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隋代著名廉吏梁毗面对贿赂者仅用一高招就轻松解决

梁姓渊源流长,梁氏家族人才辈出,几千年来和其他各姓一样,为繁衍后代和创造文明,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风云人物。他们的伟绩和为人以及文化遗产,值得世代相传。为让更多人了解梁氏文化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梁氏名人故事转述出来以飨读者。

隋代著名廉吏梁毗面对贿赂者仅用一高招就轻松解决

隋朝西宁州(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区,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现在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在这里,古“蜀身毒道”、“灵关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北达巴蜀、中原,南通边陲、外邦,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西宁州当时为蛮荒之地,民众风化不足,人不崇德义,却专慕金财。特别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之间流行收藏黄金的习惯,人们都以黄金多少论富贵,族落之间经常为争夺黄金无休止地发生械斗,谁黄金多就攻打谁,谁都想更多地占有黄金,成为最富贵之人。经常性的械斗导致当地社会治安恶化,械斗双方死伤惨重。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休,大批汉民沿着“南方丝绸之路”进入西宁州境内,为了站稳脚跟,部分迁来的汉民不得不依附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也被动地加入到部落之间的械斗中,客观上又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西宁州出现了动荡的局面。

隋朝建立后,为治西宁,隋文帝杨坚要求大臣们推荐一名得力官员出任西宁州主官。可是当时拥护杨坚代周立隋的权贵们正忙于抢占肥沃的地方,谁都不愿意去偏远的西宁州任职。到了后来,因弹劾权臣杨素被治罪而刚刚出狱的梁毗就被推荐到了隋文帝杨坚面前。隋文帝杨坚明白这是杨素对梁毗的报复,想借此机会把他驱除出京城权力中心。杨坚虽然治罪梁毗,但内心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但基于西宁州当时复杂的局面,杨坚经过一番考量后,仍然采纳杨素的意见外放梁毗为西宁州刺史。没想到,隋文帝杨坚的这一任命,却造就了一位风骨不输东汉陆绩的廉吏、能吏。梁毗也因此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清官。

梁毗出自著名的安定乌氏梁氏。他的祖父梁开深受北魏孝文帝重用,被任命为安定梁氏祖居地泾州(汉代安定郡,今甘肃泾川县一带)刺史,后又出任洛州、豫州刺史,被封为合阳公。父亲梁秩先后出任沧州、兖州刺史。梁毗生于官宦世家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生性直率,广学博览,北周武帝时被荐举为明经生,并逐步升迁到掌管朝廷宣布刑法禁令的布宪下大夫。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梁毗在平定北齐的战争中曾任行军总管长史,攻克并州时立下战功,此后屡次升迁。杨坚建立隋朝后,梁毗进爵为邯郸县侯,历任治书侍御史等。隋文帝开皇初,梁毗先后任御史及京师长官等职,他处理事务直道而行、无所回避,为维护国家利益,触犯权贵在所不惜。他曾因弹劾权臣刘昉、杨素等被隋文帝治罪入狱,但他大义凛然、处处以江山社稷为重的赤诚之心,又让隋文帝非常感动,最后将其释放。

梁毗到了西宁州并不急着报到上任,而是与随行以商人的身份进行了微服私访,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各种民族矛盾,并重点对少数民族各部落间的争金械斗情况进行了摸排,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拟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梁毗到州府上任的第一条政令就是贴出文告禁止械斗,但没有效果。各部落头领们都以为这只不过又是一个爱财的官员为贪财而耍的手段而已,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他们争相向梁毗赠送当地的特产黄金。对此,梁毗不动声色地全部接收下来,几天时间,就收了很多黄金。

有一天,梁毗设宴款待各部落头领。酒过三巡,梁毗叫人把大家送来的黄金端出来放在桌上,忽然对着金子大哭起来:“这个东西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你们为了它打来打去,让多少生灵惨遭不幸。现在你们把这个东西送给我,一旦多了起来,你们是不是也要来打我,把我杀了呢?”大家连忙说哪敢啊,送黄金给您纯属一片好意,没别的意思哦。梁毗又问:“那你们为什么又为它互相厮杀呢?”各部落头领都不说话了,羞愧难当。梁毗把每个人赠送的黄金放到他们面前说:“我不要黄金,你们带回去吧。”

各部落头领面对这个“不爱财”的父母官,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此,“蛮夷感悟,遂不相攻,边民以安”。梁毗在西宁州刺史任上,清正廉洁,形成风气。人们不再为自己占有黄金的多寡与荣辱去争斗,社会安宁。梁毗用“哭金”的办法,有效地维护了地方的安定团结。“梁毗哭金”也成为历史上为官清正廉洁、执法大公无私的代名词。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之所以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金银财宝送给你,是因为看中了你手中的权力,是因为将来有求于你。如果今天自己贪图这些贿赂,明日失去的便是可贵的自由甚至宝贵的生命。所以面对贿赂者,为官者只要像梁毗一样,能清醒地认识到诱惑带着“想杀死我”的危害性,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严以律己,将“拒绝”上升到一种洁身自好的高度,就一定能明辨是非对错,真正把诱惑彻底挡着门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