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必看的20条育儿语录(从青少年犯罪角度出发归结)

整理来源:中国公安大学李玫谨 教授(从青少年犯罪归因)20条育儿语录

1、孩子6岁前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

孩子4岁时你拒绝他/她,孩子最多在地上打滚,等14岁时拒绝他/她,他/她就会离家出走、自杀等。

——所以在3-6岁时,教导孩子的重点是

秩序感:学会克制任性、懂得疏导压力、防止自私自我、多锻炼抗挫折能力、懂一些延迟满足的道理,等六个方面入手。

2、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承受力越好。

适当多做些家务、培养家庭的责任意识和吃苦习惯。

3、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管考不考得上大学,都不要紧,但要鼓励孩子尝试与坚持。

4、抗挫折和耐受力,跟意志力有关,其培养不是靠智力;

而是靠体力、靠运动训练,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做些体力上的活、多去体育训练,好处很多。

5、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怎么办?

不要把精力放在护着小的上面,而是放在大的上面;

尊重理解那个大的,让大的做好了,自然能影响管理好那个小的。

6、孩子在0——3岁前,甚至是3岁以前,最好是由母亲抚养。

母亲的温柔和关心能给足孩子早期的安全感。

必看的20条育儿语录(从青少年犯罪角度出发归结)

7、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

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有关系。

8、心理发展有关键期,12岁以前称为依恋期,12-18岁称为青春期;

依恋期需要陪伴教育;

青春期需要多尊重,参与家庭决策和劳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多观察社会。

9、孩子的心理阳光比智力重要。

我宁愿我的孩子是个普通的快乐少年,也不愿他成为心理压抑的学习机器。

10、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就别指望成年后会善待社会。

11、4、5岁是人格教育的关键期,人格教育大于成绩。

12、一个脾气暴躁、易激动的人,其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一个平和大度的人,其早年的抚养一定是到位的。

13、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

了解孩子最好朋友的行为,也是了解孩子的过程;

——如果最好朋友不太好,就问问孩子他/她朋友的优缺点;

表达你的意见就好,孩子比你想象的还聪明和有鉴别力。

14、让孩子参与家中大事。

不管他/她学习怎样,让ta参与家中大事总没有坏处的,表明你把他/她当大人对待,孩子就会担起他的那一部分责任。

15、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有时候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他/她就会用什么方式回敬你;尊重是相互的。

16、真正的养育过程唠叨和关爱齐步,这叫做有亲情抚养。

17、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遵循四个原则:

——不要打、不要骂、不说教、不要走开。

接纳孩子情绪、等孩子走出情绪隧道再找机会好好沟通。

18、未成年人的问题是滞后的;

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其实问题早就出现了。

19、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

有时候话点到了就可以,不要非逼孩子承认错误、写保证书,逼急了孩子反而会对你不恭敬,要让青春期的孩子承认错误很难。

20、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成绩在习惯,在于“自主学习、学业优先的习惯、时间规划的习惯”;

——而家长则更应侧重心理发展,放学问他/她在学校过得好不好、有没被欺负,有什么困难,而不是只问成绩。

必看的20条育儿语录(从青少年犯罪角度出发归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