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如今我们的文化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很多国外人看到华人,第一印象就是中国功夫和中国美食。中国功夫可以说是刚柔并济,但是如今我们看到的中国功夫大多数是花拳绣腿,并没有阳刚之气。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学习武术,但是中国人却担心自己孩子吃苦,不愿意他们学习中国的功夫。众所周知,武术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危急时刻也是打击敌人,保卫个人和他人不收侵害的一种手段。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

近年来,中国功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武术的战斗力屡遭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传统武术是舞蹈,根本没有防身克敌的功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其实在古代中国武术经历了四次劫难,如今我们看到的“花拳绣腿”的功夫,其实跟这几次遭遇是离不开的。下面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究竟是哪些朝代的政策改变了习武之人的锻炼方式。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

第一次危机出现在秦朝。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帝王,自从秦国灭掉六国以后,就开始严格禁止民间修炼武术。秦始皇甚至把民间的兵器全部收走,最后还制造了12个金人警示国人。不过由于秦朝的通知时间非常短暂,这一次的禁武令并没有带来特别的影响。不过这也为后世帝王的通知指明了反向。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

第二次危机出现在宋朝。众所周知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此人原本是前朝的武将。赵匡胤手握兵权,属下人知道他的野心,于是就使用“黄袍加身”的方式,逼迫赵匡胤造反。赵匡胤执掌王位以后,采取了很多禁武的措施。他使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完美解决了那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军事人才。赵匡胤知道自己是武将造反夺取的天下,于是他主张“重文轻武”,借此来遏制那些封疆大吏。可是他没有想到外族正在磨刀霍霍,这种正常也导致了宋朝出现了“国无大将”的尴尬局面。宋朝的江山渐渐在外族的蚕食下,最终走向了灭亡。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

第三次危机出现在元朝。蒙古族作为一个本属于中原地区的异族,他们对于中原的统治非常小心。为了方面统治,他们把国民分成了四个等级,汉族位于最低等级。元朝也非常注意管控兵器,民间的习武之人更是遭到了严厉的打击。禁武令其实只是一个幌子,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元朝皇帝的昏庸治国方式,最终也难以将帝国维持下去。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

第四次危机出现在雍正年间。。雍正四年,清廷下了道著名的“禁武令”圣旨:禁止民间人士佩戴刀剑行走,禁止百姓拳斗,禁止民间擂台较技,违者依律重处,擂台死伤按杀人论罪。这一时期也是文字狱兴起的开端,清朝对于文武人士的打压力度是空前的。满族人的很多政策也是强制实行的,比如说留辫子,穿满族的服饰。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
中国功夫经历了四次“危机”,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令人惋惜

其实早期的中国武术还是很有战斗力,非常接近于实战,甚至可以说是招招致命。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武术遭到了多次打压,如今演变成花拳绣腿,也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