疫苗、中药饮片上线交易。截至2021年11月30日,广东省药交中心累计交易总金额超过8000亿元,交易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不过南都记者也注意到,随着国家带量集采的常态化,药物“一年两采”、医疗器械及耗材探索集采等,也让药品采购费用大幅下降。根据广东省药交中心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1至10月,广东药品交易成交金额为589亿元,此前的2019年及2020年分别为895亿元及743亿元,今年的交易金额有可能持续下降。

广东省药交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中心已落实广东参加国家五批集采218个药品的报量及挂网交易,以及参加国家冠脉支架集采,“五批国家集采药品和冠脉支架国家集采,每年可节约采购费用111.52亿元”。

从具体情况来看,以药品为例,统计数据显示,前五批国家带量集采在全国的规模累计约2200亿元,占全国亿元药品市场总额的25%,而具体到广东,集采的药物砍价后“省钱”的效应明显。

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董事长朱永胜在《2021 年广东省药品交易总体情况分析》的主题演讲中表示,目前国家带量采购品种,在广东的约定采购规模逐批扩大,以第三批、第四批和第五批集采为例,首年广东约定采购金额分别为3.6亿元、4.7亿元和5.2亿元,而年预计节约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4.4亿元、12.5亿元和19.8亿元。

除了国家集采外,目前广东正在以牵头联盟带量采购的模式对国家集采到期品种进行续标。在省医保局指导下,2020至2021年省药交中心成功组织5次省际联盟集团带量采购,涵盖冠脉球囊、人工晶状体、头孢氨苄药品等5大类20小类3052个医药产品,平均降幅63%,全省年节约采购费用35.7亿元。

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称,今年11月24日,我们顺利完成首批广东13省联盟阿莫西林等45个国家集采到期药品集团带量采购实施工作,在国家集采降价的基础上平均再降27.5%,最高降50%,中选产品降价成效显著,集采成果扩大到整个联盟区6亿多人群,按照联盟地区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首年节约采购费用8亿多元。

除了参与国家集采及以省级联盟集采进行探索外,南都记者还注意到,广东省药交中心还将公布省际联盟集采中成药、化学药采购文件,这也是首次把中成药纳入集采范围,实现药品采购主体全覆盖、品种全覆盖。

去年至今核酸检测试剂等开展联盟集采

单人份平均检测价降至不到40元,节约总费用近159亿元

除了药品和耗材外,广东省药交中心还披露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及耗材的采购数据。

据了解,为降低核酸检测费用,广东省药交中心从去年至今通过组建“超级团购”的模式,组织实施了3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配套耗材联盟带量采购。南都记者注意到,这种联盟带量采购威力“可见一斑”。

根据广东省药交中心披露数据显示,在3轮联盟带量采购后,核酸检测试剂带量采购的中选产品平均降幅81%,每人份均价由83元降至18元,今年4月再降到8.41元,最低5.38元;新冠核酸检测配套使用的采样管等,平均降幅达到79%,每人份均价从28.5元降至6.1元。这也使得广东省核酸检测价格,从最初的200多元降到单样本检测平均58元,混合样本检测平均12元。

南都记者发现,12月15日,广东省核酸检测费用价格再度下调,检测总费用由每人份均价58元降至均价33.2元,最高不超过40元;5样本、10样本混合检测价格由每人份12元统一降至8元。

广东省药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1年11月15日,疫情以来广东通过集采累计节约核酸检测采购费用158.6亿元,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大规模核酸检测等工作,为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在省医保局的指导支持下,成功将11省联盟采购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和耗材中选结果,辐射到19个省区(包括西藏、新疆),让广东联盟采购战果惠及老少边区。”上述负责人说。

南都记者 贝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