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丰田买比亚迪电池技术,国内同行不相信,王传福:落后久了很正常

一家日本大企业,宁愿被本国公司状告也要和中国公司合作,这在中国的商业史上,可谓第一次。

近些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产量还是销量,都在高歌猛进。而刚刚过去的2020年,更是被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即便受疫情冲击,在全球产业遇冷的态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逆势前行,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而在这份成绩单里,比亚迪当属最为耀眼。

丰田买比亚迪电池技术,国内同行不相信,王传福:落后久了很正常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36.6万辆,其中比亚迪销量为18.32万辆,占比13.4%,超越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登顶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冠军。在刚过去的11月,比亚迪又以9万辆的销量同比大涨了247.8%,连续7个月再次夺冠。

而最近日本丰田汽车宁愿被本国钢铁巨头的日本制铁告上法庭,也要与比亚迪合作,这件事让比亚迪在国内外名声大振,甚至很多国内同行直呼不相信。这是怎么回事呢?比亚迪究竟靠什么秘密武器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丰田买比亚迪电池技术,国内同行不相信,王传福:落后久了很正常

一、曾经“第一车企”丰田的没落

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曾经说过:“每天改变一点,让我们的产品变得更好。”而这种“精益管理”的企业风格也帮助丰田汽车超越福特、大众、奔驰等老牌燃油车巨头,成为市值第一的汽车公司。不过近些年,在探索节能环保的战略转型上,丰田却一直停滞不前。甚至“第一车企”的宝座也丢了。

因为转型不及时,以及转型不彻底,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丰田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混合动力上,可是依据市场的接受度来看,大众更偏好像特斯拉这样100%的绿色动力。而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只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市场竞争力十分有限。

纯电动系列更是丰田的短板,以售价在20多万的C-HR EV这款车来举例。丰田C-HR EV续航短,仅有400公里,而销量与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相比更是难以望其项背,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前15名根本找不到丰田的影子。

丰田买比亚迪电池技术,国内同行不相信,王传福:落后久了很正常

面对如此惨淡的成绩,眼看新一轮的绿色浪潮来袭,丰田作为世界上头号汽车制造商怎能坐视不管?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丰田决定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而合作伙伴则锁定为中国的比亚迪。

二、比亚迪“刀片电池”异军突起

和智能手机、电脑不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整个汽车供应链条中最重要的不是汽车芯片,而是汽车的动力电池。

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首先就是要解决电池安全的问题。早期新能源汽车在被碰撞或遭遇高温干燥的天气,则有可能发生电源短路,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而2020年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则大幅提高了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丰田买比亚迪电池技术,国内同行不相信,王传福:落后久了很正常

为了向消费者证明“刀片电池”的安全性,比亚迪特意安排了世界上公认的、对电池电芯安全性最为严格的检测手段——“针刺试验”做测试。以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为例,经过针刺撞击后,磷酸铁锂电池表面温度将迅速升至200℃~400℃,而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对温度的反应更为剧烈,不仅表面温度上升至500℃,并且还伴随剧烈燃烧。反观"刀片电池”在被穿透后不仅无明火、无烟,就连电池表面温度也仅有30℃~60℃左右。这意味着,即使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遭受重创,电池也不会威胁到驾驶人的生命。

更让人惊喜的是,“刀片电池”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值提高,它的续航里程更是提高了50%以上,与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不相上下。除此之外,因刀片电池卓越的高压放电能力,在新能源车的动力输出和加速性能上显得尤为突出。

丰田买比亚迪电池技术,国内同行不相信,王传福:落后久了很正常

对于很多国人,这样耀眼的成绩单很难相信是曾经被批评为“山寨车”的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尤其是在得知丰田要买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时,国内汽车同行更是直言“不敢相信”。王传福也只是淡定地回复道:“我们有些产业落后太久了,有这样的质疑很正常。”

三、宁可被告,也要与中国企业合作

在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因丰田与比亚迪合作项目中,丰田使用了宝钢提供的电磁钢,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认为丰田违规使用电磁钢专利,于是将丰田和宝钢告上了东京法院。但丰田却不以为然,继续同比亚迪、宝钢展开合作。

前段时间丰田汽车官宣,公司将于2022年底在中国推出丰田bZ系列全电动汽车的第二款汽车。而且这款汽车将由比亚迪来提供关键技术,这也就意味着丰田这款汽车从设计、研发、电池,甚至整车安装等工作都将由比亚迪全权负责。换句话说,就是丰田用自己的生产线生产一款“比亚迪牌汽车”。消息一经发布消费者的期待值已经拉满。

丰田买比亚迪电池技术,国内同行不相信,王传福:落后久了很正常

毫不夸张地说,丰田近些年来已经完全蜕变为一个换标老手,2022年的bZ系列只能说是一次新能源汽车的换标试水。与此同时,丰田、比亚迪两家车企还在2020年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用来进一步“换标”,并将推出它的首款车型——290D。

业内人士预测,这位“混血儿”应该会跟比亚迪秦Pro十分接近,也将使用比亚迪成熟的电机、电控、电池“三电技术”。作为丰田比亚迪首次的合作产物,丰田290D的“降世”说不上“举世瞩目”,但消费者对这款新车却格外地好奇。一款装着“比亚迪的内核”,挂着“丰田标”的日本车,国人是否愿意以合资车的价格购买呢?

四、总结

最近这些年,随着国产替代的崛起,众多国内制造业巨头从当年向国外企业请教的学生,逆转成了如今竞相模仿学习的老师。比如当年向美国IBM学习的华为如今成了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向法国圣戈班学习的福耀玻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向日本丰田学习的比亚迪也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三的汽车公司。

丰田买比亚迪电池技术,国内同行不相信,王传福:落后久了很正常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也曾大方承认,自己做研究的思路是:“有免费的就模仿,要付费就自研。”如今,比亚迪靠着自主研发的电池技术,将曾经的老对手索尼、松下、东芝等一众日本企业逼到了墙角。

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角智而非角力的时代,未来谁能占领技术高地,谁才有资格拓宽、拓深护城河,而比亚迪已经抢到了这种先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