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清朝铁轨,每一根都是二级文物,至今没有铁锈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铁已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但却鲜少有人了解我国铁路的发展史,其实早在1881年,我国的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就通车了,这条铁路便是光绪年间修建的唐胥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自此改变了中国交通的发展方向。

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清朝铁轨,每一根都是二级文物,至今没有铁锈

清政府统治期间,中国共开发了数十条铁路,有的是朝廷修建的,也有一些是西方列强为了方便资源输出而修建的。而如今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年的很多铁路都已经替换为了高铁铁路,仅有一小部分清朝的铁路还在通车,最典型的便是宝成铁路,这段铁路沿着嘉陵江横贯了南北。尽管这条铁路仍然通车,但是平日里列车数却十分少,因此不少市民喜欢在饭后来到附近散步。

2015年,一位在嘉陵江大桥上附近散步的市民偶然间发现附近的铁轨上竟然刻了许多小字,他凑近一看,上面依稀能够看出“1902汉阳铁厂造”、“M.C.-1906-A.T”、“COCKERLL-1908-AT”字样,如果这些字样是真的,那么这段历经了一百多年风雨的铁轨意义非同一般,它不仅作为通车的路线,更是一段见证了百年中国交通史的珍贵文物。这位市民发现这段不同寻常的铁轨后,立即联系了文物部门。

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清朝铁轨,每一根都是二级文物,至今没有铁锈

当文物部门的专家实地考察后发现,嘉陵江大桥上的一部分铁轨,确实来自于昔日的汉阳钢铁厂,但由于宝成铁路建于1956年,但汉阳钢铁厂却在1924年便破产了,从时间上来说完全对不上,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它的由来几乎难以查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专家们初步推测,宝成铁路在初建时,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物资匮乏,发展还比较落后,因此使用一些过去留下的完好设备也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清朝铁轨,每一根都是二级文物,至今没有铁锈

虽然这些铁轨已经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但是整体色泽偏深灰,几乎找不到锈迹,质量看上去似乎要比现代铁轨还要好,而这些优点就不得不提及它的产出地“汉阳钢铁厂”了。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便开始响应“师夷技长以制夷”的口号,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汉阳钢铁厂便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它在张之洞的主持下始建于1891年,直到1894年才正式建成并运营,是我国第一座钢铁企业,也是中国钢铁工业开始发展的标志,当时几乎来自全国各地的钢铁皆产出于此处。

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清朝铁轨,每一根都是二级文物,至今没有铁锈

但好景不长,汉阳钢铁厂的投资巨大,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走向衰败,而汉阳钢铁厂因为计划不周密,又陷入生产困境,当时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亚洲几乎没人懂得钢铁是如何炼制的,为了解决材料和设备等一系列难题,1898年,张之洞不得已向德国及日本求贷,才总算为中国生产出一批批高质量的钢材。

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支撑多久。随着清政府的灭亡,加之其他民营企业与外国企业的挤压,汉阳铁厂最终还是走向了末日,于1924年破产,在它运营的这30年间,全国的长达三千多里的铁轨都是由汉阳钢铁厂产出。

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清朝铁轨,每一根都是二级文物,至今没有铁锈

如今在博物馆能见到的汉阳钢铁厂最早产出的铁轨生产日期是1899年。此前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也收藏了一根1902年汉阳钢铁厂生产的铁轨,这跟铁轨被列为二级文物,而在嘉陵江大桥上发现的铁轨应该与这一根属于同批产品,因此对于考古学家们而言,也具有十分高的研究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