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有时候表达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成语、俗语、歇后语,有的时候咱们自个都闹不清楚,就拿夸人来说吧。

说这个人厉害。

有伊吕之志,管乐之才。

什么叫伊吕之志呢?伊是殷商朝的大首相,伊尹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伊尹

治国是一把好手,本身还通医术。做饭还很厉害。

吕就是姜吕尚。也就是姜子牙。

管乐之才呢?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名臣,管是辅佐齐桓公的管仲。

乐是? 燕国的大将乐毅。

总之中国人,夸人呢就有这个拿人比人的习惯。

类似的词汇还有管鲍之交、苏张之舌,等很多这种。

还有一个是专门形容这个人有军事才能的,叫卫霍之才。

卫是西汉武帝时候的大将军。

汉武帝刘彻的姐夫也是他的小舅子

霍就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霍去病

这俩人在中国历史上铁血英才呀。

有那么句话。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到现在咱们还说这句话啊,很提气。

这句话不是他俩说的,但是开创这个局面的是这俩人。

也就是说。中国人敢说这句话是他俩给打下了基础。

可能您不太了解的是这俩人的历史形象啊,不仅仅是两位将军那么简单。

我又查阅书籍,他俩的精彩程度啊能写四部外传,还加上一份八卦周刊。

今天聊一聊卫青霍去病在战场以下的这些个是是非非,卫青霍去病这俩人在汉武帝在世,可以说是,极尽荣宠。

俩人的风光一度盖住了大汉朝的半边天。

但这俩人的出身。不是那么美好。

咱们先说卫青。

卫青的母亲叫卫媪。

您看出来了吗,随妈姓?当然了,这也不用大惊小怪。

古代随妈姓的很多,卫媪的夫家呀。

是在平阳公主家里边做事。

平阳公主就是汉武帝的姐姐。

具体做什么的,史书上也没写。

不过估计历史地位也不会太高。

有一天平阳公主家里边来了一个县里的干部叫郑季。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反正这个叫郑季的人,可能是为了政绩啊,就跟这位卫媪就对上眼了。这两位感情一升华,卫青就诞生了。

因为是母亲跟别人私通生的孩子。

所以卫青,没有办法在平阳公主的府里边养着。

怎么办呢?送走吧。

卫媪就把儿子卫青送到他的生父郑季那里去了。

郑家也不拿他当自己的孩子,出身不好,从小当仆人使唤,给郑家放羊。哎,受尽了郑家人的白眼。

等再大一点了,卫青觉得这不行,不能忍受生父家的这种委屈,太屈辱了。

又回到母亲身边。

当娘的也不能不管儿子呀,哎就给卫青在平阳公主的府里找了一份差事。

羊是不用放了,升级了,该养马了。

卫媪有五个孩子,老大呢是儿子叫卫长君。

然后后边仨闺女。

这个最小的呢是卫青。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卫青

后来卫青的三姐嫁给了汉武帝,卫青,这才咸鱼翻身,开启了人生的巅峰。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影视剧照卫夫子

霍去病呢?

跟卫青一样,也是母亲跟别人私生,生的。

霍去病的母亲呢叫卫少儿。

你没看错,这个跟卫青一个姓,咱们不说了吗?卫青有仨姐姐,三姐叫魏子夫,二姐就是卫少儿。

这个卫少儿性格上随妈很热情,那年这个平阳公主府上又调来了一个干部,就是霍去病他爸了。

哎,俩人这个感情一升华,就生了个霍去病,霍去病一直是跟母亲生活,一直到后来当上了骠骑将军。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才跟生父相认。

这下您就明白了啊,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

卫青是他的亲舅舅。

从他们这一家子的家族来看,卫青,霍去病出身低贱。

一个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本来就不高,二来也是因为他俩的出生本来就是个意外。

你也都知道卫青一家子的发迹啊,是从卫子夫嫁给汉武帝开始。按说加了这么一个外挂!

卫青的发展势头应该是一路火花带闪电,但实际上。

卫青个人的成长之路并不那么顺利,卫青的性格呢就不是那种容易发飘的性格。在他还不是皇上小舅子之前。

有一次有人给他相面。

说他以后呢会前途无量,您能够封侯。卫青说了,我封个侯什么猴?给人家喂马,不出错,不挨打就不错了,还封侯呢。

所以从这件事上看,卫青对自己有很清楚的认知,甚至还有点自卑。

就是这种性格导致他成为了皇上小舅子之后仍然是非常地仔细谨慎。他不会主动地利用这个资源给自己谋福利,一切都在等。

等着汉武帝给他想要的东西。

那汉武帝会给他吗?

那您知道吗,就算汉武帝再怎么喜欢卫子夫,再怎么赏识卫青。

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卫青提拔起来了。

寸功未立,寸草未得,你这么干呢,其他的大臣肯定不乐意。

当然,这种火速提拔干部的事呢,汉武帝呢,不是做不出来,但是呢得按规矩走。

他肯定是按规则,这样也让卫青压力小一点。所以呢卫子夫刚嫁给汉武帝的时候,卫青呢?

只是被提拔当了一个工地的工头。

这个卫子夫因为得宠,招致了当时的皇后陈阿娇的嫉妒,就是那个金屋藏娇的陈阿娇。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影视剧照。陈阿娇

不光陈阿娇嫉妒,陈阿娇的母亲,汉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馆陶公主也生气。为了出这口恶气。

馆陶公主派手底下人。把当时还是工头的卫青抓了起来。

要把他弄死。

万幸,卫青这个人能交朋友,他的朋友公孙敖及时发现,把他救下来了。

卫青这才算救活了一条命。

不过因为这件事呢,卫青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汉武帝听说这事儿都气坏了,勃然大怒。

他不能把自己的姑姑怎么样啊,但是呢。我可以有权利提拔卫青,当时就任命卫青为自己的办公室的。机要秘书。

另外呢?

在工地也不当工头了,改当总经理。

同时卫青的大哥也被任命为机要秘书。

一连好几天给卫青赏赐,赏赐之多多达千斤。

汉武帝是为了解恨呢。

卫青呢也就由此正式来到了皇帝的身边。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后来卫青在军中效力,如鱼得水。

当然了。

这个饭得一口一口吃啊。

从公元前一百三十八年当上机要秘书,到公元前一百二十七年立了功,封为长平侯。这中间经历了十一年的时间。

你看霍去病这边呢也没这么些事。

霍去病十七岁正式出道,参加对匈奴的作战,当年就封侯了,被封为冠军侯啊!

什么叫冠军呢?类似比赛项目拿到金牌,冠军第一样啊,过去那意思跟现在差不多。

有成语说,勇冠三军。

就是这个人在部队里边,个人能力排头一号冠军,就这个意思。

为什么霍去病刚出道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封赏?

头一个呢。功劳太大了。

又一次作战。

霍去病率领本部八百人马,斩首两千余人。

这个不算什么,他还把当时匈奴单于手下的很多高级官员,包括单于的姑父以及他爷爷辈的人都给俘虏了。

汉军士气大振呢,当然了,另一个原因就简单得多了,皇上乐意啊。

江山是人家的天下,人家得封你个官,那不就跟闹着玩一样吗?

论起来,霍去病也是汉武帝的外甥,汉武帝是他的亲姨夫。

外甥给姨夫露这么大的脸,姨夫能没有表示吗?

而且您要知道。

此时的汉武帝在用人上已经开始有另一番的打算了。

作为皇帝啊,怕的就是大权旁落呀,尤其是军权。

随着卫青在军队中的威信急剧增加,战功和爵位也一时无两。

汉武帝对卫青的态度就开始变化了。

卫青地位最高的时候,姐姐卫子夫是皇后,外甥刘据是太子。

他自己呢是长平侯。

还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十亿三千户,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封了候。

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在此之后,卫青呢?

就像是给一个。挂起来了一样。

工作还在,权力还在,但是赏赐和恩宠停止了。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你原地不动。那么你要面对的就是逐步后退。

此时,汉武帝对卫子夫。

也没有那么喜欢了。

这个还罢了,最可怕的就是汉武帝对太子刘据的态度有点不对头。

《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跟卫青当着面说过一段话,就是汉武帝,这说的大概意思就是我知道,太子这个孩子呀人品贵重,敦厚仁爱。

我天天喊打喊杀,劳民伤财,那是没有办法。

太子没像我一样啊,我倒挺安心。

回去跟你姐姐说一声,你别总提心吊胆的。

从这段话里边我们读出三个信息。

第一,皇上觉得太子不随他,爷俩完全是两个性格。

这就导致汉武帝不喜欢自己的太子。

第二,他这种不喜欢已经让皇后卫子夫,甚至太子都感觉到了。

第三,汉武帝明知道这娘仨担心,可还是把话说出来,这里边有缓和的意思。但是。

也有警告的意思,卫青当时就明白了,赶紧磕头谢恩。

后来卫子夫也专门向皇上谢了罪,双方就算是都有面子,暂时就维持了一种和平的局面。

那么反观霍去病这边呢,那才叫坐地日行八万里,官位是一路猛涨啊。

公元前一二一年。

霍去病被封为骠骑将军。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开始独立带兵,到了公元前一百一十九年。

他已经和卫青一样,能自带一路大军。

一路数量和装备水平一样的,可这个时候他才二十一岁。

这还不算完,仗打赢了,皇上得赏,这一上,事就出来了啊。

卫青的权利地位一点儿没动,这个呢也可以理解,因为卫青那边呢已经到头了,没法再封了。

可是卫青。

也有手底下人呢。

那些手底下的人一个也没封上,你要再看看霍去病那边。好家伙啊。

封侯的拜将封侯的拜将,前后一比缺心眼的都能看出来什么意思。

随后。

汉武帝又来了一手决定设立了一个职位,叫大司马,让卫青、霍去病一块当大司马。

俩人的权利待遇完全相等。

这下大伙就更明白了。

原来跟着卫青混的就全跑到霍去病那边去了。

这一手呢,那等于是汉武帝公开在这个卫青、霍去病两人之间跟着调色。

他是怕这俩人不打起来。

那么说这爷俩打起来了吗?咱们得先分析一下啊,这爷儿俩的性格特点。

卫青给我们的历史形象是老成沉稳。

咱们前面说了。

霍去病给咱们的形象呢是这种英姿勃勃少年意气,敢说敢做。

有一次呢汉武帝想亲自教他孙子兵法。

这就如同齐白石,徐悲鸿亲自教你画画一样啊,莫大的荣耀。没想到。

霍去病一口气回绝了,理由也挺有意思啊。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什么意思?打仗看着随机应变,古人剩下的有意思吗?能给多大能量?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影视剧照。 霍去病

那么这俩人就真的是这样吗?咱们先说卫青。

在他之前呢,咱们提一个故事。

这个又一次对匈奴作战的时候,飞将军李广。

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

飞将军 李广

这个李广我们都知道,李广称之为“飞将军”

有一次李广在这个作战中担任的是前将军。

也就是大军的开路先锋。可是到了具体作战前部署的时候。

卫青让他从前面撤下来了,转而去右路军打配合,卫青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您记得咱们提到这个卫青曾经让人抓起来差点死了,结果让人救了吗,救他。那哥们叫公孙敖,此时的公孙敖是刚刚把爵位混丢了。

卫青想帮他。恢复爵位。可是在当时想恢复爵位就得立军功。

所以呢卫青是想给这个公孙敖走后门,这样一来将帅之间就有矛盾了。

也该着啊,李广这个命啊,确实是不太好的啊。

这个。他后来因为迷路贻误了战机。

这时候卫青的表现呢,也没有那么厚道了。

卫青就让李广解释,李广心里本来就有气。

对于这个卫青的询问呢非常不配合。但是呢卫青根本就不怕他,派人去传讯李广的手下人。

李广悲愤之余啊,拔刀自杀了,这您就对卫青有个全新的认识了吧。

那么霍去病。霍去病还真是挺纯粹,没有那么多心眼。

但他也绝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人呐。你别看跟皇上那耍浑,但情商不低。

史记三王世家里面就记录了一个霍去病给汉武帝奏书,大意就是请皇帝册封自个那些皇子啊。

当然这些皇子是不包括太子刘据的。这个汉武帝在接到这个奏书之后,又接连奏恩,受到了满朝文武大臣们的奏书。意思跟霍去病呢是一样。最后汉武帝下令。

封自己三个儿子为王。霍去病为什么上这个折子,咱们不得而知。

或许并不想帮太子把潜在的竞争对手打发了。或许相反,先对太子挑几个对手,反正都说了过去,反正总之吧, 不是等闲之辈,面对汉武帝的一系列动作,俩人怎么做的呢?史记在两个人的合传中没有写霍去病做了什么,但是呢。

说怎么做呢?俩字儿忍让,不管皇上让做什么,霍去病做什么还是百官做什么,卫青都装看不见。

也幸亏俩人,一点交流看不出来。

估计这就是合伙装孙子呗,是吧,他俩之间不能打呀,打起来了,汉武帝就能趁机灭掉一个,甚至都除掉了。汉武帝什么人,咱们今天人都知道,何况他们是当事人呢。

公元前一百一十七年,霍去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有人说他死得不明不白,也许跟卫青有关系,可是卫青在霍去病死了之后下场更惨啊,三个儿子的侯爵都取消,自己也在冷落中去世。

死后的爵位,长子继承。六年后,这个侯爵也没保留。

紧跟着太子刘俊深遭冤陷而死,卫子夫废了,惶恐中也死了,一家人的地位全都化为了灰烬。那个年代,不管你心机多重,能力多强,光环多荣耀。

终究逃不过帝王之心的算计,让后来人望而生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