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本期目录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1

沉积后改造对铁、钼氧化还原指标的影响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沉积岩中的活性与非活性铁组分比值,自生钼含量(Moauth)和钼同位素组成(δ98Moauth)是重建古海洋氧化状态的常用地球化学指标。这些指标已在现代海洋的含氧及静海环境中得到验证。然而同沉积和沉积后过程可能会导致这些指标的氧化信号被改造或产生歧义,从而影响古海洋重建的可靠性。该研究报道了从加利福尼亚湾和秘鲁边缘两个最小含氧带的现代富有机质沉积物中采集的新数据。结果表明钼元素在沉积不久后会通过与有机碎屑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氢(H2S)发生反应而被完全固定下来。因此,任何在更深层沉积物中产生的硫化氢(例如与缺氧甲烷氧化有关的硫酸盐还原)会记录原始沉积时未受改造的钼含量及钼同位素组成。相反,铁元素形态数据表明持续暴露在硫化氢环境中的含铁矿物发生了持续的黄铁矿化。重要的是,与氧化物和碳酸盐结合的铁(高活性铁)以及低活性铁(比如层状硅酸盐中的铁)都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经历了黄铁矿化,从而形成的铁元素相关指标会错误地指示含铁或者静海环境。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文献来源:

Geology (2021) 49 (12): 1411–1415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30/G49291.1

译者:

CUGB/MQU@SH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2

超级喷发释放大量溴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溴是量化火山挥发分的关键卤族元素,但是由于溴的含量很低导致其难以被测量分析,这妨碍了我们理解溴在火山喷发中的行为以及扮演何种角色。该研究提供了一个熔体包裹体和基质玻璃中溴、氯、氟含量的新数据集,样品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两个破火山口Toledo-Valles caldera,均为流纹岩超级喷发形成。该研究发现,在喷发之前溴和氯从气体饱和的岩浆进入独立的流体相,研究团队进一步计算了流体相中卤族元素的含量。该研究表明,超级喷发期间,岩浆喷发造成的脱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流体相就是释放卤族元素最主要的源。流体相一旦爆发,释放的大量溴和氯会对大气化学产生强烈影响。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16–1420

https://doi.org/10.1130/G49114.1

南京大学@月球上的人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3

火山玻璃和撞击玻璃的区分—以哥伦比亚Cali玻璃为例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天然玻璃存在于地球上不同的地质环境中,主要表现为火山玻璃,雷击石以及撞击玻璃。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并含有不同比例的杂质(尤其是碱金属),且由于它们的形成方式不同,对应的含水量也不同。区分不同类型的玻璃,在地球、月球,或是其他的行星体上,都是一个挑战。对于撞击成因和火山成因的玻璃尤是如此。因为天然玻璃经常被用来测定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使脱离地质背景,也可用于得出压力和温度的约束条件,或者用来评估岩浆及其源区的挥发性成分,所以需要可以明确区分不同类型的玻璃的方法。该研究团队以在哥伦比亚西部卡利市附近的一个扩展区发现的卡利玻璃为例(该玻璃之前被认为是撞击或火山成因),证明使用结合宏观观察、化学和同位素数据以及H2O含量多方法手段,有可能区分出这些玻璃的形成模式。该研究使用电子探针、仪器中子活化分析、热电离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一组Cali玻璃样品,从而能够明确排除撞击成因,并将这些玻璃归类为流纹岩火山玻璃(黑曜石)。该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声称是撞击成因但又无法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的“异常玻璃事件”,应使用与该研究相同的方法重新验证其具体成因。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21–1425

https://doi.org/10.1130/G48925.1

NIT@戴云龙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4

边缘活化中一个难以捉摸的阶段性快照——以北伊比利亚地壳根的不均一性为例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在全球范围内,地壳根主要在碰撞带中被识别出来。地下的地壳根通常与山脉系统的顶峰互为镜像,巧妙地体现了地壳均衡的概念。伊比利亚北部崎岖的地形是由于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间与欧洲板块汇合形成比利牛斯-坎塔布里亚山脉的结果。从东到西,该山脉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比利牛斯山脉、巴斯克坎塔布里亚地区和坎塔布里亚山脉。20世纪80年代对比利牛斯山根部的识别以及20世纪90年代在坎塔布里亚山脉下观察到类似的几何形状,让目前认为“地壳增厚是一种连续特征”的观点成为可能,该地区的地壳结构被解释为伊比利亚地壳向北俯冲的结果。最近裂谷系统的发展为该地区提供了复杂的裂谷模板,并且基于二维重建的不同观点导致了对该地区下地壳演化的争论。莫霍面地形研究可以为这些争议提供重要的地球物理约束。该研究使用两种不同的数据集和技术,呈现了迄今为止最准确的莫霍面,证明了存在整个造山带的突变。汇聚前超扩张边缘的复杂性构成了当前莫霍地形的基础,并最终转化体现为北伊比利亚地区的非均一造山模式。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26-1430

https://doi.org/10.1130/G49341.1

中国地质科学院@郭东海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5

印度洋Saya de Malha地区洋流和海平面控制热带浅滩环境中浅海碳酸盐生产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碳酸盐台地主要由热带地区光照充足水域中的浅水珊瑚建造。印度洋Saya de Malha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碳酸盐台地之一,南赤道流从这里穿过。这里的珊瑚礁均没有露出海平面,在中等光强或弱光强的环境中生长。最新的地质和海洋资料记录了Saya de Malha海岸的演化历史和环境特征,并阐释了决定该区域独特环境形成的因素。研究区珊瑚的生长不受营养盐限制。新近纪晚期,随着南赤道洋流的移动,珊瑚礁类型逐渐从环型珊瑚礁转换为易被洋流影响的在中等透光层生长的珊瑚。因此,洋流活动和海平面波动可能共同控制着现代碳酸盐台地的建造。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31-1435

https://doi.org/10.1130/G49090.1

NJU@哈哈宇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6

弧形造山带、弧后盆地和仰冲带源于不规则的陆缘碰撞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大陆碰撞一般会卷入高度弯曲的被动板块边缘,导致在海沟后撤过程中出现穿时的大陆俯冲(图1c)。这种俯冲系统形成于大陆初始碰撞之后,可能具有弧后伸展和蛇绿岩仰冲带的特征。现代的例子包括阿尔伯兰弧(Alboran arc)和班达弧(Banda arc)。古代的例子包括加拿大的纽芬兰(Newfoundland)和挪威的加里东造山带(Caledonides)。虽然普遍存在外力或先存薄弱区,但该团队认为,蛇绿岩仰冲带同样可以由碰撞过程中集中的内部应力引起。该研究通过建立三维热力学模型(图2),模拟不规则的陆缘碰撞,并利用所产生的应力场变化来解释地质过程的演化结果。研究结果解释了在大陆碰撞发生时张性应力是如何在局部仰冲板块上出现的。这种张性应力使仰冲板块变薄,且可能发育弧后伸展盆地。之后碰撞沿着整个海沟迅速传递,使得弧后伸展盆地中心应力反转为挤压应力,蛇绿岩仰冲并挤压上盘板块(图3)。这些模型揭示出不规则陆缘的俯冲是怎样形成平面上弧形的造山带的。这种机制解释了在大陆碰撞过程中,从一个特定的初始边缘形状陆缘是可以自然地演化出弧后大洋岩石圈的仰冲带的。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36–1440

https://doi.org/10.1130/G48919.1

耶拿大学@张艺琼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7

泥质沉积揭示斜坡的进积过程以及新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的沉积记录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美国东部大西洋中部沿海平原保存了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及相应的高分辨率的碳同位素负漂(CIE)的沉积记录,但不同剖面的保存情况差异很大。该团队借助新泽西沿海平原PETM时期形成的斜坡剖面(厚度可达15m)建立了一个跨陆架的PETM时期的沉积模型来解释不同剖面记录的差异。由于PETM事件伴随着快速的环境变化,因此,该研究认为细粒沉积物输送通量的增加导致了PETM时期相对较厚的沉积物的沉积。在生物地层学的基础上,该研究通过δ13Cbulk、CaCO3的含量及>63μm的颗粒物比例的数据将不同的古斜坡剖面进行对比。在新泽西州梅德福地区,斜坡剖面上部的岩芯记录PETM的开始过程及CIE早期阶段;中部地区(米尔维尔的威尔逊湖)记录了CIE的主体部分;下部的巴斯河地区的岩芯记录了CIE的折返过程。该研究认为这种模式反映了斜坡前积层通过泥流横跨古陆架的进积过程,这同现代有着大量泥沙沉积物补给的河流及其相邻的泥质大陆架的沉积模式一样(如巴西亚马逊河、印度尼西亚马哈坎河及缅甸伊洛瓦底江)。该研究的水下斜坡三角洲发育模型解释了不同剖面CIE记录的空间变化,并为该地区未来的PETM研究提供框架。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41–1445

https://doi.org/10.1130/G49061.1

中山大学@靳少杰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8

墨西哥湾Moby-Dick天然气水合物由多种气体成分组成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海相盆地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可以通过似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ion, BSR)来识别,并且这种近似平行于海底展布的反射面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底界。该研究团队在墨西哥湾北部的Ship盆地发现了新的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命名为“Moby-Dick”)。结合地震资料,该研究团队观察到一个相反转特征一致的通道-堤岸复合体,并且似海底反射层展布面积约14.2平方公里,表明该区域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与传统观察不同的是,该区域BSR深度沿海床从西向东变浅约150m,这与海床深度从南向北逐渐变浅的变化方向不一致。该研究认为BSR深度变化与盆地中逐渐变化的混合天然气成分组成有关,即盆地西部含有更重的烃类化合物的天然气水合物逐渐转变为东部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水合物。该团队提出在盆地尺度内,混合天然气成分的变化影响着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形状,进而导致BSR的异常。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46-1451

https://doi.org/10.1130/G49310.1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09

来自希克苏鲁伯撞击坑的冲击变形锆石及其对撞击过程的海洋缺氧事件1a(OAE 1a)期间的脉冲式火山活动和快速海洋脱氧指示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广泛的海洋缺氧、生物危机和火山活动都与早阿普特期(约120Ma)发生的海洋缺氧事件1a(OAE1a)有联系。然而,海洋脱氧作用过程及其与同时期广泛的火山活动的具体联系仍未研究清楚。该研究使用δ53Cr比值和稀土元素丰度来明确整个事件中海底火山活动和全球海洋脱氧的时间和节奏。在OAE1a之前沉积的太平洋沉积物记录了与Ontong Java高原熔岩就位相关的多个海洋火山活动阶段。在初始阶段火山作用和生物钙化危机之后,海洋迅速脱氧。从特提斯到太平洋的大片海洋可能在小于3万年内变得缺氧。在此之后,海洋缺氧持续了近一百万年,并且很可能是通过大陆和海底风化加剧而持续的。这些结果刻画了OAE1a 的新图景,其中火山活动、生物危机和海洋脱氧在时间上是分开的,并通过地球系统响应在数万年的时间尺度上关联起来。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52-1456

https://doi.org/10.1130/G49065.1

CUGB@唐演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0

结晶熔岩的自发再加热现象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该团队发现在解聚的富Mg熔体不平衡结晶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再辉现象,即由于潜热的快速释放而使冷却物质自发再加热的现象。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快速冷却、熔体在结晶开始前过冷数十到数百度的情况下。该团队利用前视红外相机(FLIR)记录了辉石和科马提熔岩的再辉现象,这些熔岩最初以25-50°C s-1的速度冷却。辉石结晶前的局部再加热超过150°C,科马提岩结晶前的局部再加热超过10°C,并且在结晶前端迁移通过时持续几秒钟。该团队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出辉石的潜热释放为440J g-1,科马提岩为275J g-1,短暂的输出功率为~100Wg-1或~300MWm-3。在太阳系中,特别是在熔岩喷泉中,再辉现象可能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过程,不应先验地假定基性火山碎屑的冷却历史是单调的。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57–1461

https://doi.org/10.1130/G49148.1

CUGB@张蕾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1

锆石(U-Th)/He热年代学揭示的美国大峡谷地区大不整合形成前的古地形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大不整合面是一个标志性的地质特征,其与地球历史上一个包括了超大陆罗迪尼亚的聚合与裂解和雪球地球事件在内的神秘时期相吻合。因此,该研究使用锆石(U-Th)/He热年代学来重建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地区大不整合面之下的侵蚀历史。锆石(U-Th)/He年龄最老为(809±25) Ma,并且在长周期(约100公里)和短周期(几十公里)的空间波长间具有不同数据分布特征。该地区元古宙发育同沉积正断层作用,该作用导致了整个区域的差异剥露和埋藏,是解释这些随空间变化的热历史的最可能地质事件。数据、地质证据和热历史模拟表明,新元古代岩石的剥露和基底古隆起(位于今天的下花岗岩峡谷)的出现与大峡谷超群(位于今天的上花岗岩峡谷)的沉积是同步的。古隆起形成了一个地形屏障,可能限制了海相或陆相沉积的范围。这一古地形演变反映了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期间长期的多期次构造活动,在数亿年内诱发了多个形成不整合面的事件,所有这些都被称为“大不整合”。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62-1466

https://doi.org/10.1130/G49116.1

棒棒的61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2

磷镧铈矿Th-Pb年代学揭示大印度和澳大利亚-南极大陆裂解期间西Pilbara克拉通中太古代构造再活化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西澳大利亚太古宙Pilbara克拉通的低级变沉积岩中磷酸盐矿物的U-Th-Pb年代学揭示了古元古代长期的变形和流体活动。然而这一技术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未发现与显生宙克拉通边缘裂解和聚合有关的流体活动证据。对此,该研究利用含水的富轻稀土磷酸盐矿物—磷镧铈矿(rhabdophane)开展原位Th-Pb年代学研究,来约束Pilbara克拉通西北缘的流体活动时间,样品来自太古宙生物圈钻探项目6号钻孔(ABDP6)中夹在27.6亿年的Mount Roe玄武岩中的碳质页岩。碳质页岩中磷镧铈矿记录了三组年龄,加权平均208Pb/232Th年龄分别是(152 ± 6)Ma、(132 ± 4)Ma、(119 ± 4)Ma,揭示了页岩沉积26.4亿年之后的磷酸盐矿物生长历史。磷镧铈矿的年龄和东冈瓦纳大陆三个裂解事件同期:西南Borneo和Argoland从澳大利亚的裂离(ca.156-152Ma),大印度从澳大利亚的裂解(ca.140-135Ma),大印度/印度从南极大陆的裂离(ca.123Ma)。钻孔ABDP6靠近中太古宙克拉通边缘的主要断裂和剪切带,平行于断裂生长和盆地发育的方向,表明古代地壳形成后一系列的活化事件持续了超过28亿年之久。该研究的结果凸显了磷镧铈矿作为U-Th-Pb地质年代计用于低温(<200℃)流体活动和热液蚀变事件定年的潜力。值得强调的是,太古宙页岩中的中生代流体记录提醒我们,在利用古老蚀变岩石的地球化学信号示踪早期环境与生物圈演化时,应慎重探讨和辨别相关地化信息的原始性。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67–1472

https://doi.org/10.1130/G4925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魏月华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刘谭杰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3

早更新世气候诱发阿拉斯加山脉的侵蚀形成了尼纳纳砾石层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上新世-更新世之交,全球气候显著变冷,冰川广泛发育。然而,在构造活跃区,很难从侵蚀和剥露作用历史中识别出该气候变化的信号。尼纳纳(Nenana)砾石层是阿拉斯加山脉北麓的一套前陆盆地沉积,过去认为该套沉积由阿拉斯加山脉在6Ma开始的去顶作用形成。该研究利用26Al/10Be埋藏测年法对尼纳纳砾石层及其上覆的由首次推进到北麓的冰川形成的冰碛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尼纳纳砾石层沉积开始于更新世早期,其底界年龄约为2.34Ma,顶界年龄约为1.7Ma。其初始沉积的时间和科迪勒拉冰盖的扩张时间是一致的,这指示尼纳纳砾石层的形成与阿拉斯加山脉冰川侵蚀作用的加剧有关。但是,尼纳纳砾石层的沉积主要发生在冰川推进到阿拉斯加山脉北麓之前。过去认为阿拉斯加山脉北麓的冰川作用开始于约1.5Ma前,但是该研究基于对冰碛物的定年表明其开始于约0.39Ma。该研究得出的尼纳纳砾石层及其上覆冰碛物的沉积年龄有助于理解该地区的沉积作用同气候和构造作用之间的关系,并且该研究还指出阿拉斯加山脉北麓构造活动和河流下蚀作用的速率需要被重新评估。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73–1477

https://doi.org/ 10.1130/G49323.1.

三口刀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4

巴西乌鲁库姆地区成冰纪冰期和海平面波动以及大量与马里诺冰期有关的铁和锰沉积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全球新元古代冰川作用与极端环境变化以及岩石记录中的铁建造重现有关。然而,由于对含铁建造的成冰系沉积序列缺乏精细的年代学约束,这使得难以进行全球的地层对比以及对其成因的理解。该研究报道了巴西乌鲁库姆地区Jacadigo群中跨越了斯图特和马里诺冰期的地层中长的新元古代的多指标的数据记录。Urucum组底层的沉积受斯图特冰期大陆冰川作用的影响,随后是一个>600m的间冰期海侵碳酸盐岩沉积,碳酸盐岩顶部为冰川侵蚀形成的不整合面。不整合面之上为由马里诺冰期冰川前进形成的厚达500m的页岩和砂岩。Urucum组之上为跟杂砾岩充填的古河谷有关的冰川冲积三角洲沉积,三角洲沉积之上为富含大量铁和锰沉积以及局部含碳酸岩的Santa Cruz组地层。马里诺冰期的结束导致了该剖面上的第二次海侵事件。碎屑锆石的来源分析结果支持冰川侵蚀控制着亚马逊克拉通边缘成冰系的沉积物输送量这一观点。这些发现揭示了两个标志性的冰川下切和海侵事件的沉积响应过程以及大量沉积在马里诺冰期期间的条带状铁建造。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78-1483

https://doi.org/10.1130/G49134.1

南京大学@张胜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5

高分辨率海底地貌研究揭示俄罗斯北部巴伦支海地区晚魏克塞尔冰期冰盖的流动方向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该研究利用多波束声呐数据绘制了俄罗斯巴伦支海地区面积达4861km2范围内的1000多个第四纪晚期的冰下和冰缘地貌的位置和走向图,包括线型沉积河床、冰川构造丘-洼组合(glacitectonic hill-hole pair)、冰水通道以及蛇形丘。该研究发现在约75°N的Sentralbanken和Admiralty海岸之间存在冰川南向流动的证据。在法兰士约瑟夫群岛和新地岛之间存在冰川向北东方向流入圣安娜海槽的迹象。也有证据表明冰川在法兰士约瑟夫群岛以南向远离海岸的南东向流动并与北东向流动的冰川在Sedov海槽处汇聚。由于在法兰士约瑟夫群岛和新地岛之间存在北东向流动的冰川,这表明法兰士约瑟夫群岛没有被从巴伦支海向北流动的冰川覆盖,这暗示法兰士约瑟夫群岛可能存在一个次级的冰穹。并且,在俄罗斯巴伦支海约76°N到77°N之间存在一条冰的“分水岭”。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84-1488

https://doi.org/10.1130/G49252.1

成都理工大学@华天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6

中国华南二叠纪末植物灭绝事件的生标化合物分子记录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学界围绕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在陆地和海洋同步性的基本问题有着很多争论。为了解决这些争论,该团队研究了中国东南部煤山的海相二叠系-三叠系标准剖面中陆源含奥利烷碳骨架的五环三萜类降解分子化合物,即判别二叠纪植物Gigantopteris属的生标化合物。该团队因此建立了单环芳烃降A-奥利烷的连续定量化记录,而单环芳烃降A-奥利烷记录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之下的主要海相灭绝层处戛然而止。因此,该类分类特异性的生标化合物分子以其独特的细节揭示了最独特的二叠纪植物之一的灭绝时间和速度,同时提供了大陆和海洋生物同步灭绝的证据。木质素酚类相对丰度也发生了相似的下降,证实了干旱驱动的灭绝不仅限于Gigantopteris属,很可能影响到整个赤道地带的华南板块湿地植物。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89-1494

https://doi.org/10.1130/G49123.1

南京大学@吉姆·雷诺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7

活动断层控制深水扇的河床发育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构造控制的地形影响着深水沉积系统。该团队基于东地中海黎凡特(Levant)盆地的三维地震反射资料,研究了深水扇河床的时空演化历史。该深水扇被活动正断层所切割,在正断层的下盘,深水扇包括沿其轴向断阶式的陡坎(Type 1)和向两侧延伸的反沙丘(Type 2),该团队将其解释为由于峡谷口失去约束而造成的流速空间变化。相反地,在正断层的上盘,海底在地震尺度上几乎没有特征。浊流的数值模拟显示断层诱发了水跃,抑制下游的流速,从而解释了盆地内缺乏可见的深水扇河床。该研究表明,活动正断层所形成的地形控制着浊流的下坡演化及相应的河床形态,而海底地貌可以用来证明同构造沉积。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495–1500

https://doi.org/10.1130/G49206.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蔡惠娜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8

美国南加州冰川-海平面上升过程中海岸侵蚀和河流沉积物供应的碎屑锆石年龄信号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海岸侵蚀,包括海崖蚀退,既是沉积物收支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沿海社区面对海平面上升时存在的重大威胁。尽管预测未来海岸侵蚀率意义重大,但是就过去的海平面变化而言,几乎不存在多少史前的约束因素,而海岸侵蚀供给的沉积物相比河流供给沉积物的重要性也无从谈起。针对这个问题,该团队采用碎屑锆石U-Pb地质年代学方法对美国南加州边境河流和深海扇沉积物的物源进行示踪,从而评价晚更新世以来河流和海岸侵蚀各自的沉积物贡献。基于当地半岛山脉基岩源区特有的U-Pb年龄模式,海底峡谷和扇体样品的混合模拟表明碎屑锆石(55%–86%)主要来源是晚更新世(约13ka)海平面上升期间海岸侵蚀产生的碎屑物质,而河流供给碎屑物质的贡献相对较小。但是,自末次冰盛期以来,当海平面处于最高点和最低点这些稳定状态时沉积物主要由河流提供,这表明海平面稳定期间海岸侵蚀程度大大减少。该研究发现,海岸侵蚀产生的相对沉积物供给严重依赖于气候状况。该发现证实了关于未来海平面上升期间海岸侵蚀程度加剧的预测。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501–1505

https://doi.org/10.1130/G49430.1

CUPB@张中浩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19

河流曲度形成的随机性与有序生长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河道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河道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弯曲性,即蜿蜒的路径,可以用沿流长度除以直线长度来量化。河流曲度可能是在河道形成初期随机形成的,也可能是曲流河侧向迁移过程逐渐形成的。研究倾向于采用后种假设,将河流曲度作为研究现代和古代环境因素的指标,包括气候、构造、植被及地质构造。但没有量化标准把这两种曲度的形成方式区分开来。这种模糊的认识给使用河流曲度研究地球历史带来了问题,该团队提出了一个定量分析的框架来协调解释这两种形成方式。通过耦合分析模拟河道和自然河道,该研究团队发现,大多数观测到的河流曲度是随机形成的,受到河道迁移的影响有限;但当曲度≥1.5时,则很可能是河道迁移产生的持续性地有序生长造成的。这一标准为河道曲度建立了一个零假设框架,可用于评估河流地貌的环境指示意义的统计显著性。河流曲度与河道迁移的量化关系进一步为河岸生境的保存和恢复提供了策略,并可用于指导对岩石、海底以及行星表面的河流沉积物的预测。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506–1510

https://doi.org/10.1130/G49153.1

武汉大学@陈怡玮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20

末次冰消期劳伦冰盖陆地冰缘的稳步后撤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劳伦冰盖(LIS)是末次冰期期间最大的冰盖。精确重建劳伦冰盖在末次冰消期的变化对于理解它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10Be定年和贝叶斯模型研究了末次冰消期期间,沿苏必利尔湖以西的约500km长的断面,劳伦冰盖拉布拉多穹顶西南部的后撤过程。该断面记录了陆地冰缘的后撤过程,并且贯穿了多条冰碛垄。结果表明,断面的西南部冰川自约1.9万年前开始消融,而东北部约为1万年前。该段时间内,冰缘以近乎恒定速率后撤,其后撤速率在约59m/a至38m/a之间。冰碛垄的出现标志着冰缘的停滞和/或前进,但其存在的总时间仅占后撤时间的约17%。该研究得出的冰缘后撤过程的时空分布模式与现有的基于等时线来定义冰缘位置的重建结果不同。考虑到模拟结果中冰缘后撤时间的不确定性,该研究认为劳伦冰盖整体的后撤模式与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的逐渐增强是相一致的。然而,冰缘的后撤模式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温度变化相矛盾,因此这些古气候记录可能不能直接用于模拟劳伦冰盖的变化。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511–1515

https://doi.org/10.1130/G49081.1

@小爪爪的卯木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21

高分辨率3D地震数据揭示峡谷水道充填及其成因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后冰期过程很难见到,曾经冰川下形成的地貌为我们认识后冰期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现今冰块在气候变暖环境中如何演化提供了类似的参考。被融水侵蚀的大型冰下水道可能为冰川数值模型提供有价值的经验约束,其中涉及到融化速率、水流路径和基础水文与冰川动力学之间相互作用。然而,迄今为止由于无法充分的揭示其内部结构,这些结构的信息认识仍受限。该团队使用高分辨3D(HR3-D)地震数据(6.25m的面元尺寸,~4m的垂向分辨率)去分析北海下埋藏的峡谷水道的充填。高分辨率3D地震数据代表着对峡谷水道充填与成因机制的研究技术上的一个重大变化。调查发现,超40%的峡谷水道中含有埋藏着的冰川地貌,如蛇形丘、冰隙挤出脊、冰川结构和冰穴。由于这些地貌以前都没有被传统的三维地震反射方法探测到,当前峡谷水道成因模型还没有涉及形成这些地貌的机制。该探测峡谷水道复杂的内部结构的技术,为利用峡谷水道重建古中纬度冰原的水文系统、模拟现代冰川提供了可能。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516–1520

https://doi .org/10.1130/G49048.1

中科院南海所@赵涛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22

纳米比亚的峡湾体系——晚古生代冰期演变的记录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峡湾是由冰川侵蚀而成的河口湾,通过泄水和融冰等作用深刻影响着冰盖的稳定性。尽管峡湾体系在现代高纬度大陆架极为常见,但在地球前新生代的历次冰期中并没有识别出峡湾体系地貌,这就阻碍了学界对过去冰盖演变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该团队展示了纳米比亚西北部形成于地球倒数第二个冰期——晚古生代冰期(LPIA, 约300Ma)期间的U型谷,代表了完好无损的峡湾体系地貌。该类保存下来的冰川地貌及其沉积充填物使古冰盖厚度重建、冰川动力学以及由此产生的冰川均衡调整等研究得以落实。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冰川活动最初就处于极盛期,发育大规模覆盖地区的冰盖(厚达1.7公里)。随后冰川活动步入衰减期,厚度骤降到100米,受限于地形的注出冰川大大减少,最终导致冰川消失。该团队的发现证实在LPLA不同时期,纳米比亚西北部同时发育大型冰盖和高地冰川。峡湾很可能在冰川演变和气候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当有机碳封存的主要区域。除了今天的干旱气候外,纳米比亚西北部的地貌自LPIA以来几乎没有改变,这就为研究LPIA这个冰期提供了独到的视角。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521-1526

https://doi.org/10.1130/G49067.1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23

火星迁移的横向沙脊中发现相互作用边界面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风沙自发形成的地貌,现在已经在六个不同的行星体上被识别。这些风成地貌包括了波痕和沙丘,它们表现出地表-大气相互作用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解释地表卫星图像中的风的来源和沉积物的供给。当一个或多个风成地貌相互作用时,例如通过相互连接、碰撞或合并,沙丘和波痕的样式会发生变化。当两个风成地貌相互作用时,地貌以及两个地貌结合的边界面处发育交错地层。在最近的文献中,这些“相互作用边界面”已经从古代和现代地层中得到解释,但它们还没有在地球之外被发现。火星与地球上发育的风成沙丘和波痕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着其他未知的风成地貌类型。横向沙脊是在火星上大量发现的直脊风成地貌,但在地球上几乎没有类似物。形成这种未知地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沙丘的迁移、建造假说和通过楔形堆积或动力筛选在原地发育的假说。该团队研究了火星上这种未知的风成地貌上的迎风坡层理,首次原地捕捉到风成地貌相互作用边界面,并证明横向沙脊一定是向前迁移的。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Geology (2021) 49 (12): 1527–1530

https://doi.org/10.1130/G49373.1

东北大学@赵文天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美编:覃华清

校对:刘淇郡、江淑敏

往期回顾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期论文导读(上)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期论文导读(下)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2期论文导读(上)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2期论文导读(下)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3期论文导读(上)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3期论文导读(下)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4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5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6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7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8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9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0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1期论文导读

地学前沿|《Geology》2021年第12期论文导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