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雍正王朝》中的孙嘉诚,在历史上的原型有两个,一个是年羹尧的眼中钉蔡廷,另一个就是以廉洁奉公、刚正不阿而著称的孙嘉淦。

孙嘉诚的历史原型是孙嘉淦,这一点之前的许多剧评文章中都已经提及,不管是做人为官的气节,还是廉洁奉公的品质上,孙嘉诚和历史上孙嘉淦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名字上面,就差一个字。

但是实际上,孙嘉诚这个角色,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原型,就是蔡廷。蔡廷和年羹尧在很早的时候就相识了,在“九子夺嫡”期间,已经是陕甘总督的年羹尧就曾写信拉拢蔡廷与自己都站在雍正这一边,但是蔡廷非但没有同意,反而是参奏了年羹尧。而康熙得知之后,将蔡廷调任四川巡抚,用以牵制年羹尧。随着康熙去世,雍正登基,年羹尧借西北战功得势受宠,因而借机公报私仇弹劾蔡廷,但是此时的雍正已经计划着除掉年羹尧,所以他并没有处罚蔡廷,而是将蔡廷封为左副都御史,专门负责弹劾年羹尧。可以说年羹尧最终也就是栽在了这个蔡廷的弹劾之下的。

只是不管是孙嘉淦,还是蔡廷,都没有被年羹尧杀掉,而《雍正王朝》中,孙嘉诚的死成为了雍正皇帝与年羹尧关系崩塌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最终让雍正皇帝下定决心,开始惩治年羹尧。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雍正安排孙嘉诚前往西北,既是为了推行新政,同时也是再给年羹尧传递一个非常明显的暗示和警告。

孙嘉诚公然顶撞雍正,参劾年羹尧,并且到午门外求雨,以此证明年羹尧是奸臣,面对这些情况,雍正非但没有处罚孙嘉诚,并且还让孙嘉诚与年羹尧见面,安排孙嘉诚同年羹尧一起去西北,这是对于年羹尧非常明显的暗示了。

首先,此时雍正已经开始对于年羹尧不满。

年羹尧回京后,居功自傲,开始飞扬跋扈,“年选”任人唯亲,对百官无礼,对于雍正也失去了往日的敬重,“只知将令不知皇上”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都说得出来,雍正必然是非常的愤怒,对于年羹尧也是非常的不满。

其次,雍正不处罚孙嘉诚,实际上就是表示了自己对于孙嘉诚所言事实的默认。

孙嘉诚说年羹尧就是京城中的奸臣,并且将年羹尧的罪状一一条陈,纵然雍正当下表现的非常气愤,但是也仅仅是罚孙嘉诚去午门外求雨。但是天命不可违,老天爷的一场雨让孙嘉诚的忠君之举得到了明示,而年羹尧则被推到了奸臣的一边,而雍正没有用妖言惑众等治孙嘉诚的罪,就是因为此时的天意都不希望让雍正掩饰年羹尧的罪过,而这也是雍正对于孙嘉诚的条陈予以了默认。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再次,把孙嘉诚安排给年羹尧,就是要给年羹尧一个警告。

雍正不处罚孙嘉诚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且将这个人安排在年羹尧的身边,就是要给年羹尧传递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也是给年羹尧的警告:你年羹尧这次回北京做的事情已经是非常过分了,不仅是群臣看不下去,雍正也看不下去,就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你要再不知道悔改,那就真的是会遭到天谴的。而雍正最希望的也是年羹尧见到孙嘉诚,就想到孙嘉诚在午门外求雨的事情,想到的君臣礼仪与为官之道,对于自己的行为有多收敛。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与此同时,雍正也是考虑到,既要在西北推行新政,又要监督、牵制年羹尧,孙嘉诚确实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雍正曾派十名大内侍卫前往年羹尧的大营,名义上是去历练,实际上就是去监督年羹尧,可是这十个人一上来就被年羹尧恩威并施的拿下,彻底失去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派遣不畏强权的孙嘉诚最为合适,毕竟,连皇上都不怕的孙嘉诚,肯定不惧怕年羹尧,必然是有话直说,给予雍正的反馈也是最为真实和可靠的。

而另一方面,孙嘉诚作为“户部第一理财能手”,专业能力极强,加之在西北推行的是“火耗归公”这样的财政方面的政策,因而派孙嘉诚去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达到雍正的目标,在治理西北财政的同时,也能整治一下西北的吏治。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而令雍正皇帝和孙嘉诚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年羹尧竟然会对孙嘉诚痛下杀手,这也直接导致了雍正开始治办年羹尧。

是不是雍正为了给惩治年羹尧找到合适的理由和借口,而故意派孙嘉诚去送死呢?当然不是,此时的雍正不希望孙嘉诚死,也不希望年羹尧死,更不会用牺牲孙嘉诚来换取年羹尧的性命。

孙嘉诚是在雍正继位后,得到雍正的赏识和重用的。当时,孙嘉诚在雍正面前公然顶撞廉亲王胤禩,批评制钱弊端,雍正不仅派张廷玉亲自上门安抚,并且更是让孙嘉诚从六品的户部管事直接升任三品都察院御史,这也让孙嘉诚对于雍正是感激涕零。

孙嘉诚的能力是雍正非常欣赏的,在与年羹尧的饭桌上就说孙嘉诚是“户部第一理财能手”,而孙嘉诚的性格虽然有些孤僻,但是人品和气节,就连张廷玉也非常钦佩。不同于陆生楠、谢济世这些意气用事、结党营私的读书人,孙嘉诚一直是向理不向人,就连见到李绂为廉亲王所笼络,他也可以不顾好友情谊,扬长而去。这些都让孙嘉诚打上了“孤臣”的标签,因而才会得到雍正的格外赏识。即便是孙嘉诚咆哮朝堂,参劾的是刚刚在西北大胜归来,如日中天的年羹尧,雍正也没有处罚孙嘉诚,这就说明,雍正本身就不想孙嘉诚死。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雍正刚刚继位,百业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朝堂之上自己信任之人又是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畏权贵、一心为公、忠心耿耿的孙嘉诚,雍正必然不是想让孙嘉诚去送死。同样的道理,对于自己的府邸出身的奴才,现在的抚远大将军、节制西北四省军政事务的年羹尧,雍正也是不会舍得处罚的,更不会说是用牺牲孙嘉诚去换取年羹尧的性命,在自身麾下本就人员匮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要一下子失去两个人,雍正断然不会这样做。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对于自己最终葬身西北,孙嘉诚必然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尽管自己和年羹尧有着天大的矛盾,尽管知道年羹尧对于自己有着极大的不满,但是孙嘉诚毅然接受了雍正的任命,跟随年羹尧前往西北推行新政。

孙嘉诚所具备的读书人的气节和为官之人的正气,是非常值得人钦佩的,他忠诚、刚正、不畏强权,这些都是他的优点,但是他过分的看重的事理而不近人情,也让他必然不能为年羹尧这样的权臣所接受。

但是孙嘉诚固有的思维观念认为自己是朝廷命官,又是雍正钦命前往西北的官员,自己的杀法去留都应该有雍正皇帝说了算,年羹尧无权也不能对自己下手,更不会不顾及雍正和朝廷的脸面而擅杀雍正钦点的官吏,因而孙嘉诚并不会因为生死问题担忧,最多也就是和年羹尧无法共荣,雍正皇帝弃车保帅放弃自己而已,将自己革职而已。而即便是年羹尧有对自己动杀念,孙嘉诚也是有着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气节,自己孑然一身,所以并不惧怕。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只是最终的结果不仅雍正没有想到,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没有想到,就连孙嘉诚自己也必然没有想到,年羹尧真的就把孙嘉诚杀掉了。而也正是因为孙嘉诚的死,雍正才对于年羹尧彻底的失望,并且由此开始了对年羹尧的治办,直至将年羹尧赐死。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自知已得罪了年羹尧,但为何还会前往西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