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诚“三昌将军”的耻辱怎么来的?为什么说他很委屈呢?

陈诚“三昌将军”的耻辱怎么来的?为什么说他很委屈呢?

陈诚一生追随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成立之时,他就是蒋的心腹,而且有小委员长之称,之后创建了“土木系”,后来他在台湾主政,在民生、军事、经济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去世时他也得到了极高的礼遇,周总理曾为其盖棺定论:陈辞修是一个爱国的人。但陈诚的一生并不是十分完美的,至少他有过“三昌将军”这一耻辱,或者说,是别人硬加给他的。

1940年,枣宜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利、宜昌被牢牢控制在日寇手里而宣告结束,跟其他几乎所有的作战一样,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到了全面总结这次战役的经验教训、奖赏有功人员、惩处作战不力的官兵的时候了。

如果能够本着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态度,对战役的失败进行公平全面的检讨,这自然是好事。然而,自国民革命军正式成立以来,这支军队就一直派系林立,高级将领由于分属不同的山头而彼此无法充分信任和合作,出了问题相互推诿,有了功劳总想占为己有,以至于战后的检讨往往会变成攻击异己的利器,制造出很多新的麻烦。

陈诚“三昌将军”的耻辱怎么来的?为什么说他很委屈呢?

因为丢失了宜昌,再加上自从淞沪抗战结束以来,陈诚在担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的时候,先丢失了武昌,继而丢掉了南昌,使得武昌、南昌、宜昌三座带“昌”的重镇都被日寇从他手里抢走,被人们送了一顶“三昌将军”的帽子。

那么,“三昌将军”这顶耻辱的帽子是不是应该戴在陈诚头上呢?

先说宜昌

根据这次战役的作战进程,按照指挥体系及其作战序列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进行划分,枣宜会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领下进行的在宜昌陷落之前的所有作战行动;

第二阶段:在第6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指挥下各部围绕保卫与收复宜昌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宜昌确实是在陈诚手里丢掉的;当宜昌落入日寇手里后,陈诚曾组织多次反攻,却无法收复这一陪都的重要门户,他应该为此承担很大的责任。

但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襄阳丢失后,对日寇的行动企图判断失误,逼迫郭忏将守卫宜昌的第75军和第94军全部调往襄阳,致使宜昌成了一座空城,使得陈诚在接手宜昌保卫战的时候,中国军队失了先机。

结论就是:宜昌的丢失决不能由陈诚一人负责,要打板子,至少,李宗仁的屁股上挨的板子也应该跟陈诚一样多。

陈诚“三昌将军”的耻辱怎么来的?为什么说他很委屈呢?

那么,武昌和南昌的丢失究竟与陈诚有多大关系呢?

不错,这两座城市丢失的时候,陈诚都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指挥这两个方面的作战行动。可是,在武汉会战中,第5战区与第9战区共同承担了保卫大武汉的责任,第9战区在抗击日寇的作战行动中,甚至比第5战区打得还要精彩。万家岭大捷,就是第9战区旗下第1兵团司令薛岳打出来的。陈诚拉起来的第18军在这次作战中,虽说不是主力,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放弃大武汉,是国民政府的既定方针,目的在于保存抗战实力,以便与日寇持久作战。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失去武昌,又怎么能让陈诚承担责任?至于把丢失南昌的责任推给陈诚,就更扯淡了。那时陈诚虽说名义上仍然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却早已不在其位,而是由薛岳代理第9战区司令长官,具体指挥第9战区所属各部的作战行动。

如果把丢失武昌、南昌、宜昌三地的责任都怪到陈诚的头上,那他真的是很委屈了。

陈诚“三昌将军”的耻辱怎么来的?为什么说他很委屈呢?

事实上,即使陈诚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也没有能够使得这次检讨会真正地公平公正,反而因为宜昌是陈诚丢失的这一表面上的不可更改的事实,致使陈诚成了何应钦等人攻击的主要目标。

军事委员会派来负责检讨的人是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此人与李宗仁同是桂系军队的首脑,跟李宗仁关系非比一般。他的到来,是不可能检讨到李宗仁头上的;但他也深知陈诚与蒋介石的亲密关系,一样不能公开地指出陈诚存在的问题。

白崇禧来到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老河口后,立即召开枣宜会战检讨会议。会场设在老河口南郊之杨临铺,参加会议者有李宗仁、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部分高级幕僚与各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师长以上人员。

陈诚“三昌将军”的耻辱怎么来的?为什么说他很委屈呢?

检讨会有一套固定的程序,首先由白崇禧代表军事委员会训话;紧接着,就是各集团军总司令以及军长、师长报告作战经过、经验教训以及部队现况;随后,李宗仁传达了枣宜会战功过奖惩命令:

第39军刘和鼎部多数主官记功;

第11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调任预备集团军总司令职务,第11集团军番号撤销;

第41军第122师师长王志远押解重庆交军法审判,其余部队主官受记过处分的也有多人。

之后,遵照军事委员会的命令,陈诚在三斗坪召开第6战区全体将领会议,对这次作战经验进行总结。有第5战区检讨会在前,陈诚照此办理,对作战人员按照功过进行赏罚:

第75军军长周岩作战有功,升任第26集团军总司令;

第26军军长萧之楚作战不力,免去军长之职,遗缺以该军第41师师长丁治盘继任;

第2军新33师师长张世希等作战不力,押解重庆交军法审判。

陈诚“三昌将军”的耻辱怎么来的?为什么说他很委屈呢?

何应钦看到陈诚的惩罚名单中,既没有对第18军将领有任何处分,更没有对陈诚自己应该担负何种责任作出说明,马上跳了出来,四处煽风点火。陈诚依仗蒋介石做靠山,对何应钦等政敌的一切行动根本不放在心上。

可是,半年之后,陈诚觉得长期下去势必会对尔后的抗战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平息事态,只有牺牲下属,就将江防司令郭忏以“失守宜昌”的罪名撤职,交军法审讯;第18军军长彭善撤职。不过,陈诚并没有让自己的亲信吃亏,随后,他把郭忏收拢到第6战区担任参谋长,彭善则调任湖北军管区中将参谋长。

资料来源:《第十八军抗战风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