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古代,往往将年轻漂亮的女人称之为“红颜祸水”,认为所有的坏事都是女人干的,历史上第一个蒙受如此污名的女人不是别人,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元妃妹(读“末”)喜,西汉刘向编纂的《列女传·孽嬖传》当中有云:妹喜者,夏桀之妃也。美于色,薄于德,乱无道。

什么意思?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夏桀的元妃妺喜,虽然漂亮,却没有德行,夏朝的江山就是她弄坏的,妹喜之美,有人称她:貌如芙蓉,美态自然。这样的女人自然人见人爱,夏桀喜欢她也无可厚非,但她为什么要弄坏夏朝的江山呢?

《国语·晋语一》又曰: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妹喜仗着夏桀的宠爱,与商汤“第一名相”伊尹相互勾结,一起灭亡夏国,根据这段记载,后世有人将她称之为史上第一间谍,可问题是,妹喜为什么要跟伊尹勾结,为什么要灭亡夏国,综合诸多古籍,拨开历史迷雾,我们就会发现,妹喜灭夏,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简单,中间还有一个委婉而心酸的故事。

一:出嫁

妹喜一生只有一个男人,夏桀,而她之所以嫁给夏桀,《国语·晋语一》记载:昔夏桀伐有施,有施氏以妹喜女焉。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山东蒙阴地方有个小国,号曰有施国,虽然以国命名,但实际并非真正的国,不过一个不足百里方圆的小部落,就这么个小部落,也敢不听夏朝的话,让夏桀非常生气,非常生气怎么办?

亲自率兵征伐,有施氏抵敌不过,万般无奈,献出妹喜,以平息夏桀的怒火。妹喜就这样出现在夏桀面前,因为漂亮的缘故,致使夏桀满腔怒火烟消云散,当即带至夏邑夏邑斟鄩(河南偃师),册封为元妃,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妹喜就这样嫁给夏桀,有人根据这段经历,认为夏桀差点亡了有施,妹喜身怀国仇家恨,因此,从此刻起就存心报复,然而。

“婚”起初作“昏”,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礼记·昏义·疏》当中说:男以昏时迎女。这便是“婚”的由来,言下之意是,男子一般在晚上娶妻,为什么要晚上娶妻?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周易·屯·古谣歌》当中就记载了上古的婚俗,曰: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马匹徘徊不前,到底为了什么,不是因为遇上匪寇,而是有人前来抢亲。原来上古部落之间有抢亲的风俗,称之为“掠婚制”,男子晚上娶妻,就是为了防备抢亲,一项风俗影响如此深远,都能跟“礼”挂上关系,可见当时抢亲是司空见惯的事,很多女人都是这样出嫁,妹喜怎么会恨夏桀呢,况且,有施并没有灭亡。

婚后夏桀对妹喜是很好的,遇到这样的男人,一颗石头也会被慢慢焐热,但,妹喜并不是石头,嫁给夏桀之初,她还是非常幸福的。

二:甜蜜的爱情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西汉皇普谧之《帝王世纪》中记载:(夏桀)为琼室瑶台,金柱三千,始以瓦为屋,以望云雨,大进侏儒倡优,为烂漫之乐,设奇伟之戏,纵靡靡之声,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常置妹喜于膝上,妹喜好闻裂缯之声,桀为发裂缯,以顺适其意。

西汉刘向之《列女传·孽嬖传》也说: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妹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其头而饮之于酒池,醉而溺死者,妹喜笑之,以为乐。

综合上述记载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妹喜婚后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刚到王宫不久,就向夏桀王抱怨,自己居住的宫殿又小又旧,住着很不舒服,本来也只是随便说说,可夏桀却上了心,就大兴土木,改建宫殿,并给起了个很好的名字,唤作倾宫,言下之意估摸着有夸赞妹喜是倾世绝颜的意思。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妹喜打小就有个梦想,想看到人们在很大的酒池子里划船、喝酒,夏桀王实现了她的这个愿望,真的开凿了规模很大的酒池,从全国征调三千个特能喝的人在酒池中划船、喝酒,供妹喜观看;

妹喜喜欢男扮女装,夏桀王就满足了她的要求,让她穿上男装抱在膝头,和大臣一齐讨论国事。

从中可以看出,夏桀真是将妹喜爱到了骨子里,女人,都有点小脾气,在这样的爱护下,妹喜对夏桀越来越是依赖,以至于逐渐不能自拔,于是呢,她人生的悲剧就开始了。

三:爱一人,恨一生

当女人把人生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时,结果会是怎样呢?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竹书纪年》上说:三年,筑倾宫。根据这段记载推断,妹喜进宫当在夏桀三年之前,如此幸福的生活只过了十一年之后,夏桀变了,变得让妹喜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难以接受。

十四年……癸命扁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女无子焉,斫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妹喜,于倾宫饰瑶台居之。

夏桀十四年,又有岷山不听话,夏桀命扁帅师讨伐,岷山氏力不能支,献上两个美女琬和琰,琬和琰比妹喜年轻,比妹喜漂亮。

古语有云:以色事他人,安能得长久。十多年下来,妹喜的脾气,妹喜的面庞,夏桀都已经看惯了,厌倦了,如今有了新的美女,立刻移情别爱,并“弃其元妃于洛”,任由妹喜孤零零的居住在承载了许多欢乐的倾宫。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只闻新人笑,谁见旧人哭”,对妹喜而言,向来百依百顺的丈夫突然爱上别的女人,她的天全塌了,在经历了多少“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这样可怜的日子之后,妹喜的心中燃起嫉妒之火,并越来越难以自制:你已经对不起我,那也就别怪我对不起你了。

爱到极处便成了恨,一生切骨铭心的恨,这时候便想起报复,报复薄情寡义的夏桀,可她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女子想报复强大的君王,谁听到都是个笑话,因此正在妹喜踌躇无措的时候,仿佛天从人愿似的,机会来了,什么机会?

《竹书纪年》上说:十七年,商使伊尹来朝。

此时因为夏桀的荒淫无道,早已引起各部族的不满,这些部族中有个商族人建立的商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大夏的佼佼者,他的名字叫商汤,夏桀十七年的时候,商汤派遣手下,史上有“第一名相”之称的伊尹来到斟鄩。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当然,关于伊尹到斟鄩,另一种说法是伊尹故意叛商,以取得夏桀信任,但不管怎么说,伊尹到斟鄩,都是有极为阴险的目的,因此,到斟鄩后大肆挥霍金钱,结交权贵,一来二去,这个奇怪的人就传到妹喜耳中。

妹喜不傻,商族和大夏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这时候商汤重要的辅臣滞留斟鄩不归,而且还四处活动,他难道真的没什么目的吗?

史上第一个间谍是夏朝第五任君王少康麾下大将女艾,当年少康讨伐寒浞,就是女艾潜入寒国,刺探军情,都是夏朝的事,那点把戏仔细一想就能想个明白,于是妹喜主动联系伊尹,并泄露一些重要的情报。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伊尹大喜过望,赶紧报告给商汤。商汤因此做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部署,俩人就这样一直联系,到夏桀三十一年,妹喜用了十四年的时间,终于将夏给灭了,夏朝灭亡之后她的命运如何,难道她真要置夏桀于死地才甘心吗?

四:桀,我们一起逃亡吧

没人知道十四年时间,她是怎么想的,唯一可以知道的是,当商汤灭夏之后,妹喜就深深的后悔了。

《淮南子》当中说:汤败桀于历山,与妹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类似的记载《史记》、《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列女传》等古籍当中都有,说法略有不同,但综合下来,可以得出这样的故事。

当商汤攻打斟鄩的时候,夏桀已成了孤家寡人,婉和琰也不知逃到了哪里,妹喜看到丈夫如此可怜,满腔恨意立刻化为乌有,走到夏桀的身边,平静的说:“桀,我们一起逃亡吧。”

爱一人,恨一生,最后却在爱人穷困陌路之时,选择与他一起饿死

夏桀感激的看了看她,便和她一起带着残余部队逃到了位于河南封丘的鸣条,商汤很快追杀过来,夏桀兵败被俘,妹喜也跟着一起做了俘虏,商汤也很喜欢妹喜的美色,甚至准备娶了妹喜,但妹喜却坚定的表示,要陪着自己已经孤苦伶仃的丈夫,伊尹这时候也想起些妹喜的好处,于是帮她说了几句好话,大意无非就是:妹喜是红颜祸水,大王娶了她一定会有灾祸。

商汤看看夏桀王的下场,心里的确也有些害怕,于是答应了妹喜的要求,把她和夏桀王一齐囚禁在鸣条。

夏桀在鸣条过得很是凄苦,于是再次打算逃亡,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妹喜时,妹喜就像夏桀当年对她百依百顺一样,答应了丈夫的要求。

陪着夏桀偷偷跑到颖水河边,划着船跑到安徽巢湖,并在巢湖的有巢之山过起了野人的生活,最终双双饿死,走完了矛盾的一生。

爱一人,恨一生,固然是妹喜之过,可她在爱人兵败山倒,穷困陌路之时,却选择与他一起逃亡,一起饿死,我想,夏桀最后一定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竹书纪年》、《史记》、《列女传》、《淮南子》、《帝王世纪》、《中国婚姻史》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