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冰球讲师李会斌:为孩子们种下一颗冰球梦的种子

北京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看着冰场上生龙活虎的小队员,李会斌时常有一种成就感。

冰球讲师李会斌:为孩子们种下一颗冰球梦的种子

“我们是全亚洲参赛人数最多的联赛。”一提起冰球,李会斌总是充满激情。今年,联赛报名人数多达3600余人,参赛球队达到256支,年龄最小的参赛队员只有6岁。作为比赛的竞赛长,李会斌亲历了冰球运动在北京的发展壮大。

作为冬季运动项目中惟一的集体项目,冰球在欧美地区十分火爆。但在北京,冰球却是一个“小众”项目。2012年,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成立时,全北京玩冰球的孩子只有几支队伍,比赛、训练都是靠家长自发组织。

李会斌还记得前些年组织联赛的情形。根据国际冰球规则,包括守门员在内,每队最少报名人数是17人。而为了吸引更多孩子组队参加,赛事组委会决定,将最少报名人数降至8人。随着北京成功申办冬奥掀起“冰雪热”,玩冰球的孩子越来越多,联赛对报名组队人数的规定也在不断调整。几年间,组队人数的下限从最初的8个人,调整为9个人,后来又上调至11人,直到今年调整为13人。

“这几年可以说是井喷式增长。”李会斌说,在“三亿人上冰雪”的口号中,北京的冰球运动迎来了春天。就连他本人,也是因此投身到冰球运动之中的。29岁的李会斌学体育出身,原本练的是羽毛球。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李会斌加入北京冰协竞赛部,“跨界”成了一名冰球人。

冰球讲师李会斌:为孩子们种下一颗冰球梦的种子

李会斌学过轮滑,有赛事组织经验,转型并不存在太多障碍。但第一次站到冰面上,他还是感觉到强烈的不同。“这是真冰,会冒寒气的那种!”

感受到冬季运动的魅力,李会斌决定成为一名推广冰球运动的志愿者。他加入北京冰协的冰球运动志愿服务团队,成了一名宣讲员。为了能讲好冰球的故事,李会斌利用周末时间泡图书馆,甚至为了一句话而反复修改,经常熬到深夜。写好宣讲稿,李会斌先讲给同事听,让同事给自己的稿子“挑刺儿”。

从2016年开始,李会斌和同事先后在京津冀地区50多所学校开展了冰球进校园宣讲活动,吸引了1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宣讲中,李会斌经常会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冰球为什么是黑色的?”“球杆为什么是弯曲的?”“护具那么笨重,会不会影响运动员的速度?”随着“谜底”的揭开,孩子们对冰球也增进了了解。李会斌还善于讲故事,一个个冰球运动史上的精彩瞬间,被他讲得活灵活现,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每次宣讲结束,他总能收获一批小粉丝。

冰球讲师李会斌:为孩子们种下一颗冰球梦的种子

一项运动能够改变人的一生。李会斌希望,自己的宣讲能够为孩子们种下一颗冰球梦的种子。在东城区安外三条小学宣讲时,一位发育迟缓的小朋友第一个站起来讲述自己的冰球梦,给李会斌留下了深刻印象。李会斌鼓励他:“伟大的冰球运动员都有着执着的信念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他们会拼搏到最后一刻,迎接属于他们的胜利。”

北京积极筹办冬奥的几年间,更多的冰球少年站上冰场。“冰球是一项速度与激情的运动。它不但能够锻炼孩子们强健的体魄,也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这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冬奥会一天天临近,李会斌的冰球初心更加坚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