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层三点要求“施压”申花

作者:足球报
高层三点要求“施压”申花

记者贾岩峰报道 首战3球力克青岛,申花的表现赢得了认可,次战对阵沧州,他们被逼平,而且,优势并不明显,赛后,代理主帅毛毅军表示,球队整体速度没打出来,节奏也没提起来。

第二阶段开始前,保级组关注度最高的一场比赛,就是申花对青岛。赛前有传闻称申花将“暗助”青岛,但结果却是他们3比0取胜,自证“清白”,那么,他们的压力是否减小了呢?

据记者了解,对申花来说,压力从未消失,打沧州的压力,甚至大于青岛。此外,青岛输球当晚,主教练吴金贵辞职,又有传闻称是申花把吴指导打下课了,是这样吗?

先看数据,对阵青岛的比赛,申花传球数为489次,青岛264次,申花几乎是青岛的两倍;射门次数比更夸张,申花23次射门10次射正,青岛7次射门只有2次射正;控球率对比,申花是68.9%,青岛是31.1%;此外,申花传中24次,青岛队只有4次;30米区域内的传球次数,申花140次,青岛45次。

再看防守数据,申花抢断17次,青岛11次;申花犯规16次,青岛10次;申花解围14次,青岛29次。

从一系列数据对比来看,两队似乎不是一个级别,所以,3比0的比分并不夸张。

外界认为,由于申花没有拉青岛一把,直接导致吴金贵辞职。但记者调查后发现,在体育道德允许的范畴内,申花其实是“手下留情”了——按照约定,申花有权要求从己队租借的队员回避,考虑到青岛处境艰难,申花没有强行执行这一约定;此外,申花也没有派出最强阵容,给了年轻队员锻炼机会,除了王毅和汪海健,何龙海原本也是要出场的,但他意外受伤无缘出战。事实上,申花替补席上坐着很多经验更丰富的队员,他们如果出场,威胁性更大。

比赛中,申花体现出了更强的求胜欲望,青岛则相对逊色,吴金贵赛后的话很值得回味,“教练组对于调整球员,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赢下“最难”一战后,申花身上的担子应该可以卸下来了吧?答案是并不是,因为那场比赛其实成了一个参照标准,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申花都得这么去拼,才能彰显公平。

对阵沧州的比赛,申花没有进行大的调整,他们的目标也是要拿三分,但沧州和青岛最大的不同是,沧州直到最后时刻还能对申花的球门保持威胁,而青岛已经崩盘。

众所周知,申花在保级组中基本高枕无忧,哪怕一场不赢,也不会降级,可以“闭着眼睛踢”。但在首战开始前,俱乐部高层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申花要有清楚的定位和大局意识,那就是,尽管不担心自己的保级前景,但表现将极大影响保级组的形势,所以,申花不能因为自己的表现带来不必要的风波和影响,每一场都要严肃对待,不管对手是谁,每一场比赛都要全力争胜,打出最好的自己;其次,老队员要带好年轻队员,锻炼新人势在必行,老队员不要有太多想法和意见;第三,在第二阶段比赛中,所有人都有出场机会,具体表现决定来年球员去留,每个人都要对球队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对此,队员们都感觉到了一丝紧张的气氛,所以,也就有了压力,“踢球得负责任,对自己,对整个保级组,对整个联赛都要负责任。”

对阵沧州的比赛,申花没有松懈,虽然未能连胜,但从比赛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是尽力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