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并赐丹书铁券,为何大臣并不开心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喜怒无常,是个薄情寡义、喜好杀戮的皇帝。这些人对朱元璋的印象,大多来自清朝人撰写的明史,出于古代特殊的“爱国”思想,在史书中“贬低”前朝皇帝,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实只要多了解明朝正史,就会知道,朱元璋并非众人印象中那样,只知道杀人。他反而是个心胸开阔,还时常与大臣开玩笑的皇帝。

明朝有个开国功臣叫汤和,正史上记录的,他和朱元璋之间的互动,恰好能够证明朱元璋的真实性格。

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并赐丹书铁券,为何大臣并不开心

一、背景介绍

汤和字鼎臣,是今安徽凤阳人士。他和朱元璋是同乡,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当初玩耍的时候,两人就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每次都是汤和指挥,而朱元璋负责出战。史书记载“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

长大后汤和参加了起义军,他就写信给儿时玩伴朱元璋,推荐朱元璋也来参加起义军。朱元璋来到部队,由于表现出色,晋升为汤和的上司。当时很多人对朱元璋不满,都不愿意听他的号令,只有汤和对他言听计从,支持他的任何部署。

就这样,汤和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直到后来建立明朝。在此期间,汤和屡次立下大功,更是多次击退张士诚。后来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来袭,汤和赶来援救朱元璋,光是此战就杀敌无数,并且生擒八千人。

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并赐丹书铁券,为何大臣并不开心

二、错失开国公

按理来说,汤和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本应得到奖赏,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他加官进爵也是理所当然。可是汤和并没有当上开国公,原因也是令他哭笑不得。

当时汤和奉命镇守常州,他开始逐渐“膨胀”起来,常常喝得烂醉如泥,还犯下不少错。更夸张的是,他竟敢向朱元璋提要求,遭到对方拒绝以后,汤和便记恨于心。汤和借着酒意说:“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意思就是我如今镇守这座城,就像坐在屋脊上一样,左右为难。

朱元璋原本对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听了此话也是火冒三丈。不过念在汤和多年来的功绩,朱元璋并没有责罚他,而是派他去剿灭陈友定,汤和也不辱使命,擒获了陈友定。史书记载“进拔延平,执友定送京师。时洪武元年正月也。”

虽然将功赎罪,但朱元璋还是没消气,就这样,汤和没有当上开国公。其实朱元璋并没有错,汤和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过分了。要说以前两人是朋友,随便开玩笑都可以,但如今朱元璋是皇帝,汤和这样做,无疑就是在挑战皇权了。要不是念在他有功,汤和恐怕早就成为刀下亡魂了。

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并赐丹书铁券,为何大臣并不开心

三、终于升职

朱元璋当了皇帝,很多事自然不能像小时候一样视而不见。而汤和也是个聪明人,经过上次的事以后,他知道朱元璋对他仍有意见,于是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到了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汤和为信国公,谨言慎行这么多年,他也总算是升职了。史书记载“十一年春,进封信国公,岁禄三千石,议军国事。”

朱元璋不仅册封了他,还决定赐其丹书铁券,这可是作为大臣的无上光荣,但汤和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并赐丹书铁券,为何大臣并不开心

四、记过文书

原来在皇帝赐的丹书铁券上,记录了汤和在常州犯的过错,史书记载“其封信国公也,犹数其常州时过失,镌之券。”也难怪汤和开心不起来了,原本象征着荣誉的丹书铁券,现在变成了记过文书,不得不说,朱元璋也真是“皮”了一把。

五、得以善终

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开始忌惮开国功臣的势力,徐达、李文忠相继死了,太子朱标也死了。朱元璋立皇孙朱允炆为太子,但是朱允炆势单力薄,这些大臣手握大权,这让老朱怎么睡得着觉。

汤和又怎会不知朱元璋的心思,毕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于是汤和赶紧递上折子,称自己年事已高,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一听很高兴,赶紧答应下来。但这时倭寇经常骚扰沿海一带,朱元璋便对汤和说:“你虽已年迈,但这次还是替我去一趟吧。”

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并赐丹书铁券,为何大臣并不开心

一年之后,汤和回京复命。朱元璋为他盖了新房子,并赏赐“赐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钞三千锭、彩币四十有副”让汤和得以安享晚年。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从内心里,还是想杀掉汤和的,只是汤和太聪明,他没能找到合适的借口。我认为这只是在“黑”朱元璋。

因为根据史书记载,汤和告老还乡之后,曾多次生病,每次朱元璋都十分担心。一旦汤和好转,朱元璋就派人接他来京,每次都赏赐众多黄金、布帛等等。后来汤和病重到无法讲话,还一个劲给朱元璋叩头,朱元璋见状泪流不止,史书记载“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

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并赐丹书铁券,为何大臣并不开心

汤和去世以后,朱元璋追封其为东瓯王。虽然汤和没有当上开国公,但最终成为异姓王。这一切不但反映出他的睿智,也印证朱元璋并非滥杀无辜之人。确实有很多开国功臣,最后都被朱元璋处置了,但仔细想想,如果他们也像汤和这样明事理,还会有那样的下场吗?

(参考文献《明史·汤和传》《明史纪事本末》《读史方舆纪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