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探访部分村(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如何担当作为——握紧“接力棒”跑好新征程

作者:舜网
探访部分村(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如何担当作为——握紧“接力棒”跑好新征程

鹁鸽崖村(时晔然摄)

对于乡村、社区来说,“两委”班子换届关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接力棒”的有序交接。选对人、走对路更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任“两委”班子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他们如何履职尽责、担当使命,握紧谋篇布局、推动发展的“接力棒”?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村(社区),看他们如何在新的时代征程中,跑出不负韶华新速度,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探访部分村(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如何担当作为——握紧“接力棒”跑好新征程

孙耿街道薛家村幸福院。(张群 摄)

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

“我们与鲁商集团合作开发的三产融合项目正有序推进,在新一届‘两委’班子带领下,画好乡村振兴的‘同心圆’。”近日,在历城区彩石街道东泉村会议室,村党支部书记高文勃正和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一起规划着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工作干得好不好,就看班子作风硬不硬、党员意识强不强、服务群众好不好。新班子上任后,我们立即对班子成员提出了要求。”高文勃介绍。据悉,该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前往外地考察,边学习、边探索,谋划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同时,该村还积极引进人才,补齐人才短板,本次换届选举,一名26岁大学生成为村委委员、乡村振兴工作专员,为村子发展注入年轻血液,进一步提升了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

目前,经过前期谋划,该村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有了清晰脉络——与鲁商集团合作开发三产融合项目,以“深山遇见老济南”为主题,重拾东泉文化、复兴东泉商街,演绎老济南老屋傍清泉、小巷石阶的惬意生活,并且在项目中植入文旅、康养、观光农业三大产业,联动内部文化资源与外围生态资源,形成特色产品体系。

“下一步,东泉村将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资源,对三产融合项目进行专业规划设计,重点规划建设东泉村康养度假旅游园区,通过鲁商国欣文旅集团产业资源的进驻,推进项目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国家城乡融合先行试验区样板和‘田园历城’‘四个一’工程精品示范项目。”高文勃说。

服务不断档 践诺零时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别看社区都是些年轻人,办起事来真‘老练’,才几个月时间,社区停车难、非机动车乱停放、卫生死角之类的‘难治病’都给解决了。”12月9日,历城区洪家楼街道鑫达社区居民刘女士高兴地说。

换届结束后,鑫达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迅速投身到解决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中,务实担当,力求当好百姓贴心人,实现换届服务不断档、践诺零时差,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鑫达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椅子还没坐热,就接到居民反映辖区梧桐树枝叶杂乱,不仅影响了居民采光,还压到电线,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该社区立即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修剪,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焕然一‘鑫’”行动,对辖区内的垃圾与杂物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常态化打扫小区道路、绿化带,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将被动解决问题变主动发现问题,从营造洁净美的社区居住环境入手,迈开履职第一步,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为更加精准聚焦居民需求,该社区还开展了“鑫”愿便利贴活动,协调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道路坑洼不平、污水管道堵塞、落水管漏雨等多项问题,真正办实事、解民忧,用实际行动引导居民树立爱“鑫”理念,增强居民归属感和满意度。

“通过走访了解到,居民普遍希望社区能有一处学习阅读、聚会社交的公共空间。”鑫达社区“90后”党总支书记辛亭霖介绍,“为此,我们社区联合双报到单位,利用一处闲置的小屋,共同打造了‘红鑫小屋’,并在小屋内设置图书角、健康角、共享角、‘鑫’愿树等,并利用‘红鑫小屋’开展了社区控烟、一盔一带、垃圾分类、居民普法、防范诈骗等主题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该社区不断深化“红鑫向党真情为民”党建品牌内涵,通过探索“五心”工作法,激发辖区党群内生动力,打造“五心”社区,构筑党建和社区治理新格局。

瞄准居民关切事接续奋进提升群众幸福感

“我们村新建的幸福院明年1月1日就能投入使用了。”起步区孙耿街道薛家村党支部书记周峰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商量着把村里3名独居老人暂时接到幸福院来居住,安排专人为他们提供服务,确保老人安全温暖过冬。”

周峰口中的幸福院是该村今年重点打造的项目,规划娱乐室、食堂、宿舍、康复室等20个房间,配齐棋牌桌、健身器材、家电、餐具等,能够满足老人日常吃住。同时,该村还在幸福院设立“理发角”,由村内志愿者为有需求的老人免费理发。“我们还在二楼打造了青年之家和四点半课堂,方便村里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安全和课后辅导问题。”周峰说。

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该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在人居环境提升上下足了功夫,建立起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两委成员分片、党员包户共抓治理的良好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3次,种植绿化树560棵,疏通老旧管道、沟渠450米,安装下水道出水口2座,切实改善了村居环境。

在干好当前工作的同时,薛家村还积极谋划了五年工作计划和明年工作打算:在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基础上,对全村3500余米的沟渠进行清挖整理,设置放水闸,为农田灌溉打下基础;充分发挥好青年之家的作用,成立孙耿街道薪火行动薛家村青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努力提升全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践行“三变”改革让全体村民参与村子发展

“鹁鸽崖大变样了”,这是章丘区文祖街道鹁鸽崖村周边村民路过该村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咋变样了?变成啥样了?

进入鹁鸽崖村,远远地就能望见矗立在山头的四个大字“穷则思变”。“这几个字不是形式,而是思考、是鞭策,是赶着我们干事创业的‘力量’。”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有虎说。“村庄景观化,景观经济化”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只见村内河道护栏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鸽子,或飞翔或觅食;街道两侧,之前村民的破旧自行车、废旧轮胎、碎砖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小景观;村里的玻璃栈道已初见雏形,过不了多久就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村里变化最大的不是景观,而是老百姓的思想观念。

前两年,每到麦收时节,大街上就会铺满撒开的麦子,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群众意见特别大。今年麦收,村里没有一户在大街上打场晒粮的,街道干净整洁,丝毫看不出是麦收季节。这看似微小的变化,实质上是村民长久以来生活习惯的一个大改变,而这种改变的背后,是村民自觉维护村里环境意识的提升。

此外,最让村民自豪的,是近年来村里通过“三变改革”,激活了发展要素,思想“活”了起来,资源“活”了起来,今年该村的收入要比去年增加三倍,达到100万元以上。

鹁鸽崖村头还有一处标志性建筑,是村里自己设计的一个高七米的鸽笼,里面养着几百只鸽子,名曰“凤还巢”,寓意村子环境变美了,让外面的游子回家创业、回家看看,这是小山村的呼唤。今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目前也有了发展的新思路:“村子要发展,不能只靠国家的政策,要通过‘三变’改革让全体村民参与进来,共同建设我们村子。”张有虎说。

先行先试打造社区治理服务新样板

王河社区位于济阳区崔寨街道东北部,是为改善黄河滩区花二和东辛两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所建设的新型社区。作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试点单位,在新一届“两委”班子确定后,该社区明确了在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综合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后续安置社区回迁提供样板。

从村委到阵地,捅破群众沟通交流“窗户纸”。王河社区今年新一届“两委”班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集聚公共服务、党群活动等服务事项,综合辖区各个领域党组织活动阵地,并将其作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外延,解决社区服务阵地匮乏问题,真正发挥基层党建“指挥棒”功能,让社区治理工作更接地气、更聚民智。

从滩区到社区,构建社区群众居家“养老院”。在前期社区老年餐厅顺利试用的基础上,王河社区为辖区内70岁以上老人提供成本价就餐服务,同时配合社区书画室、棋牌室等文体活动场所,满足老年人群体基本生活所需,创出以家庭居住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服务为依靠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社区内为退休在家、身体不便的老年人群体构建社区居家“养老院”。

从大队到网格,打造志愿服务团队“蓝精灵”。王河社区以迁建前的村大队为基础,将全部楼栋划分为若干网格,而身穿蓝色马甲、活动在网格区域内的志愿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蓝精灵”。该社区还计划把网格化模式作为创新社区治理、维护辖区稳定、服务社区群众、创建平安社区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网格化组织体系、队伍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线上线下融合、政府社区配合、社区群众结合的工作模式,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真正让群众的需求在家门口得到满足。

盘活土地 致富百姓“让庄铺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平阴县安城镇让庄铺村,庄铺人家生态种植合作社正运转得红红火火。合作社4座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已经种上了草莓,只需打开手机按下降键,棚上的“保暖被”就会慢慢下降,为草莓穿上“小棉袄”。在智慧农业方面的探索,生动地体现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让庄铺智慧”。

2019年,让庄铺村成立了庄铺人家生态种植合作社,今年该合作社收益达到35万元,为群众分红近17万元。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就更能凝聚壮大合作社的合力。此时,该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便开始考虑如何盘活村民的闲置土地,致富一方百姓。

在迈向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让庄铺村“两委”结合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提到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作出了适合让庄铺村发展的工作规划。

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下,让庄铺村过去采取“节会经济+电商直播”模式,使电商成为特色产业的“催化剂”,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下一步,合作社计划在县城中心的银座商城附近开设‘安城农产品形象店’,提升品牌价值,让安城农产品品牌走出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忠超说,“同时,依托2020年底成立的安城镇安丰源联合社,顺势将劳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发展壮大,实现联合社、劳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各村合作社并驾齐驱的局面。”

下一步,让庄铺村还计划围绕“山、水、林、田”等旅游生态资源基地,以合作社为主体,以农业为引领,以农旅融合为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使合作社成为集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农业休闲、亲子娱乐、农科示范、科普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本报记者 李小梦 张敏 时晔然 冯经伟 张群 实习生 田梦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