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梁启超的后代为何如此成功?看《梁启超家书》就知道了

有一些爱、一些情感、一些智慧,的确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由著名品牌策划人叶顶所编著的《一封家书》,集结了历代名人写给父母和子女的信件。横跨了三千余年,覆盖了历代名人的这几十封家书里,既有父母对子女无限的爱与充满智慧的训诫,又有子女对父母浓浓的牵挂与那些不为人知的柔软。

都知道,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那么,在他家书中对子女们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都有些什么内容呢?

梁启超的后代为何如此成功?看《梁启超家书》就知道了

梁启超,中国近代知名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算是赫赫有名的存在。作为一个教育家,通过“家书”给他们谈学问、聊人生,为其指点迷津,实为现代父母学习的榜样。

之前,父母与儿女的家书,估计和现代的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一般。除了家常“唠叨”和表达关爱(或者关心)之外,其实,无其他实质性的内容。然而,梁启超则做到了和孩子们畅谈人生,为他们总结过去,分析现状,为他们的未来指点迷津,和他们讨论时事变迁,国家大事,表达自己对于改变现状,又深感力有不及的无奈,更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爱国的好榜样。

最终,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儿女们都成为了近代中国有名的成功人士。抗日胜利前夕,梁启超的大儿子梁思成被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学”唯一院士;他的另一个儿子梁思永,因为,“主持大规模殷墟工作,发现和华北史前的文化次序有关的实证”等贡献,成为了“考古学”院士。

当时,中国一共有4亿多人口,总共才有81名院士,绝对可以说是“稀有动物”。梁启超的两个儿子一同当选,这在当时真是绝无仅有的。

梁启超的后代为何如此成功?看《梁启超家书》就知道了

可以说,梁思成、梁思永两兄弟,能取得如此成就,除去学校教学的成功,个人的努力,和他们的家庭教育,他们的父亲也是密不可分的。

梁启超给予孩子们的家庭教育,很大部分体现在他给儿女们写的书信和其它相关家书中。这些家书,早在《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中,有不少被刊登了出来。丁文江、赵丰田编的《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历来享有盛誉,被视为同类体裁著作中的经典之作。不过,刊登的大部分是节录、择录,没有办法拜读其全部内容。所以,这些年来,市面上也出了多本以《梁启超家书》作为书名的书籍。

譬如:1999年,张品兴编;2013年,林洙编等等。“梁启超家书”的最新整理,是最近出版的收集在《梁启超全集》里的“梁启超家书”,是由汤志钧整理,汤仁泽编注。“家书”主要内容来自《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1994年),并收录了《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中的一些书信。

其中,还收录了241封梁启超和他弟弟——梁启勋的来往信件。所谓“家书”,不过是父母的日常“念叨”和情感表述。而作为思想教育家,梁启超的家书,不仅表达了对儿女们的关心,爱护之情,更多的谈及“未来”,为儿女们的“现在”做分析,“未来”做指导……

梁启超的后代为何如此成功?看《梁启超家书》就知道了

都知道,梁思成曾经在美国学习建筑学,梁启超认为:“读万卷书”的同时,也应该“行万里路”,到欧洲“开开眼界”,这样才不会导致因为所学太过专业,而丧失了生活,交友的能力。在学好建筑学的同时,应该多点时间学习各种生活常识(包括文学,人文科学等等)。

可以说,梁启超是一个有想法,有教育理念,并且,有行动力的父亲,为了梁思成夫妇的欧洲行,梁启超不仅积极筹措经费,还亲自详细的帮助策划行程路线。为人父母,爱儿女是天性,也是能力,可以说,梁启超是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他的孩子们,筹划到了最好的教育资源。

当他的孩子们都留学美国,加拿大,只有小儿子(梁家人叫他“老白鼻”)还留在身边。梁启超在给国外读书的哥哥姐姐写信时,会详细的记录梁思礼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如:老白鼻“天天自己创造新歌曲”;老白鼻“专做韵文,隔几天便换一首,也没有人教他......”

梁启超的后代为何如此成功?看《梁启超家书》就知道了

家书是私人的,所以,它更能表现个人思想的变化和个人真实的想法。

梁启超与孩子们在“家书”里畅谈人生,讨论时事,为孩子指点迷津,同时,也会就时事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譬如:梁启超曾在家书里表示因为北伐战争,导致全国百姓惨遭杀伐的事件感到痛心。为此,他反对儿子回国,不愿儿子去参加北伐“冒险”。

甚至,面对这个情况,他每天内心都极度痛苦,又无力改变现状,想挣脱这种环境,又不愿置之不理。他厌恶政治生活,但是,如果完全避世,不理世事,又觉得对不起家国天下。这一时期,他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民国十六年阴历五月王国维自沉颐和园昆明湖,梁启超由天津赶至北京料理丧事。民国十七年著《辛稼轩年谱》,未竟。直到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九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梁启超的后代为何如此成功?看《梁启超家书》就知道了

中国人有写“家书”的习惯,比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就曾经出版多次,并有多个版本,销量一直都很可观。如今,“梁启超家书”进一步补充并丰富了“家书”的内容,成了中国“家书”传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家书总是充满着温度,在轻易间便能触动人最柔软的内心深处。当我们读到这一封封家书的时候,那文字间透露出的爱与温暖,是多么的让人动容。不管是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都是源于那一份血缘之情,而其中,更多的是那浓浓不舍的爱。

参考资料:

【《梁启超全集》、《梁启超家书》、《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