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帝王帽子前的珠簾,作什么用呢?

过去帝王将相的冕冠,虽不准确,我们还是叫"帽子"比较通俗,按照等级,前面有数量质地不等的珠簾,实际上叫"旒"。皇帝戴的帽子,俗称平天冠,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

这些珠簾在眼前晃悠,既遮挡视线,又不利于行动,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帝王帽子前的珠簾,作什么用呢?

其实,这些被称为"旒"的珠簾,是提醒帝王将相不要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看到的未必是真相,不仅要多看,还要多动脑子思考,要看到"远方",考虑长远。

帝王帽子前的珠簾,作什么用呢?

除了"毓",帝王及大臣帽子的两侧,也就是两耳附近还各缀着一块玉石,称为"充耳",也就玉耳塞,作用是随时提醒帝王和大臣,不要听一面之词,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同时也提醒帝王将相要坐有坐样、站有站样,一偏就会打到耳朵。

帝王帽子前的珠簾,作什么用呢?

可见,我大中华自古以来就贵有自知之明,相应地就有一种形式的东西体现在礼制冠服上,但后来却只作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到了清朝,连这形式也不要了,帽子上的顶带花鸰成了表示官衔大小的顶子,悲哉!

壹点号 悠然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