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36岁,我平安落地,至少一段时间里,我不再是走钢丝的人”。

这是脑瘫诗人余秀华在《离婚证》这首诗中的真情流露,婚姻对她而言仅仅是坟墓,无关爱情。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不懂爱、不会爱,稀里糊涂地结婚恐怕是余秀华这辈子做得最后悔的决定。幸好,她及时悬崖勒马,从中解脱了出来。

自幼脑瘫,赋闲在家

1976年,余秀华出生于湖北省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出生时由于倒产脑子大量缺氧导致了严重的脑瘫,落下病根儿,走路、说话都不太利索。父母为她的这个毛病操碎了心,四处寻找乡间良医为她治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可是依然没有治好病。

因为说话不利索,脑子也不太灵光,余秀华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在学校还经常受到同学们三番五次地嘲笑和戏弄。渐渐地,余秀华就不想去学校了,她想要躲在家里,逃避这一切。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最终,母亲还是坚持让她读完高中。于是,高中毕业后余秀华就回家做农民了,整日浑浑噩噩,不知道做什么。她也曾萌生过进厂打工的想法,可人家一看她这副不太正常的样子,纷纷把她拒之门外。

向婚姻低头,被丈夫嫌弃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转眼余秀华也二十多岁了,也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母亲便托媒人给她说了一门亲事,男方伊世平比她大了整整一轮儿,毕竟谁也不愿意娶一个脑子患有疾病的女人。

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也很少接触男人,余秀华并不懂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与伊世平结了婚。母亲告诉她,婚姻就是两个人搭伙儿过日子,别想太多,一天天地也就过去了。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可是现实却残忍得多,没有爱情的基础,余秀华的婚姻生活一片狼藉。丈夫从来不体贴谅解她,反而时常恶语相向。

余秀华有时吐字不清楚、结结巴巴,丈夫便凶狠地骂她,让她闭嘴;她不小心摔跤,丈夫就站得远远地看笑话,甚至嘲笑她怎么这么笨拙;和朋友一起吃饭时,丈夫也全然不顾及她的面子,直接当着朋友的面讽刺她的长相和脑瘫病。

余秀华心里很难过,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如果婚姻只能是把枷锁,束缚她的灵魂和自由,那么她宁可不要。她坦言自己的后悔,想要脱身,大不了一了百了,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母亲是那个年代每一位目光狭隘的农村妇女的缩影,她不停地劝余秀华要忍耐,这一辈子也就过去了,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母亲的话并没有给予余秀华半点儿安慰和支持,她反而更加迷茫困惑了,身边的一切似乎都是矛盾,凌乱不堪,可她也不知该如何去反抗。

辛苦耕耘,埋头写诗

后来,丈夫选择外出打工,把余秀华一个人丢在了家里。余秀华闲得无聊,开始读一些书,读书可以排遣她内心的孤寂,安慰她那无处安放的灵魂,带给她些许慰藉。

读着读着,余秀华对于生活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感悟,她想到自己的未来,想起书中写到的诗和远方。

“不然我也来写诗试试看吧?”

夜深人静时,余秀华这样问自己。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说话的巨人不如行动的矮子,说干就干,余秀华根据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亲身体验,用一首首诗歌来抒写她内心的躁动与各种复杂的情感,那是对自由的向往,对爱的欲望,是那样的真实。

因诗翻身,回归自我

也许是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在她的众多作品中,写得最多的还是爱情诗,“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她在诗中是一个丰富复杂、个性鲜明、追求爱欲的女性形象,总是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通过创作诗歌,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东西有人喜欢,被别人赞同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自从诗作受到人们的欢迎后,余秀华更加醉心创作了。许多出版社也纷纷找上门来,向她抛出橄榄枝,余秀华的生活渐渐有了盼头。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靠着写诗赚来的稿费,余秀华更有底气了,那些钱足以支撑她离开丈夫、和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她向丈夫提出了离婚,想要结束这段只有痛苦的婚姻生活。

可他的丈夫怎么会轻易放过余秀华这棵“摇钱树”呢?自己是农民出身,进城打工干活,每天累死累活也就赚那么一点点钱,而余秀华一下子有了名气,随随便便就能赚他好几倍的工资。

于是,丈夫恶狠狠地威胁余秀华说:

“你这刚刚出名就想撇开我,一个人去过好日子,信不信我让你身败名裂。”

余秀华根本不吃这一套,这些年来所受的屈辱都历历在目,只要能离婚,她什么也不怕。于是,余秀华霸气回应道:

“这样,如果你现在就回来跟我签字离婚,我给你15万,如果你一直拖延下去,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你,你自己掂量吧。”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15万对他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伊世平喜出望外地买票回家了,两人立刻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从此分道扬镳。

一想到以后的日子里可以专心写诗,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诗歌被人喜欢、被人记住,余秀华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和喜悦。

结语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真正好的婚姻关系是夫妻二人同呼吸共心跳,一起去对抗世界的风风雨雨,迎接美好的未来,而不是让婚姻变成束缚的枷锁,勒得人喘不过气来。

农妇余秀华:因写诗成名,用15万甩掉“糟糠之夫”,如今如何了

虽然从小就患有疾病,但幸运的是,余秀华最终能从不可靠的婚姻关系中解脱出来,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生活虽苦,但我们可以努把力,活成自己的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