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作者:珺瑶婉史

一个阳光暴晒的午后,一名头戴草笠的男人正在悠闲地放羊。突然,这平静的大地上掀起风沙。风沙很快就有一羊高,人和羊的前进脚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当时是20世纪中期,男人手中的羊群是他全部的身家。宁愿把命赔在这茫茫的沙漠,也不能把羊群给弄丢,这关系着一整个家庭的死活。男人用力拽着头上的草笠,一边看着羊群,一边顶着风沙向前,缓缓地前进。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很快,风沙再次蔓延。黄沙裹挟着泥土,让一米开外的视线都模糊不清。抬头不知太阳在何处,低头不知眼前的路,该如何向前走。赶羊的男人陷入了迷茫,他已经在这茫茫的荒漠中迷失了方向。

他漫无目的地赶着羊群,在荒漠中行走。黄沙很快席卷了他原先的脚印,一时之间,脚下踩过的土地,竟不知是来路还是归途。

男人陷入了极度的恐慌,若是仍然走不出这茫茫大漠,他很有可能因为缺水断粮而惨死在荒漠之中。这时,一个人的出现,就像上天带给他的救赎,带他走出了这茫茫的荒漠。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这是一位姓白的老汉,他在这片荒漠中生存了很久。他能够懂得如何在漫天黄沙中辨别方向,在荒漠中逃出生天。昨天正巧他在这片荒漠上从事作业,碰见在荒漠中迷失的这位男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在荒漠中迷了路,姓白的老汉是一个非常纯朴的热心的人,赶忙与前面这位男人搭讪,说要带他走出这片荒漠。

姓白的老汉对迷失在荒漠中的男人来说就是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除了听信他的话,男人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选择。他在这无垠的荒漠中跟着老汉的足迹,一深一浅地走出了这片荒漠。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老汉很热心,现在迷路的男人,回到自己的家中休整。给他吃了点东西,喝了水。迷路的男人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径直地跪在地上,感谢老汉的救命之恩。从这天开始,两个人变成了生死之交。

而这位迷失在荒漠中的男人,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的父亲。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殷玉珍,出生在陕西一处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中。殷玉珍的家庭人口众多,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一个生在排行中间的女孩儿是最不容易受家庭重视的。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殷玉珍的家庭条件不是十分好,念书的机会都是留给男孩子的。英语真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也没有为他办理入学手续。认为一个女孩子应该在家里帮忙做些家务,照顾弟弟就够了,念那么多书,不也是给人家念的。

殷玉珍也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长大,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要是说殷玉珍与常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个小姑娘的手脚,特别的利索,在家里做伙计,屋内屋外都收拾得十分敞亮。殷玉珍的性格也特别好,邻里乡亲之间见面了也会经常打招呼,大家对这个小姑娘的印象都一致的好。很多人家也都想讨一个这样的媳妇,可殊不知,殷玉珍的婚姻大事早在一次酒局之中托付出去了。

自从那日的荒漠建交后,这位姓白的老汉和殷玉珍的父亲经常会面。他们俩个人做上几个小菜,摆上两壶小酒,趁着微醺一吐牢骚。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兄弟,你说我家这么穷,我的儿以后可怎么能讨到媳妇儿啊!”

白老汉一言而尽杯中的白酒,叹了一口长气,将目光拉向了远方。

看见自己的救命恩人如此愁苦,殷玉珍的父亲上前拍了拍好兄弟的肩膀。

“我家有很多女儿,我牵线搭媒说一个给你的孩子做媳妇。”

酒劲上头,两个人都没有考虑那么多。一个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难处,一个也没有考虑到别人家的难处。就在杯与杯相撞之间,两家的亲事算是说定了。

转眼到了1985年,到了与白老汉约定的两家结亲时间。殷玉珍的父亲在家中徘徊了许久,最终看到自己的四女儿殷玉珍,今年已经19岁了,正是到了结婚的年纪,他迈着大步走到自己的女儿面前。

“我给你说了一门亲事,过几日我便带你到你的夫家去看一看。”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那个年代,在农村19岁结婚是常有的事情。殷玉珍也没什么扭捏的,看着儿时的玩伴,有些人已经抱上娃了,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殷玉珍还沉浸在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喜悦,完全没有意识到父亲旁敲侧击的话中,时有时无地透露出男方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的信息。

过了几天,殷玉珍便和父亲一同启程了。前进的路上,父亲多次和他说过,男方的家里比较偏僻。可殷玉珍完全没有抓到信息的重点,认为再偏僻又能偏僻到哪去呢?

可路就像没有尽头似的,一直走啊,一直走。逐渐走出了殷玉珍的认知范围,走到一处少有人烟之地。

这里是一望无垠的茫茫大漠,而父亲说的结婚,人家只有一个用茅草搭建的茅草屋。在风沙的吹袭下,沙沙作响,房子看起来像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殷玉珍向来知道父亲偏心,但从来没有想到,父亲竟然如此讨厌自己。既然忍心将自己嫁到这样的人家中,殷玉珍满眼饱含着泪水望向自己的父亲。

殷玉珍的父亲又何尝不明白,殷玉珍眼里的每一滴泪水都在诉说着什么,他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摆了摆手,用沙哑的声音对自己的女儿说道:

“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只撂下这一句轻飘飘的话,在大漠黄沙裹挟的风中吹散得无影无踪。殷玉珍泪眼婆娑中,只看见了父亲的背影。父亲走了,连同带着她仅剩的一丝希望。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来到这处荒漠时,白老汉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去世了。此时,这个家中仅剩下了他的儿子白万祥。白万祥是一个憨厚淳朴的人。他不大会说话,幽黑的脸庞上挂着傻呵呵的笑。他摆出一个笑脸,主动和殷玉珍攀谈起来,可殷玉珍看着眼前这个素不相识的男人,气不打一处来。殷玉珍并没有搭理他,自己悄悄地躲到了一旁,用短暂的清静来麻痹自己眼前的事实。

渐渐地,殷玉珍发现这个男人对她并没有什么越矩的动作,开始渐渐放下了心里的戒备。白万祥家中的房子实在是太破了,风沙稍大一些,房屋就要重新搭建。殷玉珍看着面前忙来忙去的男人,主动上去搭了把手。两人正式开始了交谈。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缓和,但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夫妻。可这荒漠的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殷玉珍也想不明白,为何家中不止她一个女儿,父亲只把她嫁到这里来。她曾多次想要逃跑,可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这里的路太过诡异,初来乍到的殷玉珍根本对付不来。而且随身携带的水源也成了一个问题,想要回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这时,殷玉珍的父亲又来到这片土地之上。

父亲毕竟还是父亲,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愧疚。他只能把对女儿的愧疚幻化成实际行动,也从本就不富裕的家中给女儿带来了一些补给品。可看着父亲如今的惺惺作态,殷玉珍更加的气愤。因为父亲的意思是,让他不要有逃回家的想法,还是要留在这个地方和白万祥过日子吧!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后来,抑郁症的父亲患上了肝病。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学员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父女之间又哪有那么的深仇大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殷玉珍赶回来趴在父亲的身上嚎啕大哭。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别离,让殷玉珍彻底打消了从这荒漠中逃出去的想法,他决定和眼前这个憨厚的男人好好地过日子。从那天起,两人从名义上的夫妻变成了真正的夫妻。

可荒漠里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他们每天只能与荒漠中长出来的沙米维生。这里四面都是风沙,没有可以耕种的田地也没有水源。万丈高楼平地起,殷玉珍做了一个大胆的打算。她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这个地方落后的风貌。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她的丈夫家最值钱的财产就是仅有的两只羊。殷玉珍和她的丈夫开始打算卖掉家中的一只羊,用卖羊的钱采购一些树苗回来。

看着油绿绿的小树苗被搬进家中,殷玉珍夫妇的脸上也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笑容。他们顶着荒漠中炎炎的烈日,将绿油油的小树苗根植在土壤之中。汗水从脸上滑落,摔在地上溅出好看的水花。

花上了一段时间,两人终于将这600棵树苗一一中好。可刚种好树苗的第二天,荒漠中就刮起了一阵较大的风沙。风沙过后,这600棵树苗也仅残余100多颗。

殷玉珍想到了荒漠中的树苗生存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一百,但他却没想到实际折损既然是如此庞大。这100棵树苗满足不了殷玉珍想要在此地改头换貌的愿望,此时,他正面临着一个两难的纠结。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是放弃她种树的想法,继续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再拼尽全力去搏一把。殷玉珍纠结了好久,最终选择后者。她从自己的娘家借来了一些钱,然后又买了1000棵的树苗,再一次和丈夫用辛勤的双手将这些树苗一一根植在这荒漠中。

种了树还要引水。他们夫妻二人又凭借自己的双手挖了一条长达四千米的引水渠,他们用肩挑来土修建引水渠。可引水渠的长度还是不够长,封杀很快覆盖在水渠之上,让这么多天的努力又付诸东流。

这对夫妻却仍然没有放弃,他们在水区边种植防风作物。他们继续加长水渠的长度,他们想用自己的双手和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殊死搏斗。可他们太小,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他们新演的引水渠遇到更强劲的风沙,也一样被隐埋。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他们新种植的一批树苗也被消耗殆尽,上天用苦难使劲摩擦着这两个人最后的耐力。可他们两个人就像这沙漠中野蛮生长的作物一样,哪怕条件艰难也要用力活出色彩。他们十分坚韧,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要在这里种上树木的想法。

他们夫妻二人眼看家里的存款消耗殆尽,又出外务工。这两人也奇怪,他们只要一口饭,从不收取劳务费,这些劳务费都被他们换成了树苗。

一棵树苗不够那就用百棵树苗,百棵树苗不够那就用千棵树苗,千棵树苗还是不够那就用万棵树苗。坚持就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们两个有一句至理名言:

“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哪怕刚刚生产完孩子,殷玉珍也依然奋斗在第一线。他仍然和丈夫坚守在一起,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过了不久,殷玉珍在此怀孕了,这是她和她丈夫的第二个孩子。但英语正确,没思考那么多,哪怕肚子里有一个崭新的生命,她还与这风沙做着殊死的搏斗。

可他的身体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折磨,孩子也经受不住了,在陪伴母亲补酒之后,还没能睁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他就又离开了。孩子没了,但殷玉珍不能倒下。他反倒还开解自己的丈夫,让她与她共同坚持为这片荒漠做出改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树苗里总有一些争气的。它们在这风沙中扎根,他们抵挡住新的风沙,拒绝荒漠继续蔓延。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15年的时间里,殷玉珍和她的丈夫共计种下40万亩的沙地。而这里的环境,因为这两个人的坚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也得知此消息,国家表彰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特地授予她各项荣誉。好的消息也会向国外传播,殷玉珍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这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却和很多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的诺贝尔和平奖挂上了一丝勾连。

1985年一陕西女孩嫁到沙漠,几次想逃未成功,15年后国家给她颁奖

生的漂亮不如活的漂亮。人生给了殷玉珍各种磨难,但她始终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依靠自己的双手,就能够活出自己想要的璀璨人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