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军军长筹划起义,却被手下师长出卖牺牲,徐帅亲自下令锄奸

特殊战线,多西北男儿

济南战役,吴化文临阵起义,让王耀武精心打造的外线防御阵地不攻自破。解放南京,吴化文更是率领35军第一个将红旗插上了总统府。

淮海战役,何基沣、张克侠在贾汪、台儿庄前线宣布起义,使徐州北面门户大开,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得以趁虚而入,直捣徐州腹地。

血战双堆集,110师师长廖运周率部起义,直接让黄维的突围计划成为泡影,整个12兵团彻底成为瓮中之鳖。

国军军长筹划起义,却被手下师长出卖牺牲,徐帅亲自下令锄奸

特殊战线上的英雄,往往能在最关键的节点,化作刺向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从而影响整场战役的走向。而这些起义将领,如何基沣、张克侠、吴化文,又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西北军出身。

西北军中多豪情英雄,更能明辨是非,坚决地反对内战。很多起义将领都是早期秘密入党,或与我军取得联系,所以才能在各大战役中成为关键的胜负手。但阵前率部起义同时也是风险极大的一步棋,徐向前在指挥太原战役时,就曾因为一次起义的失败而自责不已,甚至亲自下令为英雄报仇,

抗日名将,抬棺守南阳

黄樵松,西北军名将,也是一位参加过娘子关、台儿庄和武汉保卫战的抗日英雄。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黄樵松所在的26路军27师第一时间开赴华北前线作战。当时担任79旅旅长的黄樵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此欢挥师北上,将与日倭决一死战!他不死,我便亡,最后关头便是今日。”

国军军长筹划起义,却被手下师长出卖牺牲,徐帅亲自下令锄奸

从华北一直到河南,黄樵松的部队一直奋战在抗日最前线,历经大战,几次陷入绝境。1945年3月的南阳保卫战,时任68军143师师长黄樵松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并备好棺材一口,上书“黄樵松灵枢”,誓与阵地共存亡,这足以证明将军意志之坚定。

八路军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几年的坚持抗战中,经常和八路军配合作战的黄樵松、也和朱彭贺几位老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相互交换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黄樵松在和朱老总学习游击战术时,看到老总经常穿着一套粗布棉军衣,便有些感慨“我们军官有的穿羔皮军衣,有的穿呢绒军服,却讲不出带兵打仗的道理。和八路军相比,实觉抱愧。”

国军军长筹划起义,却被手下师长出卖牺牲,徐帅亲自下令锄奸

黄樵松还让一些八路军的干部到自己的部队宣传抗战的进步思想,号召部下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主动去帮老百姓干活。但黄樵松的这些“红色”举动也让他的上级大为恼火,部队中的一些进步军官被秘密逮捕,幸得黄樵松营救才得以脱险。

不愿内战,决心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黄樵松仍然坚定地反对内战,常言“厮杀半生,如今还要打内战,国家何日得安定,人民何日得更生?” 为了避免同室操戈,已经升任30军军长的黄樵松便告长假回家闲居,甚至跑到医院里称病不出。但因为晋中战役以华北野战军全胜告终,太原形势危在旦夕,30军被空运太原增援,黄樵松也在胡宗南再三的催促下被迫北上掌军。

面对孤城一座,四面楚歌,黄樵松内心苦闷。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原西北军将领,已在邯郸率部起义的高树勋将军一封信,劝他“为中国今后之前途,当机立断,毅然举起义旗。” 高树勋的话让黄樵松十分欣喜,他赶紧找来跟随自己十余年的亲信27师师长戴炳南,向其透露起义的想法,戴炳南也是当下表示愿意赴汤蹈火。

不久,黄樵松约定起义的书信就穿过了重重封锁线,送到了华北野战军前线总指挥徐向前的手中。30军如果起义,则能尽快推动解放太原的进程,徐向前也是亲笔给黄樵松回信“贵军长为早日解放太原30万人民于水火,拟高举义旗,实属对山西人民一大贡献。” 高树勋将军也写了一封信托人送给了黄樵松,鼓励他为民举义。

国军军长筹划起义,却被手下师长出卖牺牲,徐帅亲自下令锄奸

出师未捷身先死,徐向前下令为英雄报仇

但就在黄樵松筹备起义的时候,第一个知道起义计划的戴炳南却出现了犹豫,不断劝说黄樵松推迟起义时间。而戴炳南在和自己的结义兄弟27师副师长仵德厚私下商量后,最终却决定向阎锡山告密,将黄樵松的起义计划和盘托出。

国军军长筹划起义,却被手下师长出卖牺牲,徐帅亲自下令锄奸

被戴炳南和德厚出卖的黄樵松,最终在阎锡山设下的“鸿门宴”上被捕。在狱中,黄樵松宁折不弯,坚决不认罪,奋笔写下《黑暗的早晨》和《铁窗晚眺》等文章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在所谓的审判会上,黄樵松义正言辞反驳到“我不是叛变,我是不愿打屠杀人民的内战!”几天后,黄樵松和同时被捕的华北野战军参谋处长晋夫、翟许友在南京监狱中英勇就义。

太原解放后,因为出卖黄樵松而升任30军军长的戴炳南被解放军俘虏,几番逃脱失败,被人检举出来。徐向前亲自下令,他不是俘虏,是战犯,枪决戴炳南,为烈士报仇。另一位出卖黄樵松的元凶仵德厚,也被判处十年监禁。

1979年,黄樵松烈士的骨灰迁往举义地太原,各界人士都自发前来敬送花圈和挽联。在黄樵松的悼词上有这样一句话“他一位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军人,是一位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的爱国人士,他为解放太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死犹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