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浅谈军阀冯玉祥,驱逐溥仪离开紫禁城,对中国历史有多大的影响?

浅谈军阀冯玉祥,驱逐清宣统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的倒戈,导致直系军阀惨遭失败。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直系军阀首领曹锟被囚禁。曹锟政府被彻底推翻。末代皇帝溥仪也被驱逐出紫禁城。废除《优待皇室条件》的条约。对于冯玉祥驱逐清宣统帝溥仪离开紫禁城这件事,各界反应褒贬不一。有说此举动是造成溥仪被日本人利用,成为伪满洲皇帝的直接原因。

浅谈军阀冯玉祥,驱逐溥仪离开紫禁城,对中国历史有多大的影响?

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为实现“三民主义”,主要是指在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这段时间期间,发动的一系列革命运动事件。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王朝。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彻底推翻。同时也给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一记重重的耳光。

虽然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对中华民族思想的解放和中国社会的变革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影响的作用。

中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1月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简称为民国。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把临时政府建立在南京。孙中山先生被各方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后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袁世凯被正式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浅谈军阀冯玉祥,驱逐溥仪离开紫禁城,对中国历史有多大的影响?

袁世凯逼宫,清帝无奈逊位

辛亥革命胜利后,北洋军阀袁世凯萌发了出任民国大总统的野心。为了达到目的,他把清政府作为和革命军谈判的筹码。袁世凯威胁宣统,如果不自动退位,革命军就会强攻北京城!如果答应退位,帝王的名号还能保留下来。而且可以不离开紫禁城,还能享受到政府给提供优厚的待遇。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割地赔款,清朝的经济早就陷入了危机。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也觉到以后的局面越来越难以掌控。现在退位还能保障优厚的待遇和帝王的名号。所以答应逊位。

颁布《清帝退位诏书》,签订《清室优待条件》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政府达成一致。正式颁布了。清帝逊位,预示着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正式宣告画上了句号。

在《清帝退位诏书》中,提到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指定由袁世凯全权负责,这恰好为袁世凯后来的复辟做了很好的铺垫。

浅谈军阀冯玉祥,驱逐溥仪离开紫禁城,对中国历史有多大的影响?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伪总统曹锟被囚

冯玉祥是直系军的重要将领,但是却处处受到吴佩孚等人的排挤,心感不满和憋屈。

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通过贿赂,当选为民国总统。掌控了北洋政府。冯玉祥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决定倒戈曹锟。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冯玉祥出任直系军第三军总司令。他趁着直奉两方正打的不可开交时,临时倒戈,率军回到北京。发动政变,伪总统曹锟被赶下台,直系曹锟政府就此终结。

废除《清室优待条件》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

冯玉祥对封建帝制一直是痛恨的,1917年,曾参加过讨伐张勋复辟的战斗。在他看来,如果要根除封建帝制,就要斩草除根。把溥仪赶出紫禁城,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并且要尽快处理。

北京政变成功,取得北京政权后。冯玉祥和摄政内阁商讨后,一致同意了修改《清室优待条件》。1.即日起永远废除大清宣统帝的皇帝尊号。2.降低民国政府对清室补助款项的额度。3.即日起立即搬离紫禁城,自己寻找住所。4.清室的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政府派兵保护。5.搬离时私人财产可以带走,公共财产归民国政府所有。

对于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这的做法,孙中山是支持和赞同。段祺瑞和一些清室遗老旧臣对此举非常不满。

浅谈军阀冯玉祥,驱逐溥仪离开紫禁城,对中国历史有多大的影响?

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对中历史的影响

清帝退位诏书签订时,受到全国上下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冯玉祥就这样轻易地把这样一份重要条约给废除了,有些人觉得这是言而无信的表现。严重影响了中华民国政府的信誉度。有的说冯玉祥把溥仪赶出宫,就是把溥仪推到了政府的对立面。此举正好给了日本人有机可乘的机会。成了分裂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其实,客观地说,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这件事,还是利大于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帝退位清室优待条件的签订,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实现复辟称帝的梦想,给自己留的一个小尾巴。冯玉祥将军此举,从大方向来说绝对是正确的,对民主和共和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