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菲特和B夫人的故事

作者:海灯摄影师
巴菲特和B夫人的故事

巴菲特历年收益

1983年投资6000万美元买入内布拉斯加家具店,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组合13亿美元,巴菲特个人净资产6.2亿美元,第一次进入《福布斯》杂志世界400强企业排行榜。

1984年由于内在价值超过股票价格,伯克希尔公司旗下几家上市公司纷纷回购股票。

1893年B夫人出生于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她的名字叫罗斯·格里克。她共有7个兄弟姐妹,大家挤在一个房间里,睡在稻草上。

她的父亲是一个犹太牧师,但罗斯却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她认为祈祷没用,家里不会因此而拥有一个床垫。

半夜醒来的时候,她常常看到开食品店的母亲正在火炉上烤面包,懂事的她从6岁起就开始帮母亲在食品店里帮忙。

罗斯上不起学,她在另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学会了阅读和算术。受母亲性格的影响,她坚信乞求别人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巴菲特和B夫人的故事

B夫人

13岁时她就毛遂自荐在明斯克一家干货店打工。16岁时她成了这家店铺的经营者,管理者5个大男人。

1917年罗斯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经过中国的满洲里到达日本,想方设法在一艘运花生的船上弄到了一个铺位,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半月,她终于到达美国西雅图。

1919年罗斯和丈夫在奥马哈城定居下来。尽管经济紧张,他还是把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接了过来,一大家人住在一起。

她的丈夫伊萨多·布朗金经营着一家当铺和旧服装店,罗斯跟着正在上学的孩子们学习英语。

1937年罗斯44岁,她省吃俭用了500美元开设了内布拉斯家具商场,经营宗旨是“薄利多销,童叟无欺。”

①局部垄断

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是奥马哈当地最大的家具卖场,大约占地20万平方英尺,年销售额约1亿美元。

巴菲特评价说:全国其他家具商店都没有达到这么大的规模,单店售出的家具、地毯和其他用具超过奥马哈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和。

②折扣店

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直接从供应商采购,直接销售给客户,只在批发价上加一点差价。和现在折扣店的概念非常类似,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最低的价格,把节省的成本返还给客户。

如果客户能得到真正的价值,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低价会带来更多的顾客,形成更大的销售规模,节省更多的成本,再为客户带来更低的价格。

这个理念和后来亚马逊的理念如出一辙:

一切以客户需求出发,全力以赴为顾客创造最佳体验和最大价值。亚马逊在千变万化的商业世界中,关注那些不变的需求:顾客总是希望更多的选择、更快的配送、更好的商品品质和服务体验,更低的价格。

③成本控制

在一次采访中B夫人向外界透露,1983年商场的开支只有700万美元,这意味着这家商场的年度管理费用只有7%,与之相比1983年沃尔玛的销售管理费为19.8%。

内布拉斯加家具店20万平方英尺的零售卖场,创造出来了1亿美元的收入,意味着每平方英尺的销售的额度高达500美元,而当年沃尔玛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度只有130美元。

巴菲特曾经说过:我们宁愿以X价格买下一家好公司10% 股权,而非以2X价格买下那家好公司100%股权,但大部分的公司经营阶层偏好后者,而且对此行为总是找得到借口。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归纳出三种动机:

①领导阶层很少有缺少动物天性的,且时时散发出好动与战斗的意念。

②大部分的公司或企业与其经营阶层,多以“规模”而非“获利”。

③大部分的经营阶层很明显过度沉浸于小时候所听到的,一个变成蟾蜍的王子因美丽的公主深深一吻而被救的童话故事,而认为只要被他们优异的管理能力一吻,被购并的公司便能脱胎换骨。

投资人永远可以用蟾蜍的价格买到蟾蜍,而若投资人愿意用双倍的代价资助公主去亲吻蟾蜍的话,最好保佑奇迹会发生。

巴菲特和B夫人的故事

皇冠上的钻石

许多公主依然坚信她们的吻有使蟾蜍变成王子的魔力,即使在她的后院早已养满了一大堆的蟾蜍。尽管如此平心而论仍然有两种情况的并购会成功的:

①你买到的是那种特别能够适应通货膨胀的公司,通常它们又具备了两种特征,一是很容易去调涨价格且不怕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或销货量一种是只要增加额外少量的资本支出,便可以使营业额大幅增加。

②第二类是那些经营奇才,他们具有洞悉少数裹着蟾蜍外衣的王子,并且有能力让它们脱去伪装。

而B夫人就是属于第二种的经营奇才,有能力让裹着蟾蜍外衣的王子去掉伪装。

巴菲特报出的收购价格是6000万美元,获得公司90%的股权,与此同时还为布鲁金家族核心成员提供了一个期权:他们可用500万美元对价回购10%的股份。

所以巴菲特是以5500万美元收购该企业80%的股权,那么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价值为6875万美元。

事后整理库存时发现有8500万美元的存货,即使不经营进行清算,巴菲特花费6875万美元,买入了价值8500万美元的货物,相当于打了8折,还有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本身的固定资产没有计算。

1983年公司的税前利润是1500万美元,意味着税后的利润是810万美元,相当于不到9倍的市盈率;若是考虑到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是年收入为1亿美元的公司,而且还会继续增长,这个还是不错的买卖。

1983年

大约67年前B夫人23岁时,靠她一张嘴说服边界警卫逃离俄国来到美国,从未接受过正式教育也不懂英文,许多年后靠着她的女儿每晚教她复习白天在学校所学的每一个字,她学会了英文,而后在卖了许多年二手衣后。

1937年靠着省吃俭用存下的500美金,她实现梦想开了一家家具店,参考当时全美最大家具交易中心——芝加哥美国家具超市,她将之命名为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而后她遭遇到你所能预期的各种困难,以500美金起家没有任何产品或地缘优势地去对抗资金雄厚、经营已久的同业竞争,在早期当她有限的资源损耗怠尽时,B夫人甚至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以维持信誉。

奥马哈的零售商在发现B夫人可以给顾客更低的价格时,便联手向家具及地毯工厂施压不要供货给B夫人,但靠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她还是取得货源并大幅降价,甚至因而被告上法院违反公平交易法。

但最终不但赢得所有官司更打开了知名度,其中有一个案件在法庭中为了证明即使以现行市价打一个大折扣后,她仍有所获利结果她卖了一条地毯给法官。

巴菲特和B夫人的故事

巴菲特与B夫人

今天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拥有一家20万平方尺的店面,年销售额却高达一亿美金,全美没有任何一家零售家具店可以比得上,它所卖的家具、地毯与家电用品比奥马哈所有其它业者加起来还多。

当我们在评断一家公司的企业价值时,我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假设我有足够的资金与人才时,我愿不愿意和这家公司竞争”。

我宁愿和大灰熊摔角也不愿和B夫人家族竞争,他们采购有一套,经营费用低到其竞争对手想都想不到的程度,然后再将所省下的每一分钱回馈给客人,这是一家理想中的企业,建立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转化为对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

1986年

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是布鲁金家族持续创造商业史上的奇迹,竞争者来来去去,但B夫人跟她的家族却仍屹立不摇,去年该店业绩成长10%达到一亿三千万美金,是十年前的三倍,在当时该店便已独霸整个奥马哈地区。

若再考量本地缓慢的人口成长率与温和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成绩更是难能可贵,而惟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随着价廉物美、样式齐全的声名远播,其市场范围持续扩大,而为了应付日后的成长,该店已着手扩充仓库。

93岁高龄的B夫人技压群雄,展现超高的销售能力与耐力,一周工作七天,每天从开店到打烊,想要跟她竞争需要无比的勇气,大家可能很容易就忽略B夫人传奇,不过没关系93岁的她,还未抵达巅峰,等到2024年伯克希尔股东会召开时,请大家拭目以待。

(全文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