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自古以来社会的发展就离不开衣食住行,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也在这些方面上耗费心思,所要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必将以这几个点为切入点。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鼎盛的时期莫过于唐宋,唐朝时期的服装发展在古今都享有盛名,而其后的朝代更是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各自朝代的特色,宋朝的服饰正是最值得一说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著名的《绣花卤薄图记》中,一同揭晓宋元时期的服饰文化。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也是非比寻常的,众所周知虽然宋朝年间重文轻武,军事发展并不理想,但在经济上却蓬勃发展,甚至一度超过了繁华的大唐时期,从流传至今的各类文物的研究以及各种文献的记载中就可窥知一二。

话说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之后,就杯酒释兵权,在全国上下都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皇帝不看重军事,好似无所作为的昏君,但赵匡胤却又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究竟为何,其实还要归功于他在经济发展上的作为。宋朝的经济是空前绝后的,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得出大宋年间的经济繁荣程度。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从《绣花卤薄图记》来看宋朝的服装发展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宋朝的服装颇多讲究,早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赵匡胤登基后,很快就统一了当时的南方地区,结束了数十年的分割局面,也因此获得了很多物资,光是锦段彩帛就有几百万匹,当时为了宣扬国威,向天下展示国力,赵匡胤特意组建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仪仗队,两万多官兵拿着不同的武器,身着各式衣服,场面之恢弘实属罕见,为了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当时他还特命人依此绘制出了《绣衣薄图记》,这为后人研究宋朝的官服制度留下了众多依据,宋朝的服饰文化的发展也要从此说起。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宋朝的经济空前繁荣,因而在服饰上的讲究也颇多。当时的王公大臣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锦缎袍料,花色也根据品级有不同的划分,每到盛大的节日或是朝会,王公大臣们都必须根据当时的规定穿着得体的赴会,从此既可以看出宋朝对衣着的重视程度之深,亦可看出宋朝服装的讲究。

除了王公大臣外,更加重视服饰的当然还是皇室成员,尤其是宫廷中的皇后公主则更加奢侈。她们的服装不仅在衣料上严格要求,甚至在花纹图案上也非常讲究。皇后公主穿着的衣服经常可见真珠绣饰,头上的凤冠更是讲究用金翠珠玉做成各种花样,不仅美观,还彰显皇室的身份。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而寻常的贵族家眷穿着虽然没有唐朝时期那样华丽,却更加的清雅潇洒,这一点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也有深刻的体现。书中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不仅来自于人物的性格,还来自于不同人物的不同穿着特点,其中服饰颜色的作用也非常突出。且宋朝服饰在配色上也十分大胆,打破了唐朝时期青碧红蓝尾主色的特点,大量的运用起了粉紫、葱白、沉香等颜色。又因为当时规定清明扫墓必须身穿白色衣裙,所以在一时间又流行起了“孝装”,看上去素雅清新。

除了以上的人群外,宋朝服饰的多样性更多还体现在了乐妓身上。因为宋朝的经济繁荣,人们也更加懂得享受,不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寻常的富裕人家,都非常专注于举办各式宴会,而在宴会上必不可少的就是乐妓表演这一娱乐节目,动听的音乐加上绚烂的服饰,带给人别样的享受。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宋朝的绘画作品也描绘了大量关于宫廷宴会场面的描绘,从画中可以看出宫中的乐妓大多都是山花插头,身着极薄纱罗,充满了民间味,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宋朝更加重视实际精神,相比唐朝拖沓繁重的穿着来说,宋朝服饰更加注重衣着的用料,采用更加轻便的料子,不仅美观,行动也更加方便。

宋朝服饰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而因为宋朝的军事较为薄弱,当时在政治上并没有统一全国,所以在宋朝时期也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这一点在服饰上也都有体现。契丹、女真、羌族等都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以游牧为生,因此在生活习惯上也与中原有明显的差异,服饰文化特色也非常明显。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契丹、女真的服装特点也与其常年游牧、作战狩猎的传统相关,他们的服装多为小领圆袖,且衣服都比较短,最长也才到膝盖,脚长统靴,佩戴豹皮弓囊,这样的穿着更有利于他们在野外狩猎游牧。契丹男子通常都是披发,女真则剃掉了顶部的头发,把余发系成辫子垂到耳旁,后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才开始慢慢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但在款式却没有过多的讲究,主要的装饰多为前额一颗珠玉。

普通妇女大多身穿小袖斜领长衫,下脚齐踵,头上戴着金锦浑脱帽,身后垂下锦带,上面装饰二珠,佩戴的腰带下垂与衣服齐平。由于当时的契丹与女真辽金政权都设有南官,所以在服饰上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宋朝官服制度的影响。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宋朝服饰主要讲究实用性,其次才是纹绣装饰

从上述可以看出宋朝文化对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但也并不只是宋朝服饰给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带去了影响,当时少数民族的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宋人所采用。也正如上文所说,北方少数民族多以游牧为生,常年在野外狩猎,服装在纹饰上并没有过多的讲究,主要还是重视作用,身着繁重,拖沓的衣服不利用他们打猎作战。

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衣服大多比较轻便,精简,便于行动,正是这样的实用性吸引了宋人,很快这样的服饰也就在宋人之中慢慢流传开来。例如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等人身边的家将所着服饰除了腰袱部分以外,其余基本与金人差不多。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宋朝的服饰主要讲究实用性,其次才是纹绣装饰。

从宋朝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看其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而在当时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融合也多为现实要求,以生活实际为主要出发点,因而造成了齐膝小袖服装在当时的广为流传。当然除了将领为了作战方便而选择这类精简的服饰外,广大劳动人民也更加热衷于这类的服饰,在现今保留下来的各种画作中,都可以看得出当时的劳动人民身着齐膝小袖的服装。

关于衣料方面除了常见的锦以外,宋朝还运用了“紧丝”、“绒背”等罕见的材料,这些材料不论是在御寒保暖方面还是在色彩、质量方面,与之前相比都要更加先进且实用。

总而言之,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虽然军事方面存在欠缺,但在生活衣食住行方面却发展迅速,尤其是服饰文化上。不仅沿袭了之前服装的优势,且添加更多特色,形成了那个时期特有的服饰文化,不仅让服装的样式变得更加丰富,还在实用性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融合了各个地区的特色,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行动。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著

《红楼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