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成立;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签约

作者:上观新闻
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成立;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签约

今天,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语合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成立仪式在校举行。

论坛开幕式上,语合中心与华东师大在线举行了合作建设“语合智慧教室”协议的签约仪式,这是国内首个签约的“语合智慧教室”。

比较文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聚焦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成立;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签约

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揭牌

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成立,成为目前国内唯一招收本科生,建立比较文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比较文学系。华东师大将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框架下,强化教学科研资源兼具中文学科和外文学科的优势,着力加强比较文学专业建设;将以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导向,促进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国家文化战略创新的协同推进。

该系未来的发展重心包括两方面,一是凭借教学和科研创新加强文学在文化传播交流中的作用,让文学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其它生活世界发生有机勾连的重要媒介;二是在中文和外文学科发展的总体方向上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入探究联合中文和外文学科优势的路径,以期打破学科壁垒,改变现有人文学科格局,切实地推进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

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成立;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签约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强调,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学校始终铭记“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他指出,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外语学科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并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已经成为全国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业研究及国内外汉语师资培养的重镇。比较文学系的成立,将促进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在华东师大发展“新文科”的良好势头。

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成立;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签约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致辞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指出,国际中文教育以语言传播为窗口,与世界文化互学互鉴。在多代人的努力下,专业化、多学科交融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与发展,语言文字传播与文学文化交流也协同发展。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的设立为国际中文教育开辟新的领域、新的实践,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意义。他期待在各个学科的协同发展下,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携手合作,为推动世界文明的互学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成立;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签约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致辞

开幕式由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叶军教授主持。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哈佛大学David Damrosch教授、哥廷根大学Peter Hajdu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浙江大学许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査明建教授、北京大学张辉教授分别致辞。

特约论坛主题为“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发展”。在主题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比较文学方法论与学科建设”“国际传播的现状与困境”“比较文学领域下的国际传播研究”展开深入讨论。

来自哈佛大学、哥廷根大学、匈牙利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加了本次论坛。

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项目

打造国际中文教育高端智慧化平台

“语合智慧教室”是语合中心服务全球中文教学的新品牌,它将集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优势用于国际中文教学,更好培养学习兴趣,扩大学习者群体,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在海内外开展学习中文、理解中国和体验中华文化相关教育文化活动的新平台。

在签约仪式上,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柴明颎等近百名嘉宾、与会专家出席了签约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开启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新篇章的时刻。

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成立;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签约
华东师大比较文学系成立;国内首个语合智慧教室签约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学习者和用户使用需求,“语合智慧教室”可开展课程研发、教学模式研究、中文教学等业务,例如开设中文、中国概况以及中华文化体验相关线上和线下课程,研发语合智慧教室相关教学和课程资源,培养培训教师,研究智慧教室教学模式,推荐符合条件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组织访华夏令营、冬令营,组织HSK、YCT等相关考试等。

华东师大作为第一批国家批准设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高校之一、第一家设立国际汉语教育博士点的大学、全国第一所正式挂牌成立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的高校,一直坚定地走在国际中文教育和汉语国际传播的前沿。

作为国内三家“语合智慧教室”试点单位之一,华东师大全力支持配合“语合智慧教室”建设,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率先促成“语合智慧教室”项目在丽娃河畔落地,华东师大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与智慧教育领域的领先优势得以不失时机地注入到“语合智慧教室”的品牌建设和管理之中。

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将承担项目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语合智慧教室”优势平台,组织国际中文教师信息化素养专题培训,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创新专题研讨,举办智慧教学说课大赛、互动教学大赛等交流活动,开设创新教学公开课,组建互动教学资源,展示信息化教学成果、制作创新成果案例集,进行远程同步备课、同步教学、远程录播教学,并协助华东师大海外合作中文教育机构共建语合智慧课堂,其影响力将延申辐射到全球各地。

“语合智慧教室”由语合中心进行统筹规划和品牌管理,提供教学资源、经费资助、运营服务和培训等多方面支持。华东师大将利用优质的师资、丰富的海内外资源、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元化合作模式、卓越的区域位置、充足的物理空间、精良的设备等优势,更好地发挥“语合智慧教室”的效能。

基于双方在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上的共同使命,本着开放合作、共促发展的原则,努力适应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新环境、新特点、新要求,语合中心与华东师大将通过“语合智慧教室”这一新品牌更好地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为世界多元文化互学互鉴贡献新的力量。

图文、来源|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通联|符哲琦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