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逃跑的陆战一师每小时前进300米,团长:这五天五夜真是一场噩梦

1950年12月4日,美军陆战一师5团和7团突破了志愿军的层层包围逃到了下碣隅里,7团团长利兹伯格喜极而泣。从柳潭里出发到下碣隅里只有22公里,他们整整走了77个小时,平均每小时只能前进300米。尽管在这条路上美军又伤亡了1500人,但好歹是逃出来了,他不由得佩服起史密斯师长要7团1营离开公路的战术。史密斯师长是非常小心谨慎的人,在战前他就赌上自己的前途,非要在下碣隅里修建一个简易机场,理由是“可以运送给养和运走伤员”。他的上司、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奇怪的看着他问:“难道会有伤亡?”

逃跑的陆战一师每小时前进300米,团长:这五天五夜真是一场噩梦

美国动画片《长津湖》中将志愿军刻画成鬼魅,可见心里阴影有多大

事实证明,下碣隅里的机场正是陆战一师得以逃脱的关键所在,没有这个机场,陆战一师的人一个也到不了兴南港。从这个角度看,说史密斯挽救了整个陆战一师也不为过。除了修建机场外,他还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要求陆战7团1营离开公路行军。

志愿军认为,美军只会在公路上作战,以往的经验也证明,离开了公路,美军就是死路一条。但这次史密斯师长却要打破常规,他命令7团1营离开公路,像志愿军那样以越野行军的方式直插德洞岭,这的确出乎了志愿军的预料。

逃跑的陆战一师每小时前进300米,团长:这五天五夜真是一场噩梦

撤退中的陆战一师

1营留下了全部伤患,又加强了一个连,全体士兵带上双份弹药和4天的口粮,每人还背了一枚迫击炮弹就发出发了。当天的温度的零下24度,他们才出发不久,挡在他们前面的就是141.9高地。这个高地早就被志愿军占领了,前进的路被截断了。

营长戴维斯很快收到情报,高地上的志愿军已经三天没有任何补给了,就算不饿死冻死,幸存下来的也不会有什么战斗力。再加上是白天,美军可以得到天空中支援,戴维斯决定强攻这个高地。然而情况却出乎他的意料。在飞机、榴弹炮和迫击炮的支援下,1营从清晨一直打到中午,又从中午打到下午都没能拿下高地。尽管整个高地都笼罩在浓烟和大火中,怎么看都不可能有活的生物,但每当美军接近时就会被猛烈的手榴弹打下来。

逃跑的陆战一师每小时前进300米,团长:这五天五夜真是一场噩梦

手榴弹是志愿军少有的重火力之一

得知消息的利兹伯格急了,他对戴维斯吼道:不能按时打开德洞岭这个锁,整个一师都要完蛋。戴维斯又组织起最后的进攻,他把4个连近900人全部投了进去,又加强了飞机和榴弹炮的支援,终于在晚上七点三十分占领了141.9高地,阵地上的志愿军全部牺牲。

打了胜仗的戴维斯高兴不起来,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伤亡惨重,看到被汗水湿透衣服的士兵们,他知道如果在野外过夜,这些人一定会被冻死。于是他决定向志愿军学习,夜间行军。从来没吃过苦的美军叫苦不迭,不断有人掉队,不断有冷枪射来。一发子弹擦过戴维斯的头皮,差点把这个未来的少将打死。他在日记里写道:到处都是中国人的工事和冷枪,严寒让人麻木。我刚刚躲在雨衣里辨明了方向,掀开雨衣就忘记了要干什么,不得不又重来一次。但我们的行动真的起到了作用。

逃跑的陆战一师每小时前进300米,团长:这五天五夜真是一场噩梦

风雪中等待撤退的陆战一师

2日拂晓时分,1营到达了德洞岭。他们同样遭到了志愿军的顽强阻击,直战到中午11时,他们才和赶到的2营F连一起占领德洞岭,通往下碣隅里的道路彻底打通了。

3号,陆战5团和7团赶到了德洞岭,由于伤员太多,所有的车辆上都挤满了伤员,两个团长只能步行。头顶的飞机不断的报告志愿军的位置和兵力,所有人都行色慌张。陆战队的飞机一天出动了近200架次,向一切他们认为可能有中国人的地方投下炸弹。

逃跑的陆战一师每小时前进300米,团长:这五天五夜真是一场噩梦

撤逃中的陆战一师

当他们终于赶到下碣隅里时,《纽约先驱导报》女记者希金丝写道:第五团的默里中校,像落魄的亡灵一样眼神空洞,士兵们的衣服破烂不堪,有的还光着脚……。看到报道的许多美国人都认为,能从中国人的包围圈中逃出来,这是一次“史诗般的壮举”。

逃跑的陆战一师每小时前进300米,团长:这五天五夜真是一场噩梦

史密斯师长,是他挽救了整个陆战一师

第5团的默里团长在日记里写道:打开血路的五天五夜就像是一场噩梦,是陆战队从没有过的最坏的时刻,在柳潭里的每天晚上我都会想,这可能是我活着的最后一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