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1946年戴笠所乘坐的飞机意外坠毁,机上诸人无人生还。我党周恩来同志听说消息后,颇为感慨:“戴雨农之死,可以让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提前十年成功。”

一手缔造“军统”的大特务头子戴笠除了留下阴狠骂名,唯一剩下的也就只有他跟身边那些莺莺燕燕们的绯闻了。

这其中最著名的两段,第一要数痴迷胡蝶不惜用计将她软禁三年;第二要数物尽其用将得力手下向影心许配给毛人凤拉拢人心,却又舍不得真正放弃不时以工作之名苟合。

而名气没有上面那两位响亮的,就更多了。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戴笠甚至组建了一个“女团”,里面都是些漂亮风情的女特务,公务之余,她们也成了戴笠的备用“后宫”。

但很多军统内部的人都知道,戴局座除了外面的莺莺燕燕,是有一位正牌女友的,她虽然也供职于军统,却并非特务,她的名字叫余叔恒。

戴笠对胡蝶的痴迷,可以说是民国电影圈、乃至全国皆知的一个秘密。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他曾经多次利用前往上海的公务,抽空为胡蝶站台捧场;更是凭借自己与杜月笙的私交,力压其他女星保证胡蝶新片上映时的影院“排片率”。

所以1941年,胡蝶为了躲避日本军官的拍片邀请前往香港小住却“遇难”时,戴笠马不停蹄地立刻就将自己的正牌女友余叔恒送去了美国念书。

余叔恒出生于1918年,从金陵女子中学毕业后就进入军统工作。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虽然很多军统成员都能明确证明余叔恒是戴笠女友,但戴笠仍然在文书上为余叔恒扫清了一切障碍——除了一些电报中流露“叔恒”两字,其余关于她的工作履历则都被他销毁了。

但是面对影后胡蝶的到来,这样小心捧着的女友也还是被戴笠抛到了脑后,可见戴笠的一腔赤诚。

接下来,就是那三十口装了珍宝又失而复得的箱子了。

胡蝶赴港时,带了她几乎毕生所有珍藏。那时候小开多,送的礼也多,于是浩浩荡荡地就装了三十口箱子。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结果下船的时候,人还在,箱子却没了。胡蝶一下没了主意,在有心人的开解下,她找上了大特务戴笠的门。

美人梨花带雨地一哭,戴老板恨不得心都扒出来给她,更何况是三十个箱子呢。但如果只是原封不动找回来,又太流于俗套,怎么体现自己为了美人什么都能付出的这颗心?

戴老板不愧是戴老板,那颗黑心长得就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想了个九曲十八弯的招——打听到了箱子里的东西,原封不动准备了另一份,再借第三人的口说出去: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东西原是找不到的,但是戴老板怕你伤心,照原样给你准备了。

就凭这一桩,胡蝶心甘情愿被他软禁在香港住了三年多。

这边跟胡蝶打得火热,另一边远隔重洋的电报却字字句句流露出了戴笠对余叔恒的思念。

1942年3月,应该是俘获胡蝶小姐的芳心不多久后,戴笠的电报已经是这副模样: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恒尚无来电,切甚念,希以我之行动告恒为要。”——这是发给美国其他工作人员的,让他们转告自己对女友的思念;

“迭电迄未得复,致恒电亦无回音。”——之前的电报至今没收到回复,发给叔恒的电报也没回音;

“余亟盼恒有书来也,恒之近况如何?甚念。”——这是得知余叔恒生病时的电报。

……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光看电报,无论如何都是一块思念远方女友的“望妇石”——不看时间线他正跟胡蝶情意绵绵的话。

于是,也有人提出了相反观点,认为戴老板虽然心黑手狠,但确实是左拥右抱但心里只有余叔恒一人的。他们的证据也很充分。

1941年5月起,戴笠就对军统内部因为“家属问题”引发的怠政懒政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包括赵炎五、史泓等高官在内的诸多军政人员受到处分,最严重的革职关押。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面对反对派的声音,戴笠始终不认为自己这样的行为有错:个人牺牲本就是目前抗战所必需的!

余叔恒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赴美留学,相当于戴老板先拿自己人开刀。

而余叔恒在美国期间,戴笠的很多人情往来都是由她处理的,包括宋子安结婚时出席送礼这类本该由内宅太太负责的事情。

所以他们的意思,是哪怕戴笠有诸多女友,能行使“太太”权力的始终只有余叔恒,因此戴笠的左拥右抱都是假的,是为了保护他身后的女友。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时间来到1946年3月17日。军统十三太保的座机坠毁人员全亡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民国政府为此动荡、蒋介石郁郁难眠、军统内部瑟瑟发抖、影后胡蝶公开悼念。

身处大洋彼岸的余叔恒却只是重复着每一天的平凡生活:吃饭、睡觉、授课、回家。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只是在戴笠的葬礼之后数月,她就跟一位华人政治经济学家结婚了。曾经笼罩在她身上的“戴笠女朋友”的身份,似乎是她渴望褪去的一层壳。

余叔恒余生都没有回国,最终也长眠他乡,终年76岁。

倒是胡蝶,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大方谈论被“软禁”的那三年,讲述自己如何的身不由己,以及到后来如何的为情所困。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她甚至在其中明确说道,戴笠原本是准备跟她结婚的,她也预备好了要去找丈夫摊派离婚,却没想到戴笠居然飞机失事。

戴笠任职军统期间,抓捕了一大批我党地下党员。诚然,站在他的立场上是为了他的“党国”,这是原则问题,我们可以斥责但不会鄙视。

但是因此挖掘他的所谓“铁汉柔情”,似乎就想得有点多了。

戴笠仓促送走女友赴美留学,只因迷恋的女神需要他

没有一个女人,会希望自己的男友用保护自己的借口把自己远远支开而同别人卿卿我我。

相信那么多封电报里,余叔恒的多次不回复,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这样的感情她并不需要。

所谓“保护身后的女友”,不过是一些人的自我满足而已。

继续阅读