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第一本让我觉得如鲠在喉的小说,带着出于对黑暗面的好奇心和接受不了这样人设的恶心看完,挺毁三观的,转折也大,很多地方写了对女性的贬低,女性目光短浅眼里只有爱情,想困住男人,而男人的灵魂则是自由而伟岸的…斯特里克兰这个角色塑造地让人唾弃。
有一些同学说不能用所谓的三观去评论文学人物,人是很复杂的,但是现在很多人一言以蔽之,渣男,人渣。我觉得,他挖苦嘲讽别人,并不是为了损别人,而是他就是那么认为的,而且他说出来了。从始至终这个人都是很纯粹的,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人没有心啊,朋友那么帮他,他还……对不起,所有的世俗观念,道德观念,这些人家通通不care,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艺术追求,仅此而已。他的行为确实是与社会观念相悖,你们也没有必要去在人性的角度去抬高这个人物,同学们认为是过度解读。
他活着的目的是追求艺术,但他伤害了别人也是事实,如果说是用所谓的三观解读,那么所谓的艺术也只是娱乐的工具,作者赋予了他这些,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角色,不可否认的是他追求的精神,但他与社会观念相对也是事实,每个人的观点不同,那读者完全可以去批判他的行为。
我想很少会有人抬高他。我们看书,本就是旁观者,我们读书开阔视野,提高认知,自我印证。所谓的艺术,是不是被过分抬高了呢。你说他纯粹,我赞同,但只能赞同一点点。很决然的抛弃世俗,不为外物所动。除了他心中对画的追求之外无欲无求,那我非常赞同他的纯粹。但他并不是。帮助他的那个人呢,我认为他才是最纯粹的,他连老婆都给他,这不比主人公纯粹吗。想到这,我免不了世俗的嗤笑他一下。或许这本书不是给中国人看的。但同学是用这样一个角度去看:讲的是斯特在世俗和理想之间的挣扎,看到的是一个被世俗所牵绊在世俗里挣扎饱受煎熬的灵魂,可以说是对女性的贬低,也可说是对世俗的蔑视,对臣服于自身欲望的憎恶,为了热爱理想和自由去解脱世俗的牵绊,甚至在充满世俗的世界里挣扎是很多人没法做到的,能理解这一点,同学觉得更多是让人钦佩。
首先在世人的眼里,他是应该幸福的,他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可是他和她妻子并不相爱,因为就算他妻子派人去找他也只是当心自己在自己所生活的圈层里名声不好。试想一下,当你的不喜欢的人将就的人在一起,你眼中的家庭是否对你来说是种束缚,事业是否同样如此?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有放下一切,去追寻自己的远方去追寻自己灵魂的故土的想法,只是很少人真的有勇气去做。再这样一种束缚下,心里埋藏的热爱会愈发强烈,就行被金笼所困住的鸟儿,所以才会有“不得不去画画的”的疯狂的念头。
本书结尾我都没看,也过于烦人。读这本书如果需要像主人公那样摒弃自我的情绪和伦理,那看他的意义在哪里。我看着本书只会更加激发我的愤怒,还有就是对这些所谓的艺术家鄙视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