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1924年2月,北京城里举办了一场隆重又低调的婚礼。

说它隆重,是因为结婚的一对新人中,虽然新娘籍籍无名,但新郎却是北京政界的风云人物——时任北京检阅陆军上将冯玉祥。

说它低调,则是因为婚礼上新郎新娘都没有穿礼服,新娘身穿家常布旗袍出席了她的人生大事,只在头上别了象征白头偕老的白纱。

与其他风云人物婚礼上政要云集、觥筹交错、衣香鬓影截然不同的是,冯玉祥的这场婚礼只邀请了少部分的亲眷出席,菜肴也都是平常式样。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虽然那时候距离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还有7个月,但他本人已经是河南省政府主席兼西北边防督办,手上的兵不计其数。

作为傲视一方的军阀、一代枭雄,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婚礼办成这么个寒酸样?皆因他籍籍无名的二婚妻子李德全是个胸怀天下的大女人。

李德全的祖上是蒙古族牧民,世代替农场主牧羊为生。要不是她父亲有一次放羊时遇到了极端天气,损失惨重下不得已逃离草原,大概也不会有她的后来。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但即便逃离了奴隶的身份,贫穷仍然伴随着她。万幸当时有教会学校,学费全免,李德全才有书念。

一念书,李德全的生命里乍然有了光。

她是班上最聪明的孩子,深受先生和修女的喜爱。于是小学到中学,最后到了大学,她都依靠着自己的聪慧减免着学费。

一直为她提供学费的教会对她唯一的要求,是大学毕业以后能回母校教书。

如果李德全的思想不是那么先进,可能最后就会安心成为一名教员,而不是大帅夫人。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潮,正在私立女子协和大学念书的李德全参加了那次洗涤心灵和思想的运动。即使后来回到课堂,她的心里却不再只装着学业,更多的是家国天下。

但当时的北京军政府又怎么会把一个女学生的情怀放在眼里?他们在意的只有她曾经参加过学生潮,是危险分子,需要抓起来。

对李德全的抓捕直到两年多后才渐渐消散,原因是军政府内部派系争斗,他们无暇顾及那群学生了。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也是在那个时候,丧妻两年的冯玉祥进了北京。虽然被直系将领排挤,但冯玉祥手上有兵,且数量不小,如果能用损失最小的方式与他达成合作,那要比直接撕破脸合算得多。

对觊觎冯玉祥兵权的人来说,“联姻”是个不错的方法。但他们的野心一早被冯玉祥察觉,于是有了他苛刻的选妻条件:

一、善待前妻儿女;二、不得锦衣玉食;三、自己纺纱织布。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看中他兵权并且想把女儿送过去联姻的,不是军阀就是高官,最不济也是富商,这样人家的女儿怎么可能做到后面两点?!这简直就是断人前路。

冯玉祥就是这个意思,就差把嫌弃刻在脑门上了:我不想跟你们这些人联姻。

但前妻留下的孩子们确实年幼,是真的需要母亲照料,因此冯玉祥娶妻的目标人群从一开始就是出身不高的普通姑娘。这大概是他后来成为“倒戈将军”的原因——他始终对普罗大众怀抱善意。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而经由他的属下们引荐而来的姑娘,他都要问她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嫁给我?”

李德全走入他的视线则是因为她不同于旁人的答案:“因为上苍怕你不好好替人民办事,派我来监督你。”

于是,就有了那一场低调到极致的婚礼。

婚后,李德全就像自己说的那样,替冯玉祥打理好后院的同时,也在思想上影响着他:她为他解释马列思想,带他渐渐靠近苏联。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冯玉祥是军阀里思想最先进的一位,他率先聘请苏联军事顾问进入军队、派遣年轻军官前往苏联留学,甚至他本人还曾经秘密访问苏联3个月......这其中,都有李德全的努力。

1948年7月,旅美两年多的李德全终于跟随丈夫登上了回国的邮轮:冯玉祥在两年前预见了内战的爆发,他劝不动蒋介石,只能自请“赴美考察。蒋介石同意的代价是他被“卸甲夺权”。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但欣喜却那么短暂。

9月1日凌晨,他们乘坐的“胜利号”邮轮忽然发生大火,丈夫和幼女葬身火海,李德全在三子冯洪达的全力救助下侥幸保下一条命。

病房里,是匆匆赶来的长子冯洪国和手部受伤的三子冯洪达。

长子和次子是冯玉祥前妻所生,但李德全进门后对两人悉心教导,感情尤胜于自己的亲子亲女。所以即便当时冯洪国处于被国民党软禁的期间,也仍然第一时间赶去医院探望母亲。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相较之前略有丰腴的脸型,此时的李德全完全消瘦成了另一个人,她茶饭不思,闭上眼睛就是自己的丈夫和幼女在大火中的样子。

两个儿子耐心劝解,却始终不见半点回音,冯洪国也忍不住悲愤怒吼:“他们烧死了父亲和小妹,也烧光了您的灵魂吗?我和弟弟们不值得您的辅佐吗?您就想这样如了他们的愿?”

李德全大概是被骂醒了,从失魂落魄中元神归位,经多方努力从国统区回到了东北解放区,做冯玉祥没有做完的事——他们回国是受中共邀请筹备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丈夫死了,自己有责任继续。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于此同时,她将大量精力投入妇女运动和未成年人教育中,更在建国后出任了第一任卫生部长,后又成为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

冯玉祥一生威名赫赫,常让人忽略他的妻子儿女。

他的十个子女,除了三女自杀、幼女与他一同死于船难之外,其他几人都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

她是冯玉祥的夫人,建国后第1位女部长,儿子授少将,孙子是中将

长子在他生前就追随他的步伐从军、次子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三子更是授衔海军少将,几个女儿,则分别贡献于语言、卫生领域。

冯家一门忠勇,都离不开李德全的悉心教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