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威震西北、西南,差点镇压洪秀全

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并且挫败了英国人的挑衅。可是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帝却将林则徐革去职务,“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虽然之后林则徐在河南治水有功,可是道光帝不顾军机大臣王鼎的反对,仍然将林则徐流放新疆!那么,在此之后林则徐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呢?

1842年5月,林则徐在抵达西安后一病不起,休养了两个月的时间,大病初愈后,他在西行前给妻子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虽然受到了不公正地对待,但他坦然处之,仍然热爱着这个国家。抵达伊犁后,林则徐受到了伊犁将军的厚待。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威震西北、西南,差点镇压洪秀全

在新疆期间,林则徐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兴修水利工程,推广“坎儿井”、纺车,为新疆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至今人们仍然称其为“林公渠”、“林公井”、“林公车”。到了1845年12月,林则徐终于得到了赦免的圣旨,以三品顶戴的身份署理陕甘总督的职务,并在第二年4月出任陕西巡抚。

当时,陕西境内非常混乱,“刀客”横行,对社会秩序构成了很大的危险,甚至有爆发大规模起义的苗头。林则徐到任后,首先解决粮食问题,投入官府的库存粮食平抑物价,同时赈济灾民。接着林则徐又根据灾情,向朝廷提出免征钱粮。同时,林则徐还在关中筹划兴修水利工程。最后,林则徐对“刀客”进行镇压。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威震西北、西南,差点镇压洪秀全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陕西的社会秩序逐渐平稳,此时的林则徐又得到了新的任命。1847年5月,道光帝下旨让林则徐前往昆明,出任云贵总督。原来当时云南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回汉积怨报复,大而械斗,小而劫焚,几至无岁不有”。林则徐到任后,一直秉持着“但分良莠,不分回汉”以及“诛其首恶,散其胁从”的原则。

同时,林则徐还推行“以汉保回,以回保汉”的做法,赢得了云南回汉各族人民的拥护与支持。经过两年的努力,林则徐使云南的统治秩序平稳下来,至今,云南还流传着不少林则徐的传说。可是说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依然做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无论是在西北,还是在西南享有巨大的声望。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威震西北、西南,差点镇压洪秀全

1849年7月,林则徐因病情严重,向道光帝提出辞职。在返回家乡途中,林则徐在湖南长沙遇到了左宗棠,两人彻夜长谈,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搜集的资料全部送给左宗棠。三十年后,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1850年,道光帝病死,咸丰帝即位,他久闻林则徐之名,多次下旨要重新启用林则徐,可是此时的林则徐已经重病在身。

同年7月,广西境内风起云涌,先有天地会起义,接着又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帝知道林则徐在威震两广,所以任命他为钦差大臣。林则徐虽然病重,但仍然坚持起身前往。同年11月,林则徐抵达普宁县,病死在此地,终年66岁。林则徐在病重期间还惦记着国家,他说道:“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咸丰帝闻讯,不仅赐予“文忠”的谥号,还亲自撰写了一首挽联: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军国; 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参考资料:1.《清史稿》;2.《林则徐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